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岗位胜任力需求,为精准构建护理员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eb Scraper软件抓取全国互联网养老护理员招聘信息,并进行数据清洗,应用NVivo 12 Plus软件对招聘信息中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等文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结果 共采集招聘信息1 567条,数据清洗后获得925条有效数据(生活护理岗695条,专业照护岗230条)。两类岗位均析出知识、技能、特质和能力4个一级节点,生活护理岗析出16个二级节点、37个三级节点,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日常生活照护、安全防范知识及技能,最需要具备的特质和能力是爱心、耐心、责任心、吃苦耐劳以及沟通表达能力;专业照护岗析出21个二级节点、35个三级节点,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疾病相关照护和日常生活照护知识和技能,最需要具备的特质和能力同生活护理岗。结论 两类初级养老护理员岗位最需要的是与岗位任务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是吃苦耐劳、沟通表达能力等品质和能力,专业照护岗胜任力要求高于生活护理岗,信息素养将随着智慧照护的发展成为护理员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南省基层养老护理员养老护理知识掌握现状及对培训内容重要性的评价。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参与养老护理培训的256名基层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护理知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活照料、疾病护理、安全知识、康复指导、道德法律和心理护理,总分(15.36±5.26)分;女性养老护理员疾病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指导、安全知识维度得分及养老护理知识总分显著高于男性(均P0.01);工作年限较长者各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工作年限较短者(均P0.05);学历相对较高者得分显著高于学历相对较低者(均P0.01);培训内容重要性评价由高到低依次是生活照料、健康观察、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用药护理、急救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和道德法律。结论基层养老护理员有关养老护理知识掌握度较差,与学历低及工作年限短等有关,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培训课程内容应加重心理护理、职业道德法律等的比重,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东省养老机构护理员现状,为完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山东省8个城市83所养老服务机构的648名养老护理员,针对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制约因素、职业发展及一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山东省养老机构护理员平均年龄(43.0±2.3)岁,工作年限为(5.6±0.3)年,日平均工作时间9.2h,专科及以上学历占47.2%,月均收入2 000元以下占62.0%,具有养老护理员资质者仅占22.3%,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最大的困难是缺乏相关知识、技能和工资福利待遇低。主要制约因素是社会相关保障制度不到位(67.6%)、福利待遇低(41.7%)、工作环境差(25.0%)。结论山东省养老机构护理员年龄偏大、学历及待遇均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校企合作有效提高养老护理员职业素质的方法。方法方便抽取宁波市3家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152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人。对照组由养老机构不定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主题培训或将养老护理员送到专业机构培训;观察组由医学院校护理教师团队深入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素质培训。结果观察组理论及4项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47.37%~75.00%养老护理员对校企合作职业培训模式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结论由高校教师深入养老机构对养老护理员进行上门服务式职业素质培训,能有效增强养老护理员职业能力,可作为养老护理国家职业鉴定培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实践导向的认知症照护培训方案对提高养老机构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胜任感和照护质量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所养老机构内承担认知症照护工作的护理员6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机构分为两组各30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干预组接受3周实践导向式认知症照护培训。培训前后收集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胜任感,并采用神经精神量表评估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1个月认知症专区老年人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培训后干预组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胜任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认知症专区老年人的神经精神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养老机构护理员进行实践导向式认知症照护培训,能提高其认知症照护胜任感,提高认知症照护质量,并有效提升养老机构认知症照护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了解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为提高养老机构照护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3家养老机构12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使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可以归纳为4个主题:躯体功能照护、精神心理支持、社会功能维持、环境营造。结论当前政策及经济条件下,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有其特殊性,社会公共系统、养老机构及照护者应当重视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有针对性提供长期照护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养老机构实施自立支援的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以健康服务领域研究成果应用的行动促进综合框架(i-PARIHS)为指导,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13人和老年人6人,对其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应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呈现出3个主题和8个子主题,包括变革(优势、风险)、组织环境(照护理念、护理员配比、设施设备及用物配备、领导者支持)、接受者(护理员的实施能力、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接受意愿)。 结论 养老机构实施自立支援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增强机构实施自立支援的意愿、完善机构的组织环境、提升护理员的实施能力、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接受意愿,有助于推动自立支援在养老机构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医护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践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对策。方法便利选取重庆市主城9个行政区内15所养老机构的223名医护人员进行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知识、行为、行为阻碍因素的调查。结果养老机构医护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行为总分为(10.22±2.19)分,处于中等水平,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行为平均参与率为20.1%;阻碍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行为的首要因素是"临终老年人的治疗通常由家属的意见决定";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知识总分为(20.88±6.33)分,处于中下水平;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了解情况、推行意愿及知识总分影响医护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行为(均P0.01)。结论养老机构医护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践较少,应加强培训宣传,针对影响及阻碍因素制定应对策略,以促进养老机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工作的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辽宁省养老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养老机构老人长期照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5~9月选择辽宁省内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的8家养老机构,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长期照护需求调研问卷对518名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老年人生活需求维度(2. 16±1. 12)分、健康需求(3. 04±1. 09)分、知识需求(3. 44±1. 14)分、依存需求(3. 50±0. 80)分。ADL能力、焦虑、抑郁是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均P 0. 01)。结论辽宁省养老机构老年人对照护需求中依存方面的需求最迫切,自理能力低下、焦虑、抑郁的老年人应成为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养老机构为老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杭州市养老机构为老服务现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从民政局福利处调查杭州市养老机构现状;采取信函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抽样调查市区17家养老机构及其为老服务现状.结果 17家养老机构床位总数2 436张,平均入住率为75.7%;2006年年床位周转率仅为21.7%.老年人与护理人员的比例为6.3:1,床位与护理人员的比例是8.3;1;护理人员中仅7.5%为护理专业,且为中专学历.养老护理服务没有统一的分级护理标准、没有养老护理操作规范及评价体系、没有养老护理员准入和分级管理制度.结论 杭州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少、入住率高、床位周转率低;养老护理员配备少、学历低;养老机构管理及收费缺乏统一的规范.为促进养老护理服务业的持续有序发展,亟待建立和完善养老护理服务的各项规范,创新养老服务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