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994年6月~2004年6月在本院诊断为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24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生于腹壁切口瘢痕7例,输卵管4例,泌尿系4例,外阴3例,宫颈3例,肠道2例,腹股沟1例,阴道分娩侧切,剖宫产术切口,外阴、阴道损伤及膀胱、肠道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多为子宫内膜种植所致。发生于腹壁切口瘢痕、外阴、宫颈、腹股沟者临床表现为随月经周期改变的肿块,泌尿系多表现为经期尿频、尿急或周期性血尿,发生于输尿管时,多伴有肾功能损害。结论: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药物治疗效果差.应早期手术治疗。减少宫腔操作,避免子宫内膜组织脱落、遗留在伤口是预防这些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子宫内膜肌瘤样息肉(MP)的临床病理学诊断技能。方法 分析8例M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MP表面为粘膜,无腺体,中心为典型的子宫平滑肌瘤样结构;伴发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殖症,宫内膜癌和卵巢囊腺瘤及囊肿等。结论 MP实质为子宫内膜下较小的平滑肌瘤,因发生部位表浅,在重力和组织内压等因素的作用下,自子宫内膜脱出并牵拉周围子宫内膜致基底部逐渐延长变细形成。  相似文献   

3.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简称内异症。异位子宫内膜虽可生长在远离子宫的部位,但绝大多数病变发生盆腔内生殖器官和其邻近器官的腹膜面;子宫内膜亦可出现和生长在子宫肌层,称子宫腺肌病。  相似文献   

4.
18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回顾性分析180例子宫肌瘤患孝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子宫肌瘤患者16.11%有子宫内膜病变,其中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癌及子宫内膜炎共29例。≥45岁组癌前病变率和异步反应率高于〈45岁组。8例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出现阴道流血表示有内膜病变。子宫肌瘤部位和数目、月经的改变与内膜有无病变无关。提示应注意子宫瘤患者的内膜变化。  相似文献   

5.
作者回顾性分析18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子宫肌瘤患者16.11%有子宫内膜病变,其中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癌及子宫内膜炎共29例。≥45岁组癌前病变率和异步反应率高于<45岁组。8例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出现阴道流血表示有内膜病变。子宫肌瘤部位和数目、月经的改变与内膜有无病变无关。提示应注意子宫肌瘤患者的内膜变化。  相似文献   

6.
探讨80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声像图的特征,在膀胱适度充盈的情况下测量子宫的长、宽、厚及双侧卵巢径线,同时测量肌瘤的大小及数目,以及异位内膜包块的声像图、部位,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的上升的逐年上升,子宫内膜异位症虽为良性病变,但因异位的组织具有种植生长能力,特别是种植于会阴,给患者的心里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其间质细胞生长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几乎可以生长在机体的各个器官,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具有种植和侵蚀生长的特点、严重影响孕龄妇女的生活。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亦有上升的趋势。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及阴道分娩后的会阴切口瘢痕部位均可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早期准确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内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黄淑贞(附属医院妇科250011)徐玉兰(昌邑市人民医院261300)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汤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所引起的一种病变。根据子宫内膜种植的部位不同,而有外在性与内在性之分,...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最常见的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也可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脐、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腺、乳腺、淋巴结,甚至在手、臂、大腿等处,但罕见。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即特殊部位EMS的报道亦逐渐增多。下面就我院近10年收治的盆腔外EMS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30~40岁的育龄妇女,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已达5%~10%。异位的子宫内膜涉及的部位比较广泛,包括:盆腔的腹膜、悬吊子宫的韧带、子宫的临近脏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以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失调、不孕及肠道或泌尿道症状等。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内膜组织离开子宫腔到其他部位生长。子宫的左右两侧是输卵管,而输卵管是通往腹腔的要道。子宫内膜异位就是子宫内膜组织从这两条要道上逃离的过程。子宫内膜本来应该顺从荷尔蒙的指挥,每月脱落一次,并经由阴道排出体外的,但转移了的子宫内膜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活跃的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是困惑医生和患者的难症,现将6例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息肉是非弥漫性子宫内膜增生产生内膜息肉,它是内膜局限部位受激素刺激而形成,是非赘生性的。临床上不易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相鉴别。正常宫腔内呈线状强回声,其周围尚可见2~3mm低回声(为子宫内膜回声),而且随月经周期而有变化,分泌期和月经期可呈团块状。为进一步探讨超声下子宫内膜的诊断,我们现将68例超声下可疑子宫内膜息肉病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不易确诊,应予以高度重视。异位子宫内膜多局限于盆腔、尤以卵巢为最常见。盆腔以外其他部位如:宫颈、阴道、外阴、肠道、脐、腹壁、肺脏、横膈也可发病,但较少见。尤其是发生在输尿管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更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输尿管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也逐渐增多。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多发生于盆腔内的卵巢、子宫、子宫直肠后陷凹,也可放生于其他部位,如腹壁切口、会阴切口、脐等部位,但并不常见。这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M)是育龄妇女常见病。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本病发生的高峰在30~40岁。子宫内膜异位的实际发生率远较临床所见为多。  相似文献   

17.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予宫内膜异位症。一般来说分为两种,即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由基底部向肌层生长,局限于子宫,故又名子宫腺肌病;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侵犯子宫以外的组织(包括由盆腔侵犯子宫浆膜层的异位内膜)或器官,常累及多个器官或组织。本文介绍的是后一种的2例病例的超声表现。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 本病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内膜层以外的部位。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仅有内膜的腺体,而且有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着卵巢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增殖、分泌与出血等症状。本病多发生在中年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部位是卵巢,约占80%,其次为子宫直肠凹及子宫骶骨韧带。病变部位在早期呈紫褐色斑,周围为疤痕组织,在卵巢内者可随月经周期性变化而逐渐增大,形成囊肿,又称巧克力囊肿。本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行经前后或行经期下腹部胀痛,呈继发性进行性  相似文献   

19.
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24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994年6月~2004年6月在本院诊断为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24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生于腹壁切口瘢痕7例,输卵管4例,泌尿系4例,外阴3例,宫颈3例,肠道2例,腹股沟1例,阴道分娩侧切,剖宫产术切口,外阴、阴道损伤及膀胱、肠道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多为子宫内膜种植所致,发生于腹壁切口瘢痕、外阴、宫颈、腹股沟者临床表现为随月经周期改变的肿块,泌尿系多表现为经期尿频、尿急或周期性血尿,发生于输尿管时,多伴有肾功能损害。结论: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药物治疗效果差,应早期手术治疗。减少宫腔操作,避免子宫内膜组织脱落、遗留在伤口是预防这些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牟建华 《上海医学》1998,21(8):489-490
手术疤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分析牟建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病灶一般位于盆腔内,疤痕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见,过去可见于会阴切口疤痕部位,但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率的上升,腹壁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也逐年多见。据文献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