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后住的产程特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预后.方法 选05~09年在我院分娩120例枕后位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同期分娩枕前位120例作对照组.结果 经研究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窒息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性枕后位可导致产程延长,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产妇同侧俯卧位分娩114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兆莲  褚桂莲 《广西医学》2009,31(2):248-249
目的探讨孕产妇体位对分娩的影响。方法观察在第一产程采用同侧俯卧位产妇114例(观察组)与采用左侧卧位产妇114例(对照组)的潜伏期、活跃期、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潜伏期、活跃期短于对照组(P〈0.01),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发生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侧俯卧位可缩短产程,减少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对分娩有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分娩方式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对1991~1999年在本院持续性枕后位分娩的337例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枕后位组剖宫产率随新生儿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枕后位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新生儿重度窒息率亦明显增高.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剖宫产率高,胎儿体重大小可帮助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儿持续性枕后位的相关因素、产程特点及分娩预后. 方法1997 ~1999年住院分娩112例持续性枕后位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枕前位112例初产妇进行比较. 结果持续性枕后位组胎儿平均体重明显增大;骨盆临界狭窄、宫缩乏力及产程异常发生明显增加;总产程平均时间明显延长,尤其经阴道分娩者,除第三产程外,产程各期平均时间均明显增加.持续性枕后位组剖宫产率、难产率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母体产褥病率均明显增加(P均<0.05). 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是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第一产程时及早诊断与处理潜在问题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是提高围产期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20例持续性枕后位的观察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如何处理持续性枕后位,以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了120例持续性枕后位胎儿的孕周、胎儿体重、产程长短对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当孕周≥40w,胎儿体重≥3500g,潜伏期>8h,活跃期>4h,剖宫产率明显增高,持续性枕后位所致的产程延长及手术助产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妇的并发症。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应正确观察处理各产程,早期诊断,充分估计其阴道分娩的可能性,对不适于阴道分娩者,应果断行剖宫产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关光 《吉林医学》2008,29(17):1440-1441
目的:了解影响持续性枕后位分娩方式的因素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的临床资料与影响其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结果:持续性枕后位中脐带绕颈〉1周、胎儿体重≥3 500g、潜伏期≥8h、第二产程〉2h者剖宫产可能性明显增加,自然分娩机会减少。围产儿死亡率为0,新生儿窒息率为19.05%,新生儿窒息率随活跃期增长、第二产程延长而增加;新生儿体重≥3 500g窒息率明显高于体重〈3 500g者,而高体重儿剖宫产窒息率较分娩者为低。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存在脐带绕颈〉1周、胎儿体重≥3 500g、活跃期≥8h、第二产程〉2h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否则应给与充分的试产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持续性枕后位产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华瑞医院分娩的产妇,有适应症无禁总症而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46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为镇痛组,条件相似未行镇痛的63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头盆评分、活跃期时间、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程中处理方式、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各组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例数。结果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阴道手术助产、新生儿窒息率两组间无差别。镇痛组第二产程延长、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活跃期更快、徒手旋转胎头成功率高。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镇痛分娩可提高持续性枕后位徒手旋转胎头的成功率,提高顺产率,不增加阴道手术助产和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儿持续性枕后位的相关因素、产程特点及分娩预后。方法:1997-1999年住院分娩112例持续性枕后位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枕前位112例初产妇进行比较。结果:持续性枕后位组胎儿平均体重明显增大;骨盆临界狭窄、宫缩乏力及产程异常发生明显增加;总产程平均时间明显延长,尤其经阴道分娩者,除第三产程外,产程各期平均时间均明显增加。持续性枕后位组剖宫产率、难产率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母体产褥病率均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是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第一产程时及早论断与处理潜在问题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是提高围产期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骆玮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47-47
目的研究分析持续性枕后位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接受治疗的住院分娩持续性枕前后位产妇各12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限及对母婴造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持续性枕后位产妇)的第一产程,产妇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延长,产妇宫口扩张,胎头下降阻滞,新生儿窒息,产妇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高,与对照组(枕前位产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容易导致产妇所产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只有做好及时处理,采用适当分娩方式才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矫正胎儿枕后位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矫正胎儿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4例,依是否愿意镇痛分娩分为两组,每组62例.观察组在产程中行腰硬膜联合麻醉镇痛后,采取特殊体位矫正胎儿枕后位;对照组以传统助产方式进行助产.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9.6%,对照组剖宫产率为77.4%;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并发症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可以矫正胎儿枕后位,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横)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分娩方式.方法:对248例持续性枕后(横)位(观察组)和同期248例枕前位(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情况及围生儿预后.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剖宫产、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持续性枕后(横)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358例孕妇和同期358例枕前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 枕位异常者,宫缩乏力明显增加导致潜伏期延长、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高于枕前位组(P均<0.01),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组胎吸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枕前位组(P<0.01或0.05).随着胎儿体重增加,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剖宫产率增高(P<0.01).结论 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易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分娩对胎位异常约占10%[1]头位异常发生率为6%-7%,而其中以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发生率最高。对异常头位的产程观察不仔细,处理不当,常导致剖宫产率升高,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升高。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产程特点,与其相关因素及围产儿的影响,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该病能早期诊断,正确处理,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产儿的不良影响。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995年1月一1997年11月我科住院分娩的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孕妇,选择其中初产妇,经过充分试产并有完整产程记录的孕妇100例,其中枕横位73例、…  相似文献   

14.
马爱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55-4356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分娩的临床特点、处理及转归。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整理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持续性枕后位产妇103例,随机抽取103例枕前位产妇作为对照组,2组均无骨盆异常,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比较2组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持续性枕后位组剖宫产、胎吸或产钳助产、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头位难产,产程延长,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加,及时发现并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宋平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8-119
目的探讨产妇不同胎位的临床特点、产程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枕前位分娩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异常情况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骨盆异常、宫缩乏力发生率比枕前位高(P〈0.05~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长于枕前位(P〈0.05),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枕前位(P〈0.05),胎儿窘迫、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均明显多于枕前位(P〈0.05)。结论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促使产程时间延长、宫缩乏力。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积极处理,避免因处理不当而影响围生儿预后,增加手术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处理持续性枕后位,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了120例持续性枕后位的孕周、胎儿体重、产重长短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以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儿的影响。结果:当孕周大于等于40周,胎儿体重大于等于3500g,潜伏期大于8h,活跃期大于4h时,剖宫产率明显增高,持续性枕后位所致的产程延长及手术助产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妇的并发症。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应正确观察处理各产程,早期诊断,充分估计其阴道分娩的可能性,对不适于阴道分娩者,应果断行剖宫产术,以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横)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分娩方式。方法对252例持续性枕后(横)位和同期252例枕前位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枕后(横)位组潜伏期延长、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高于枕前位组(P均<0.01),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持续性枕后(横)位组产钳、胎吸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枕前位组(P<0.01或0.05)。随着胎儿体重增加,持续性枕后(横)位剖宫产率增高(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横)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采用徒手胎头旋转对孕产妇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的作用.方法 将506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54例,对孕产妇采用徒手胎头旋转术;对照组252例,采用让孕产妇与大卤门方向一致的侧卧位.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产妇采用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可使难产转为顺产,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张进梅  张婷 《海南医学》2013,24(17):2606-2607
目的探讨朝胎腹方向侧卧影响分娩活跃期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于活跃期胎方位不正的单胎足月初产妇2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观察组产妇采用朝胎腹方向侧卧+腹式深呼吸法,对照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腹式深呼吸法,观察两组在自然旋转为枕前位、产程中用药、新生儿窒息、分娩期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自然转为枕前位、使用缩宫素、安定、新生儿出生1 minApgar评分、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阴道分娩中顺产、阴道分娩和产后出血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朝胎腹方向侧卧能有效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提高顺产率,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法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宫口开大4-8cm后仍处于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的产妇分为二组,处理组采取手法旋转胎位术,对照组仅作一般产科处理,观察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处理组平均总产程及第二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处理组的顺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新生儿窒息率并不增加(P〉0.05)。结论手法旋转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可改善胎头俯屈,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降低难产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见效快,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