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归脾汤出自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药物组成:黄芪、人参、元肉、当归、白术、茯苓、炒枣仁、木香、远志、炙甘草、生姜、大枣.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之功,临床上运用甚广,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之首方.本人在10余年临床工作中善用此方,多有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聪 《河北中医》2008,30(4):384-385
归脾汤在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归脾汤基础上加远志、当归变化而来,药物组成: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等.  相似文献   

3.
麻黄升麻汤载医圣仲景《伤寒论·厥篇》。历经数千载,注释无数,众说纷坛,疑非仲景之方,至今应用此方者也未见报道。据笔者管见,麻黄升汤主治疾病,极似《金匾要略·阴阳毒病》。现探讨如下。麻黄升麻汤(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条、玉竹参、芍药、天冬、桂枝、苍苍、炙甘草、石膏、白术、干姜)。原文指出:“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深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老,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此方寒、热、温、清、收、缓、渗、泄熔于一炉。因为“难治”,所以医圣仲景处方复杂,配伍面面俱到,为…  相似文献   

4.
伤寒方治疗杂病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加味治疗脂肪肝,麻黄细辛附子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荨麻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面部痤疮,四逆散合白虎汤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等四个案例分析,论证<伤寒论>方在治疗内伤杂病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麻黄升麻汤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升麻汤原载于《伤寒论》:“伤寒六七日 ,大下后 ,寸脉沉而迟 ,手足厥逆 ,下部脉不至 ,咽喉不利 ,唾脓血 ,泄利不止者 ,为难治 ,麻黄升麻汤主之。”方剂组成 :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萎蕤、芍药、天冬、桂枝、茯苓、炙甘草、石膏、白术、干姜 ,原为厥阴误下变证而设。近年来 ,笔者临床常用本方治疗寒热错杂之症 ,屡获捷效 ,今辑录四则 ,与同道共榷。   1 慢性肠炎 王某 ,男 ,60岁。 1 997年 4月诊。患者腹泻近 2个月 ,稀便日六七次 ,食谷不化手足欠温 ,口燥咽干 ,但欲漱水不欲咽 ,半月前曾服理中汤 3剂 ,服后咽干疼甚 ,泄利…  相似文献   

6.
逍遥散方出自<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8味药组成.  相似文献   

7.
附子汤是<伤寒论>治疗少阴病要方,方由附子、茯苓、白术、芍药、人参组成,主治少阴寒湿证及少阴阳虚畏寒证.近年来,笔者运用附子汤治疗内科杂症疗效满意,现举验案三则如下.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方出于<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白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益气复明汤治疗湿性脾气虚弱型老年性黄斑变性37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复明汤加减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脾气虚弱型)疗效。方法:对37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自拟方益气复明汤(黄芪、党参、苍白术、茯苓、升麻、葛根、白扁豆、茺蔚子、三七粉、炙甘草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1.03%。结论:益气复明汤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利水作用,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麻黄升麻汤方出《伤寒论》厥阴病篇,由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萎蕤、芍药、天冬、桂枝、茯苓、炙甘草、石膏、白术、干姜共十四味药物所组成。其主治条文(357条)曰:“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历代医家对本方多疑义,验案更少,三十余年来只见二、三。李寿山老中医用该方化栽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老年性口腔炎等,咸有新意。现特选载其治验两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归脾汤”一方,是宋朝名医严用和所创制,记载于他所著的《济生方》内,由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八味药组成。后来薛立斋加入当归、远志二味(据《校注妇人良方》)于是本方由十味组成。  相似文献   

12.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出自<脾胃论>,是继补中益气汤后又一个被公认为是代表东垣学术思想的名方.是方由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升麻、柴胡、羌活、黄连、黄芩、生石膏组成,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热下注所致的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现将笔者运用本方治疗肾病验案三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苓桂术甘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组成.笔者凡遇老年病属阳虚饮停诸症,用本方化裁治疗,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郭正刚 《新中医》2008,40(6):96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炙甘草组成.具有调补脾胃、益气升阳功效,是甘温除热之代表方.笔者据证以此方加减治疗多种杂病,取得较好效果.兹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尹奉儒 《河北中医》1993,15(5):33-34
当归拈痛汤出自李杲《医学发明》,其组成:羌活五钱,人参、升麻、苦参、葛根、苍术各二钱。炙甘草、黄芩、茵陈蒿各五钱,防风、当归、知母、泽泻、猪苓各三钱,白术一钱五分。此方治疗湿热而致的周身肢节肿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等症。笔者临床用此方治疗急性肾小球肾  相似文献   

16.
归脾汤最早见于《济生方》。原方“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炒枣仁各一两,人参、木香各五钱,炙甘草二钱五分”。后《校注妇人良方》增入当归、远志各一钱。功能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和脾不统血诸证。  相似文献   

17.
表里之剂     
《光明中医》2014,(7):1384-1384
麻黄白术汤 属性:青皮 陈皮 黄连(酒炒)黄柏(酒炒)甘草(炙)升麻二分柴胡桂枝人参黄浓朴苍术(泔浸)白术(土炒)猪苓三分茯苓泽泻吴萸四分白蔻炒曲各五分麻黄(不去节)六分杏仁四粒  相似文献   

18.
历代医家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药物组成的看法分歧较大,主张去桂、去芍、不去桂亦不去芍者各执一词。本文根据张仲景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所述方义,选择镇痛、解热、发汗、利尿四项指标平行比较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加茯苓白术汤的药效以探讨该方的药物组成,结果表明该方组成以不去桂亦不去芍为妥。  相似文献   

19.
麻黄升麻汤证寒热错杂,病因伤寒误下,主要病机为阴虚阳陷为本,上热下寒为标,病位广涉六经,病脉症并见"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治以麻黄、桂枝解太阳之郁,升麻、石膏、知母、黄芩清阳明之燥热,甘草、干姜、茯苓、白术同祛太阴之寒湿,当归、芍药、葳蕤、麦冬之品入三阴经养血滋阴。在梳理麻黄升麻汤方之病因病机,方证关系,方药配伍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仝小林教授临床应用经验,以期古方今用。  相似文献   

20.
杨社文 《陕西中医》2001,22(2):92-92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醒脑汤(人参、五味子、炙甘草、麦冬、白术、茯苓、川芎、菊花、升麻、地龙、益智仁 )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 50例。结果 :总有效率 1 0 0 %。提示 :本方具有益气、活血、通经络的作用 ,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