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庆玲  张华 《护理研究》2006,20(5):1363-1364
颧弓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比较常见,因其位于颌面部较突出的部位,易受外伤而发生骨折。颧弓骨折后常发生面部凹陷畸形,内陷的颧弓将会压迫下颌骨的喙突,影响其功能,导致语言及进食受限。2004年1月-2005年6月,我院采用自制的“V”形复位器.治疗颧弓内陷型骨折38例,36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庆玲  张华 《护理研究》2006,20(15):1363-1364
颧弓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比较常见,因其位于颌面部较突出的部位,易受外伤而发生骨折。颧弓骨折后常发生面部凹陷畸形,内陷的颧弓将会压迫下颌骨的喙突,影响其功能,导致语言及进食受限。2004年1月—2005年6月,我院采用自制的“V”形复位器,治疗颧弓内陷型骨折38例,36例术后效果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辅助前庭沟小切口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例单侧颧弓骨折患者,主动和被动开口度均≤1cm,单侧面部塌陷。经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面向远中沿前庭沟作一长1cm小切口,盲探法骨折复位至开口度达3~4cm,左右面部基本对称后,用6号胸骨缝合针经皮穿刺入绕过颧弓骨折处下方再结扎固定在外固定支架的“M”形凹槽上,3周后去除外固定支架。结果42例患者外固定支架去除后,X线显示骨折断端对位良好,有少量骨痂形成,主动开口度≥3cm,左右面部基本对称,咬合关系与受伤前一致。6个月后复查无病例再次发生张口受限等术后并发症。结论针对单侧颧弓骨折,用外固定支架辅助前庭沟小切口复位的效果肯定,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手术方法,而且患者所受创伤小,手术安全系数高,效果良好,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方法。方法通过86例颧骨颧弓骨折进行了分类,根据其分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86例患者中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保守治疗的方法中2例出现颧弓骨折再次塌陷,张口中度受限,经手术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面部畸形得到改善,张口度恢复,1例出现眼球内陷,复视未能恢复,其余获得到满意的疗效,无明显面部畸形,2例轻度张口受限。结论颧骨颧弓骨折主要根据骨折的类型以及面部畸形情况,张口受限程度来决定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颧弓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颧弓骨折的有效性、可行性,与传统手术相比的微创、经济优势。方法在CT定位下对13例单纯颧弓骨折,2例颧弓骨折合并颧骨骨折用巾钳尖深入凹陷骨块深面,夹住移位的骨折片牵拉复位,评价复位后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功能复位,解剖复位14例,达到临床预期的治疗要求。结论CT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颧弓骨折是一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是一种传统手术无法比拟的具有直观、安全、微创、有效、简便、经济等特点的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手术与内镜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行外固定支架手术(外固定组,n=40)和内镜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组,n=40)的80例颧弓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均随访3年,比较其切口Ⅰ期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残留瘢痕率、咬合优良率、骨折断端完全对位率)及手术前后张口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且无面瘫、头面部皮肤麻木、咀嚼功能受限、面部凹陷等并发症(P>0.05);内固定组术后轻度脱发、面部轻度肿胀各1例,均自行缓解;外固定组术后轻度张口受限1例,予以1~2个月的开口功能训练后恢复正常.两组患者术后3年时张口度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均可见面部基本对称,CT复查结果显示颧弓骨折愈合良好,无残留瘢痕率,咬合优良率及骨折断端完全对位率均为100%(P>0.05),咬合关系同伤前基本一致.[结论]外固定支架手术与内镜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均在颧弓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术式,为提高预后恢复效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C臂机监导口内小切口入路行颧弓骨折复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不断增多,颧弓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多,骨折治疗不当,可造成张口受限,面部凹陷畸形。对于颧弓骨折治疗,以往的复位方法为口内途径盲探复位法、局部皮肤切口单齿骨钩复位法及颞部途径复位法等,但术中效果不明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患者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要求医生做到准确复位,恢复功能,纠正畸形。因此,为了避免术中的盲目性,提高手术复位质量,笔者采用C臂机监导经口内小切口入路行颧弓骨折复位40例,效果满意,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手术切开解剖复位并坚强内固定治疗复杂的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半侧头皮冠状切口入路,在直视下使骨折断端达到解剖复位,用微型钛板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128例。结果:本组均I期愈合。术后3-6个月复查,两侧面部对称,张口度正常。CT显示:骨折断端愈合良好。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操作简便,固定效果可靠,是治疗复杂颧骨颧弓骨折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颧骨颧弓骨析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方法:42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中,4例采用保守治疗,10例采用闭合性复位法,28例采用开放性复位法。结果:42例患者中,4例保守治疗患者均痊愈,38例手术治疗患者张口受限程度和咬合均得到改善;除2例颧部稍平外.余颜面正位、侧位外形恢复,两侧基本对称.眶周瘀血消退。结论:颧骨颧弓骨折应及时治疗,进行精确的复位和固定.闭合性复位和开放性复位都可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手术治疗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比较37例颧弓骨折手术患者的致伤原因、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7例颧弓骨折手术患者均取得好的疗效。结论:开放复位和坚固内固定治疗越来越成熟用于临床颧弓骨折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GSS型椎弓内固定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胸腰椎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后路切开复位GSS型椎弓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加强支持治疗和并发症处理。结果:21例患者术后出院随访2—6个月,患者均能恢复简单的日常工作。影像学示无1例断钉、内固定松动现象发生。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同时注意心理护理,术后监测及康复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英  陆鲜 《齐鲁护理杂志》2003,9(4):252-254
目的:探讨预防高龄髋部骨折患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1992年5月至2002年5月1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发生的围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要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必须:(1)对手术耐受性、风险性做出估计,适当选择手术时机;(2)积极控制并存病;(3)防止呼吸、泌尿系感染及褥疮;(4)防止深静脉血栓;(5)防止人工股骨头脱位;(6)维持营养、电解质及酸碱平衡;(7)功能锻炼。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Gamm 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方法:对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Gamm a钉内固定,术前、术后给予精心护理,积极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2周下地活动,随访6~18个月,除1例骨折移位、2例复位不理想、1例继发股骨颈骨折外,其余效果满意。结论:对Gamm 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不稳定性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3例不稳定性腰椎骨折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及围术期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功能的恢复。结论适当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不稳定性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累及弓部分支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原位开窗腔内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例累及弓部分支的B型主动脉夹层近端锚定区不足患者采用腔内原位开窗技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均一次成功,夹层原发破口完全封闭,无内漏发生,围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出现声音轻微嘶哑,其余患者无相关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2±2)d,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累及弓部分支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近端锚定区不足患者原位开窗腔内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癌冷冻消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腹腔镜下肾癌冷冻消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 34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发生出血4例,尿瘘1例,伤口感染2例,经积极处理均治愈,术后随访6月,肿瘤均液化坏死,无肿瘤复发。结论全面而专业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腹腔镜下肾癌冷冻消融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16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评价术后肢体功能,总结围术期护理体会。结果术后肢体功能优183例,良30例,差3例,优良率达98.6%。经过积极规范的围术期护理,有效降低了高龄患者的卧床并发症。结论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取得良好的疗效。积极地进行围术期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皮加压螺钉(PCCP)内固定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本科施行PCCP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在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并术后随访(10.37±2.98)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优20例,良18例,可5例,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PCCP内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新型而有效方法,科学地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达到疗效满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6.4d,术后出血再次开胸止血1例,并发复张性肺水肿1例,心律失常5例,经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对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跗骨窦入路自制跟骨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5例SanderⅡ型跟骨骨折采取跗骨窦切口、自制跟骨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15例跟骨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术后跟骨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关节面复位良好,踝关节功能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优11例,良3例,可I例,差0例。结论跗骨窦切口自制跟骨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I型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感染率低、固定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