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浅谈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李彩云甘肃省中医院骨科(730050)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和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措施,是把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是中医治疗骨折的一大特色。1功能锻炼的作用骨是人体的器官之一,和其他组织一样,不断的破坏和新生,骨组织的代...  相似文献   

2.
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任惠琳甘肃省中医院(730050)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病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的愈合,而恢复功能的重要途径就是锻炼。如果没有及时合理的功能锻炼,骨折整复和固定的再好,肢体的功能也得...  相似文献   

3.
骨折,顾名思义是骨头断裂异于正常。骨折的患者由于骨折影响伤肢功能,不能像正常肢体一样活动。因此,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对于骨折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我们不但要使患者的骨折愈合,还要其保持原有的功能。所以功能锻炼在骨科护理过程中显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四肢骨折恢复正常的功能是治疗的最终目的。常人卧床3周后,体力和工作能力可下降20%-30%至少21天后才能恢复正常水平。所以早期功能锻炼是极其必要的。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在不影响骨折对位和愈合的条件下,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尽早开展功能性活动。  相似文献   

4.
浅谈骨折后患肢功能锻炼廖震,刘丽,林婉秀临床上患肢骨折整复固定后的功能锻炼,在治疗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确灵活地指导骨折伤者患肢的功能锻炼,能使其早日康复。反之,患肢功能则会延迟恢复,甚或造成肢体关节功能障碍(受限和僵硬)及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QC活动干预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我科骨折患者200例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QC活动干预患者功能锻炼,对照组常规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功能锻炼评分及伤肢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肢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QC活动干预骨折患者功能锻炼可提高功能锻炼评分,减少骨折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妥善的整复固定为骨折愈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能恢复正常的功能是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早期功能锻炼是极其必要的,功能锻炼的原则是不影响骨折对位和愈合的条件下,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尽早开展功能性活动。我所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少数做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功能锻炼在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对巩固疗效、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方法:将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观察组)和非功能锻炼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康复中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麻妙群  叶绿芝 《中医正骨》2006,18(2):15-15,17
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价值及其与并发症发生相关性。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早期功能锻炼组和对照纽各50例早期功能锻炼组从麻醉消失开始进行下肢的自由伸、屈,活动足趾,盘腿抬高活动,到逐渐进行腰背肌的二点式、三点式、五点式、飞燕点水式锻炼至完全康复期。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经过0.5、1、2、12个月的观察和随访,对比两组的功能康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而症状和体征缓解率及疗效的优良率早期功能锻炼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指导病人功能锻炼具有可行性,在不增加并发症危险的同时,可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后的恢复期需进行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本组报告了60例住院患者及门诊随访患者,对其进行了功能锻炼的指导,根据病情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功能锻炼,结果显示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肱骨外科颈骨折复位固定后的功能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擎国 《中医正骨》2009,21(9):42-43
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比较常见,在非手术治疗中除了恰当地复位和固定外,同时强调功能锻炼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自2000—2003年,作者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43例,把功能锻炼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始终,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功能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实践中强调功能锻炼的作用,把功能锻炼用于肱骨外科颈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始终,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大硕 《中医正骨》2008,20(11):54-54
骨折脱位后期患肢肿胀和关节功能障碍是骨伤科常见并发症。虽然要求在骨折脱位后期进行功能锻炼,但行功能锻炼时关节也会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康复时间也较长。自1998年5月至2006年5月,我们采用自拟功能洗剂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四肢骨折脱位后期关节功能障碍125例,并与单纯进行功能锻炼者80伊胙了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浅谈四肢骨折功能锻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十分重视功能锻炼,在骨折整复固定后即开始功能锻炼,它体现了祖国医学治疗骨折的动静结合原则。局部固定是为了更好、更早地动,而有指导、有步骤地动,又可促进骨折端的稳定,所以,指导患者进行动能锻炼是骨折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骨折3期的病理特征.现将功能锻炼的方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骨伤科中的功能锻炼活动,主要是指骨折、脱位和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经手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或其它治疗后,所进行的自身运动锻炼。在伤症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它对患者的体质和肢体功能的恢复,都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外科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做好患者功能锻炼活动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功能锻炼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长沙市中医院(410002)刘习群戴本常主题词骨折/康复骨折/治疗关节僵直/预防和控制骨折处理有三个基本步骤:整复、固定、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既不能用其它方法所代替,也不能为其它方法所囊括。在临床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推拿与功能锻炼结合治疗运动损伤性颈肩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针对运动员损伤的特点,采用推拿与功能锻炼结合的方法,治疗运动损伤性颈肩肌筋膜炎22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结论:推拿与功能锻炼联合应用,可以舒筋活血,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及功能的恢复,从而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和颈肩部的活动能力,避免颈肩部功能的退化和再次受伤。结论:推拿与功能锻炼结合是治疗运动损伤性颈肩肌筋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因车祸伤等下肢发生骨折已是常见病多发病,骨折多以手术治疗,术后功能锻炼和负重锻炼直接影响骨折的康复及预后。因此,笔者根据下肢骨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功能锻炼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伤肢皮肤牵引,甩肩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本法不用麻醉、手法复位和外固定,而是利用患者的主动功能锻炼;肩部肌肉交替舒缩,使骨折逐渐复位。本法将骨折治疗的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融为一体,治疗简便,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叶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方法对30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病人进行有计划、分阶段的早期功能锻炼。第1阶段在实施骨折外固定后即开始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锻炼,骨折后1~4周主要用被动和主动运动锻炼方法,保持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第2阶段在骨折后5~6周,在第1阶段锻炼的基础上增加上臂肌力和肩关节的活动度;第3阶段主要增加肩部力量及功能的锻炼。结果根据Neer标准评分,本组优20例,占66.7%;良7例,占23.3%;可1例,占3.3%;差2例,占6.7%。本组优良率达90%,肩关节前屈上举、外展、外旋及内旋活动范围达到健侧的83%。结论采用三叶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进行早期分阶段肩关节功能康复锻炼,可防止关节僵硬,减少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粘连,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功能锻炼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证实功能锻炼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行推拿治疗后辅以功能锻炼;对照组50例仅予以推拿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率高、疗程短,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1年,痊愈者复发率观察组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功能锻炼临床作用肯定。结合复习有关文献,认为目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存在的痊愈率低、疗程长和易复发等不足,与治疗中及痊愈后忽视功能锻炼或锻炼不得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