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油砂炒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炮制炒炭其目的为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要求炒炭存性。传统的炒炭方法是清炒,笔者在工作中试用油砂炒炭,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操作方法:将已制好的(桐)油砂放入铁锅内(看药定量)加热到220~240℃,然后倒入药品与之同炒,不停地用木铲或特制铁钯翻动,炒至药物表面黑褐色、内焦黄色,存性,即筛去油砂,放凉即得。必要时可喷淋清水少许,晾干即可(以防起火)。  相似文献   

2.
炒炭药是指将药物炒至全部为焦黑色,但中间仍呈黄褐色为度。药物炒炭后,可增加炭素,炭素具有吸附作用,可增强止血作用。但某些药物炒炭后因性味改变和有效成份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反而没有原药材的止血作用好.临床实际运用中,将炒炭药分为温(热)性、平性、凉(寒)性三类,温(热)性炒炭药多用于虚证出血,如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的出血;凉(寒)性炒炭药多用于实证出血,如火热亢盛,迫血妄行的出血;平性炒炭药则虚实证出血皆可选用.血证中正确选用炒炭药,既可治本又能治标,能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消除或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炭药的应用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书中记述了血余炭,至汉《金匮要略方论》有王不留行、椿根皮,唐《备急千金要方》有26种炭药,至宋《太平圣惠方》增至64种,《本草纲目拾遗》又增至70种,可见中药炒炭的使用历史悠久。1中药生品与炭品作用区别某些中药炒炭后可增强疗效,而某些中药炒炭后则会改变原有属性与功效。如藕节生品凉血止血兼能化瘀,炒炭后收涩之性增强,故止血作用更佳。荆芥生用辛温解表,临床用于外感风邪;炒炭后味变涩,辛散之性减弱,且具有止血功能,常用于妇科功血赤带等。血余生品不入药,炒炭后去其角质则能入药奏效,棕榈亦有胶…  相似文献   

4.
中药制炭品作用原理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药物炒炭后,可使其产生或增强止血、止泻及抗菌功能.现就其作用原理浅析如下. 1传统认识 古代医家认为炒炭"诸黑药皆能止血",清代<本草从新>有"炒黑性涩,止一切血"的说法.<医学纲目>用五行学说的理论来解释其原理,指出:"炒炭存性,炒炭黑药……此黑色入通于肾,皆通肾经之药也,夫血者心之色也,血见黑即止者,由肾水能制心火故也".此外,根据药性理论可知,药物炒炭后可改变其性味,使"涩"味增加,因而能收敛止血、止泻.  相似文献   

5.
中药制炭系指将原药材或生饮片经高温 ( 2 2 0~ 2 4 0℃ )处理 ,使药材外部炭化 ,内部保留固有性能 (存性 )的一种炮制方法 ,其制品统称炭药 ,目的是改变药物性能 ,增强止血 ,止痢作用 ,或缓和药性。传统的炒炭方法是根据药材的不同质地 ,采用清炒和闷煅两种方法。炭药的程度要求 ,祖国医药文献中常用“烧存性”、“炒灰存性”、“烧留存”、“炒黑存性”、“煅存性”等来说明。现代均以“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 ,内部呈焦黄色或焦褐色”来描述 ,即达到“存性”或“适中”的要求。经长期实践 ,我体会到用清炒与闷煅两种方法炮制药材 ,对某些品…  相似文献   

6.
<正> 中药制炭可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还可用于泻痢 或适应临床的某些特殊需要,是临床中常用的炮制品。制备炭药传统使用敞口锅,火候凭经验掌握。随着中药炒药机的普及,炮制工具和加热方法发生了改变。笔者将使CY型炒药机(河南周口药械厂)制备炭药的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7.
炭药应用于临床历史悠久,从《五十二病方》到清代于诸家方书、本草中皆可发现数量不等的炭类中药.炭药是中药的炮制品之一,然而现代医家大多局限于止血一功.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不仅将止血类药物炒炭取其收敛止血之效,还将清热类、补益类、温里类、收涩类等药物炒炭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8.
<正> 中药制炭系指将原药材或生饮片经高温(220~240℃)处理,使药材外部炭化、内部保留固有性能(存性)的一种炮制方法。制品统称炭药。其目的是改变药物性能,增强止血、止痢作用,或缓和药  相似文献   

9.
中药炒炭的炮制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药炒炭的炮制机理与炒炭过程中药物的成分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具有止血作用的可溶性钙离子的增加 ,鞣质含量的提高 ,还有某些止血成分含量比例上升 ,而抗止血成分比例下降 ,或者是产生了新的止血成分 ,如炭素等 ,都能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生”、“炒”、“炙”、“煅”啥意思? 中药处方中有些中药的前面带有生、炒、炙、煅等字样,这指的是中药炮制方法,提示药房配药注意。“生”是指这味药洗净后即可入药。“炒”有清炒法,如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且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炒后煎煮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效止血作用。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者,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药炭药在历代中医用药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曾经炒炭用过的药物有200种左右,目前沿用的炭药尚有70多种,中国药典77版中收载22种。在所有的炭药中,大部分都能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本文试就其止血机理作一讨论。一、古代对中药炒炭止血的论述古人认为红属火,黑属水。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水克火即黑克红,因此有“以黑胜红”、“红见黑则止”的论述。明代李时珍认为“烧灰诸黑药皆能止血”。清代汪昂在  相似文献   

12.
国药炒炭的炮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炒炭的炮制机理与炒炭过程中药物的成分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具有止血作用的可溶性钙离子的增加,鞣质含量的提高,还有某些止血成分含量比例上升,而抗止血成分比例下降,或者是产生了新的止血成分,如炭素等,都能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日本·石田均司等报道,对中药止血药物经-炒、炭后之止血效果如何,采用生物试脸法,所得.的结果是:试验中药有地榆、槐米、蒲黄、藕节、莲房、艾叶、大蓟与侧柏叶等八种.经过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的有槐米。藕节、莲  相似文献   

14.
杜仲炭炮制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仲系中医补肾安胎之要药,传统要求炒断丝后应用。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是将净杜仲块(或丝)用武火炒至焦黑,断丝后喷洒盐水,熄灭火星,晒干入药。致使杜仲部分或大部分炭化,习称杜仲炭。该法原药材愈厚、丝愈多、质愈优其炭化程度愈重。据调查炒炭后损耗率高达30%—50%不等。中药制炭主要用于止血,杜仲及其炮制品均不用于止血,为什么还要炒炭?杜仲是否应该炒炭?有必要搞清  相似文献   

15.
<正> 54.止血药生用好,还是炒炭用好? 答:中药传统用药习惯,认为止血药以“炒炭存性”比较合适,并有“血见黑即止”之说。所以临床选用的止血药,大都是炒炭后应用。至于止血药究竟是生用好还是炒炭用好?根据临床实践,认为少数止血药,如炮姜炭、艾叶炭、槐花炭、血余炭等,可以炒炭应用,其止血效果较好。而大多数止血药,生用效果较好,如地榆生用对各种出血症的出血,作用非常好,而地榆炭作用显著降低;又如蒲黄“生用行血,炒用止血”,但生用止血、化瘀效果极好,炒炭后的止血、化瘀作用就大大减弱。因此临床应用止血药物时,不能一律都要炒炭。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炭药在历代中医用药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曾经炒炭用过的药物有200种左右,目前沿用的炭物尚有70余种,中国药典1977年版中收载22种,在所有的炭药中,大部分都能增强产生止血作用,本文就其止血机理的现代研究作一讨论。1中药炒炭止血的现代研究从药理角度讲,止血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达到收缩血管反应。经验证明,中药炒炭制品能缩短凝血和出血时问,如蒲黄、大蓟、小蓟、侧柏叶、首草、地榆、槐花、藕节、血余炭等,炭药止血的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钙离子和炭素对止血作用的影响:绝大多数植物体中都含有钙,其中大部分是以草酸钙…  相似文献   

17.
中药炒炭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炒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目的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中药炒炭以明代为盛 ,至今沿用的仍有 70多种。由于种种原因 ,对于中药炒炭的认识、作用机理、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分歧 ,造成炭类饮片质量不统一 ,以至影响临床疗效。笔者在资料文献整理  相似文献   

18.
日本对止血药及炭药研究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对止血药及炭药研究简介贾天柱,谢明(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许韵梅(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药品检验所110031)中药有的本身就是止血药,有的则需炒炭后来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那么止血药的止血物质是什么,炭药的止血作用又如何?日本学者小菅卓夫等在这方面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仅就有关资料作一简介。1止血药物的筛选小菅卓夫等对中药的止血药进行了筛选。研究了田七、白及、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地榆、莲房、藕节、茜草.…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炮炙法中,有“炒炭”一法,就是将生药炒黑,使之炭化而不成灰,以加强或改变入剂后的某种或某些药性,达到最佳疗效。 在古代,早期的药炭并不都是为了提高药物的止血作用。直到元末,葛可久使用“十灰散”治吐血,并将此方记载于《十药神书》中,“炭药止血”和“红见黑止”的理论和治验才逐渐完善和丰富起来。从而使药炭发展到现代,其医疗作用中的止血,已近乎“专利”了。  相似文献   

20.
微米大黄炭是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与传统炮制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中药制剂,即保存了大黄的清热解毒止血之功,又使药品纯度得到提升.微米大黄炭对实验性胃溃疡(GU)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有积极的影响,对GU黏膜具有修复作用[1].中药学里,大黄与白芨均有止血的效果,而大黄炒炭后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白芨煎煮后,性状呈现胶状,不仅保留原有的消肿生肌止血之功,还有较强的粘附性.笔者就微米大黄炭白芨胶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其对急性胃粘膜损害修复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