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SPC)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初诊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缬沙坦80 mg/氨氯地平5 mg单片复方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治疗,随访24周,记录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口服药物剂量。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中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分别为1例,5例。观察组组治疗期间口服1片药物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LVMI、颈动脉IMT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且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80 mg/氨氯地平5 mg单片复方制剂治疗高危高血压患者效果明显,单片口服血压达标率高,对靶器官保护效果显著,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血液净化中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透析相关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5~10 mg口服,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80~160 mg口服,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记录15次透析前血压及透析中最高血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且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氨氯地平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症特征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5.0%;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97例和治疗组97例,对照组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接受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显效55例,总有效率90.73%;对照组显效46例,总有效率79.3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红芳 《中国药房》2010,(16):1479-148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治疗组FBG和2hPBG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组FINS水平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S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有效降压,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卢翔 《江西医药》2015,(1):49-5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63.3%(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安全、高效,而且简单方便,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透析相关性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氨氯地平组)30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5mg~10mg口服,另一组对照组(缬沙坦组)30例,给予缬沙坦胶囊80mg~160mg口服,疗程为8周。用药8周后开始连续观察15次透析前血压及透析中最高血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一周服用氨氯地平剂量为5mg后有效率为85%,8周后有效率为96.67%,患者血压均维持在稳定的水平。对照组在治疗第一周服用缬沙坦胶囊剂量为80mg后有效率为66%,8周后有效率为73.3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收缩压(P=0.000,t=24.439)和舒张压(P=0.000,t=10.710)下降幅度均更明显。结论氨氯地平在控制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疗效上有显著的效果,同时降压效果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依从性及药物经济学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且依照不同药物治疗的三组患者各30例,设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为甲组,口服缬沙坦为乙组,口服氨氯地平为丙组,分析三组治疗效果、依从性及药物经济学效果。结果:甲组治疗3个月收缩压低于乙组、丙组及治疗前(P<0.05),舒张压低于乙组、丙组及治疗前(P<0.05);乙组及丙组治疗后3个月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服药依从性高于乙组及丙组(P<0.05);甲组成效比低于乙组,但高于丙组,且甲组治疗后ΔC/ΔE小于乙组。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依从性及药物经济学优势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单片复方制剂)治疗老年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_2013年8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8例,随机分成A组53例,B组51例,C组54例,A组给予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开始(倍博特85mg),每天1次;B组给予缬沙坦80mg,每天1次;C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天1次,缬沙坦80mg,每天1次。疗程均为8周,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A组、B组及C组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66,7%、77,8%,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单片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不仅能有效控制中重度高血压,还能改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经动态血压检测均有血压晨峰现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左旋氨氯地平组、缬沙坦组和两药联合治疗组各60例,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5.0 mg,1次/d,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40~80 mg,1次/d,联合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用法用量同前两组,疗程共12周。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24h平均血压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的24h平均SBP、DBP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24h平均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左旋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组治疗后的24h 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24h平均SBP、DBP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晨峰具有良好的疗效,不仅降低晨峰血压,而且能够有效遏制晨峰血压现象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了三联合的用药治疗,氨氯地平(络和喜)5mg,每天1次,口服;依那普利10.0mg,每天2次,口服;美托洛尔50.0mg,每天2次,口服。对照组采用了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缬沙坦(代文)80mg/d;氢氯噻嗪12.5mg/d。全部患者均用药3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心绞痛发作频率、血压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联合用药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合并症情况,采用有效的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均符合诊断标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给予实验药物之前2周均未服用其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其中氨氯地平每次服用5mg,每天服用1次,缬沙坦每次服用80mg,每天服用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服用。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29例(显效率72.5%)、有效10例(有效率25.0%)、无效1例(无效率2.5%);对照组患者显效23例(显效率57.5%)、有效9例(有效率22.5%)、无效8例(无效率20.0%);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97.5%,对照组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80.0%,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降压效果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口服替米沙坦80mg,连续服用2周。对照组每天早上空腹口服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连续用药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9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且尿微量白蛋白(mALB)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B组32例和C组34例。A组给予缬沙坦口服,B组给予氨氯地平口服,C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3组治疗后血压、mALB均低于治疗前,且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且mALB阳性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较好的降压及改善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57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7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缬沙坦每天80mg,观察组每天口服缬沙坦80mg、盐酸贝那普利10mg,2组均连服用4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出15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入院的前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片治疗,后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81.33%,观察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片的效果确切,服药方法简单,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石秀锦  张翼 《中国药房》2011,(32):3036-303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随机均分为3组,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qd;氨氯地平组口服氨氯地平5mg,qd;联合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氨氯地平5mg,qd。3组均治疗16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结果:治疗后各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降压疗效优于厄贝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厄贝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P<0.05)。各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压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观察指标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及血糖指标,对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高血压采取缬沙坦配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压的相关性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本科室接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病例70例,以双盲法原则分组,将其分为常规组(n=35)和治疗组(n=35),接受单一用药者(缬沙坦)纳入常规组,接受联合用药者(缬沙坦+氨氯地平)纳入治疗组,评价总结两组治疗效果,并对血压变化实施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舒张压、收缩压较诊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比常规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IL-1及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在用药知识知晓度和自我管理评分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配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较好,可控制血压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