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深、浅层脑电源同时存在时,如何从头皮测量电位中将两者的贡献分离开来,这对脑电诊断及脑电三维成象都是有意义的问题。本文根据对脑电空间频率的细致分析,总结出深、浅层源所产生头皮电位在空间频谱上的特点,从而提出一种通过两域(空域和空领域)迭代外推将两者分离的方法。仿真计算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独立分量和功率谱分析的VEP提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医学专家们正致力于利用脑电信号研究大脑不同皮质区在各种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物电变化,并且试图利用这些变化测试人类心理,控制外部环境。人类头皮脑电信号包括自发脑电和诱发电位两种成分:由于诱发电位一般只有0.3-20μV.而自发脑电的幅度却高达30-100μV,因此,如何从脑电信号中有效提取淹没在自发脑电中的诱发电位便成为脑电成分特征提取的关键。本文利用独立分量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用固定频率刺激源引出的视觉诱发电位进行提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所谓脑电图检查就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生物电活动.将脑细胞生物电活动的电位作为纵轴,时间作为横轴,这样把头皮上的两点之间或头皮之间的电位差通过电子放大仪器放大并记录下来的就是脑电图.脑电地形图(brain eletric activity mapping,BEAM)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脑电波成像技术,它比脑电图更直观、敏感和量化.但由于其采用时间短,对发作性癫痫更易漏诊.它不能识别波形、位相和伪差,只能进行频率和波幅的分析,所以分析时必须结合脑电图,脑电地形图仅作为脑电图分析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4.
脑的研究涉及许多学科,是~个复杂的课题。通过脑电分析来认识脑的活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无创手段。脑电逆问题的研究对脑瘤及癫痫病灶定位和各类脑电机理与应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脑电逆问题是指从头皮脑电的分布推算脑电活动的源。1989年,Sidm。n[川等人创立的大脑皮层成像技术,简称CIT,能较好地求解脑电逆问题,受到广泛的重视。国外Ke。rfott[2」、Sidm。n[3]F。rt[41等先后对此技术进行仿真和临床的验证。国内的王云华卜d、尧德中【’1等人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显示出大脑皮层成像技术良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1大…  相似文献   

5.
脑电图浅说     
脑电图是通过放在头皮外的电极引出脑细胞的电活动,加以放大描记的一种检查方法。一般在头皮上放8~12个电极,来反映大脑表面的各个部位的电活动。对于脑深部的病变,脑电图不易描记出来,因此它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脑电图对癫痫病和脑肿瘤的诊断,具有一  相似文献   

6.
脑电图的三维映射成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电皮层成像技术(CIT)是脑电图三维映射成象有前景的手段。数学上,它是调和函数内向连续问题。本文对此方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并着重解决当深层脑电活动源与浅层源同时存在时方法难以应用的困难。方法的基础是空间滤波原理。仿真计算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正事件相关电位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以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它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事件相关电位与认知过程有密切关系,被认为是了解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也为研究大脑认知活动过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其应用范围几乎包括所有神经电生理可能应用领域,如:记录分析听觉、视觉和体感诱发电位,并可以进行2D和3D成像以及溯源分析,以  相似文献   

8.
脑运动传导时间对脑梗塞诊断的意义山东省东阿县人民医院(252201)刘昌印申玉兰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于贤成韩丽国内外兴起的经皮电刺激大脑皮层与脊髓诱发运动电位对脑与脊髓疾病的诊断有肯定意义[1,2]。运动诱发电位是通过脑与脊髓内锥体束...  相似文献   

9.
不同麻醉深度下大鼠脑内神经递质功率和脑电熵值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深度下大鼠脑内神经递质功率和脑电熵值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用脑涨落图仪(EFG)分析了大鼠在逐渐加深的水合氯醛麻醉过程中脑内神经递质功率、脑电熵值的变化。结果随着麻醉程度的加深,脑内6种神经递质的功率逐渐减小,熵值逐渐升高。说明随着麻醉深度的增加,大脑的功能逐渐降低,有序度也逐渐降低。结论神经递质功率和熵值能够准确反映麻醉深度的变化,脑涨落图仪可作为麻醉深度监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健康成人和二硫化碳作业工人的P300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_(300)(认识电位,识别电位,cognitive poten-tial,P_3)是一种脑诱发电位,为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正相晚成份,在听觉、视觉或躯体感觉刺激出现后300ms左右,用头皮电极可记录到一个主峰向下的波。P_3可反映大脑整合过程的功能状态,与复杂的心理因素有关,为测定认识能力的一种新的无创伤性的辅助检查方法,但无局部定位意义。精神科临床  相似文献   

11.
均匀导电球头模型中偶极子电位的一般性解析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位于均匀容积电体球中的偶极子电位的计算是脑电、脑磁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文献中尚未给出一般情况下的解析解。本文导出了以Legendre级数和直角坐标两种方式表示的这一问题的一般性解析解,所得公式既适合于球面上也适合于球内位场的计算,而且没有任何不确定性,从而为进一步开展有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合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对视觉诱发脑电信号(VEP)进行分类而产生脑机接口控制信号。利用一维离散小波变换提取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微弱脑电信号,获取特征向量输入BP神经网络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模式识别。实验表明,小波变换特征向量提取方法能有效地实现信号的去噪、降维和特征提取,BP神经网络能比较准确地从VEP中识别出事件相关电位,进行10次测试的平均识别正确率为99.375%,有利于产生脑机接口控制信号。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通过小波包能量和近似熵方法,研究了意识控制心率过程中头皮脑电活动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心率的减慢和加快可以通过意识活动对自主神经的主动调节进行控制,并且脑电活动的变化先于心率的变化。但是,这种控制与运动神经系统不同,因为不同的皮层位置分别与心率的减慢和加快相关联。中央前区与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关,控制心率减慢,而中央后区与交感神经活动相关.控制心率加快。  相似文献   

14.
在明确了麻醉深度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介绍了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在麻醉深度监护中的应用以及脑电双频指数、脑电复杂度分析、脑电熵分析等脑电信号分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对麻醉深度监护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麻醉镇静深度的脑电双谱指数监护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能保证高质量麻醉的麻醉监护技术.脑电图(EEG)信号作为检测大脑皮层活动的最主要信号,在目前麻醉深度监测研究中处于主导地位.系统地介绍了脑电双谱指数(BIS)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技术方法,脑电双谱指数是时域、频域和双谱域的综合监测指数,其非线性计算方法值得研究,并对发展医学临床期望的麻醉闭环控制监护仪器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事件相关电位(ERP)是一种特殊的诱发电位(EP),ERP将神经电生理记录仪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令受试者对计算机任务进行认知加工(如注意、记忆、思维)时,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从头皮表面记录到的神经脑电生理电位[1-2]。当任务事  相似文献   

17.
视觉诱发电位是用光或’和图象刺激视网膜后在头皮视区记录到的电位,但因它的波幅很小,常被埋没在脑电活动或伪差的背景活动中而不能见到,故需用信号平均(叠加)的电脑技术。把它们由背景活动中抽取出来,由於诱发电位经常在刺激后固定间隔期时出现,而其他活动与刺激无相关性,所以在重复刺激后通过叠加信号处理到多次反应(64次或128次)的代数和,而没有增  相似文献   

18.
席洁  吕勇 《临床医学工程》2009,16(6):105-108
对国内外ERP测谎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讨论。ERP测谎目前采用的编题方法有准绳问题测试法(CQT)和犯罪知识测试法(GKT);涉及的脑电成分主要为P300;研究中使用的统计指标有波幅、潜伏期、头皮分布等,但头皮分布能否成为一种新的测谎统计指标还没有定论;统计方法早先使用方差分析,但该方法难以进行单个人的鉴别,因此研究者现在多采用Bootstrap等来进行统计。最后,对目前ERP在测谎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解决途径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用加权平均的原理方法来消除事件相关电位(ERP)中的自发脑电(EEG)干扰,推导算法并进行分析。编程仿真结果表明,加权平均技术在ERP的提取和噪声消除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它减少了波形失真度和平均叠加次数.提高了生物医学信号提取水平。随着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ERP提取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便携式事件相关电位仪,与同类产品相比体积小,携带方便,电极佩带时间短,刺激程序的固化与开放相结合,可对脑电分导叠加、数量测量、输出与统计分析的自动化,可与fMRI同时记录,含有大容量、规范临床数据库、实用性强,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