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波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微波技术的普及不仅应用于食品制作,也促进了中药加工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微波技术进行中药传统炮制,我实验室对炒法和炙法的操作进行了初步探索。1 设备天津LG电子电器公司MS 2 587DTWS型微波炉。2 方法2 1 清炒法2 1 1 炒黄 药材置容器中占1/2 量,或平铺在转盘上0 .5~1.0cm厚,放入微波炉,设定火力60 % ,时间2 .5min ,按开始键加热,停止时取出。观察药材有香气,色微黄,鼓起。2 1 2 炒焦 药材大小分档,置容器中上1/2....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制炭的目的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传统有炒炭法和煅炭法两种。而火势火候的把握均至为关键和烦难。方法的选用也极为重要。今将拙技不腆呈于方家同道,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3.
中药制炭技术的正确运用莱芜钢铁总厂医院(271126)吴茂富关键词中药炮制炭药炒炭焖煅炭中药炭药是一种用途广、疗效可靠的炮制品。由于其炮制工艺复杂,操作技术难度大,炮制火候及程度不宜掌握,致使炮制品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影响临床疗效。为此,本文就常用的制...  相似文献   

4.
烘法制备小蓟炭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强 《河南中医》2011,31(9):1065-1066
目的:探讨临床制备小蓟炭的方法与绿原酸含量的关系.方法:烘法120℃、150℃、180℃烘制10 min制备小蓟炭与炒法制备的小蓟炭比较其绿原酸含量.结果:烘法温度180℃烘制时间10 min时所得小蓟炭中绿原酸含量为5.38%,明显高于传统炒法及其他烘法所得成品中的绿原酸含量.结论:烘法制备小蓟炭成品性能易于控制,可...  相似文献   

5.
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由于炭药的制备工艺缺乏统一标准,严重影响了炭药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地榆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笔者从选材、烘法炮制、成分测定和药理研究四个方面对地榆炭的烘法炮制工艺进行探讨,从而为地榆炭制备工艺统一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蒙医药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技术。由于标准和标准化从一开始就来源于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且一直服务于这种实践,相应的理论研究开展得不够,致使人们常常只关注他的技术应用性质,而忽略了它的科学性,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炭角菌属是子囊菌门炭角菌科的一种药用真菌,广泛分布于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性温、味微苦,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延长寿命等功效,对心悸失眠、镇惊安神及散瘀止血等有一定功效。除此之外,炭角菌具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是药物开发的重要宝库。近5年从炭角菌中共发现了136种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细胞松弛素、萜类、生物碱和聚酮类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和改善睡眠等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炭角菌属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炭角菌属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免疫学是微生物的一个分支,也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现代免疫学是研究宿主对抗原免疫应答过程、免疫调节和免疫技术的一门独立学科。免疫检验又称检验免疫学,是研究免疫学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学科。在这一学科中包含了许多抽象化的概念和技术理论,通过现今多媒体软件的教学,则可以把这些枯燥难懂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从而达到教学上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气色形态手诊法的研究思路及基本方法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手诊分委会副主任刘剑锋一、气色形态手诊法的形成及研究思路我是学中医的,中医学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致今日,这门学科中仍然蕴藏着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东...  相似文献   

11.
中医骨伤学是一门临床诊疗技术要求极高的临床学科。在这门课程中,笔者运用自行设计的前臂双骨折仿真模拟模型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救果。通过教学实验,笔者发现,在模拟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而且在获得直观感觉和掌握熟练的临床操作技巧的同时,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地榆、蒲黄2味药生品与炭品的外观及显微观察,了解药材内部的组织结构。方法:将地榆、蒲黄2味药炒炭。结果:在“炒炭存性”的质量标准下,组织结构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管、花粉粒都有不同程度的炭化。结论:制炭后,均产生了炭素,此成分具有吸附、收敛作用,可促进止血、收涩,与传统炮制和近代研究的“药物制炭”的认识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学几千年来逐步形成了‘辨证论治’的独特医疗体系,使这门能发挥保健长寿作用又具临床治疗效果的医学科学,达到了医学艺术的境界,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空纤维超滤膜法制备精制双秦滴眼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滤技术是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技术,是膜分离技术之一,是一种用以分离、提纯和浓缩物质的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膜表面孔径的选择性筛分作用。以多孔膜为分离介质,使被分离的溶液借助外界的压力以一定的流速,沿着具有一定孔径的超滤膜表面流动,低分子的溶质通过膜,大分子溶质被截留,以此来分离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物质。目前正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学、食品、环境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5.
运用清热解毒活血法治愈艾滋病患者舌炎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8月,在Leduc混相小规模试验区成功进行了井间试验,确定水驱残余油饱和度,虽然这个试验的原理在1971年就被Cooke提出来了,但是由于缺乏适合的示踪剂与解释技术,从而妨碍了这一研究在油田上的应用性试验。最近放射性同位素测试技术的进步,使人们不可能再去选择费用很高的常规技术来进行这方面的。文献中报导的井间残余油饱和度试验方法,首先成功地在Ldeuc试验区进行了试验,同时在小规模实验区上  相似文献   

16.
中药炭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疗效,其"炒炭存性"标准的建立是中药炭药质量的保证.笔者针对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13味炭药进行了工艺的量化测定,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炒炭工艺,制作成图片和标本,将沿用二千余年的炒炭传统工艺进行了大胆改革,使得操作更加简便,制作更加精良,火候更易掌握.在"炒炭存性"标准的研究中,笔者根据炭吸附色素的原理首创控制炒炭存性标准的色素吸附法.移植pH值测定法在炒炭存性标准中的应用,建立显微定量分析法鉴别中药炭药的标准,正在研究中的电导率法、荧光法也即将带来"炒炭存性"质控方面的突破,本研究诠释了"炒炭存性"的科学内涵,丰富了炒炭工艺和质控方法,建立了理想的炭吸附色素等质控手段,突破了以往质控的固定模式,将对中药饮片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养生的需求增加,一些医家开始从古典医籍中挖掘并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些针刺美容法,使这门古老的技术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18.
烘法制备地榆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贾天柱  王英照 《中成药》1992,14(1):22-23
采用烘法制备地榆炭,根据其鞣质及可溶性钙测定和对小鼠出血,凝血时间及对家兔血小板的影响,初步认为地榆烘炭烘制温度以150℃为佳,炒炭则介于炒焦和炒炭之间。  相似文献   

19.
史克莉  孔一凡 《光明中医》2007,22(11):68-69
目的:研究电导率对制定炭药质量标准的意义.方法:采用电导法,分别对蔷薇科药材地榆、山楂、乌梅的生药及轻炭、标准炭、重炭进行了检测.结果:地榆、山楂采用电导法,乌梅采用pH值法,测得值具有规律性.结论:对含有酸性不稳定成分的药品多采用测其pH值法,而对相对较稳定的药品多采用电导法来作为其"炒炭存性"的衡量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实践医学,至今仍有很多理论不能被现代技术所解释和接受,这虽然对其影响不是很大,但其在未来的发展却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本文分析了传统中医药学的优势,预测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光明前景,阐述了中医药现代化必然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