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单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连续治疗10 d,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预后不良共8例(32.0%),观察组预后不良3例(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显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有效、安全,能够明显改善大面积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依拉达奉与吡拉西坦联用大面积脑梗死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主要应用吡拉西坦治疗,B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行依达拉奉与吡拉西坦联用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COS)、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行吡拉西坦治疗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血通与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后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满意,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郭宇 《中国实用医药》2014,(18):133-134
目的探讨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的20例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的20例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联合组的20例患者则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然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4%、78.2%、94.8%,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比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曹颖  梁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75+77-75,7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A组),依达拉奉30mg每12小时1次静点;联合用药组(B组),除依达拉奉外,联用纳洛酮2.0mg每日1次静点;以及对照组(C组),一般治疗。观察3组的疗效,计算显效率,并加以讨论分析。结果 A组显效率(65.38%)优于C组(36.00%),χ2=4.40;B组(88.46%)优于A组(65.38%),χ2=3.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具有肯定的疗效,而依达拉奉联用纳洛酮治疗,能够从不同角度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依达托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能够显著提高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依达拉奉注射液组)和对照组72例(吡拉西坦注射液组),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依达拉奉优于吡拉西坦(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74例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切血浆黏度、低切血黏度、血浆还原比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降低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惫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2次/d。2组疗程均为15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变)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比较,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张振英 《北方药学》2014,(10):14-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实施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和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两组均给予对症基础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依达拉奉和丹参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神经功能缺损NI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蔡志豪 《北方药学》2016,13(4):48-4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巴曲酶治疗,给予观察组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69%,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谭江南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886-1887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溶栓后给予丹参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溶栓治疗后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检测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两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2.9%),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而对脑梗死患者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 PT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PT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GCS)、随访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 GO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良好率高于对照组,中残率、重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PTCI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保护患者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按照收治的单双日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23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6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依达拉奉治疗)和观察组(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每组各45例,治疗2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NIHSS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闫景树 《北方药学》2015,(12):49-50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戎琴 《北方药学》2014,(10):36-37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给予两组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单纯给予对照组奥扎格雷;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