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豚鱼毒性成分主要为河豚毒素及河豚酸,中毒原因主要为烹饪不当或误食河豚鱼时,毒素进入体内,造成河豚毒素中毒。从2000年4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5例误食河豚鱼中毒患者,经积极抢救均痊愈出院,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食用河豚鱼引起中毒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中毒疾病之一。常因进食处理不当的的河豚,被河豚毒素污染的其他鱼体或误食死河豚、河豚内脏而中毒。2006年5月17日我科收治5例因河豚中毒的患者,经积极抢救与护理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1995年5月12日,我院救治了11例误食河豚鱼中毒的病人。为了总结经验,现将急救与护理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1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在20~40岁之间,为市区无业游民,误食河豚鱼之肝、籽后而引起中毒(经毒物鉴定证实),从食入到就诊时间为0.5~1h以内就诊的5例,2~3h以内  相似文献   

4.
以急性呼吸衰竭为表现的11例河豚鱼中毒抢救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豚鱼中毒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 ,病死率较高 ,因而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已成为提高抢救成功率 ,降低病死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院地处东南沿海 ,每年都有发生河豚鱼中毒患者 ,尤其是重症中毒患者 ,来势凶猛 ,病情变化极快。本科自1 998年 1 2月~ 2 0 0 1年 1 2月共收治以急性呼吸衰竭为表现的1 1例河豚鱼中毒患者 ,抢救成功 6例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1例中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9~ 58岁 ,平均2 8岁 ,河豚鱼处理不当中毒 5例 ,误食河豚鱼籽 2例 ,河豚鱼干2例 ,炸河豚鱼肉 2例 ,进食至就诊时间最短 1h2 0…  相似文献   

5.
东莨菪碱抢救河豚鱼中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淑梅  藤军 《河北医学》2000,6(8):715-716
河豚鱼含有强烈的神经毒素 ,中毒者死亡率很高。我院近年来收治河豚鱼中毒患者 15例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选用东莨菪碱药物进行抢救 ,取得了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毒人数 15例 ,3例系来自青岛的游客误食 ,12例为无业游民 ,因检查河豚鱼籽或肝脏致中毒。其中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2 1~ 2 8岁 ,平均2 6.5岁。进食量 :2 5~ 50 g5例 ,50~ 10 0 g5例 ,10 0~150 g 4例 ,150~ 2 0 0 g 1例。潜伏期 :15~ 30 min 2例 ,30~ 60 min7例 ,1~ 2 h4例 ,2~ 4 h2例。1.2 临床表现 :15例患者均出现上腹不适、恶心…  相似文献   

6.
河豚鱼的内脏、血管、皮等均含有河豚毒素,不能食用,但因肉味鲜美仍有食河豚者。近年来我院使用以东莨菪碱为主的治疗方法抢救了32例急性河豚鱼中毒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氟乙酰胺是一种毒鼠药,是高效剧毒有机氟杀虫农药,无味,经消化道吸收后而引起中毒。氟乙酰胺进入人体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影响糖代谢。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反复抽搐,并逐渐加重进而昏迷,可引起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严重时呼吸抑制而死亡。我科于1998年3月~1999年10月共抢救29例,现将救治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9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1岁~81岁。儿童11例,均为制成毒饵后误食中毒;成人18例,误食中毒3例,自杀中毒15例…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9~ 5 8岁 ,平均 2 8岁。河豚鱼处理不当中毒 5例 ,误食河豚鱼籽 2例 ,河豚鱼干 2例 ,炸河豚鱼肉2例 ,进食至就诊时间最短 1小时 2 0分钟 ,最长 5小时 30分钟。临床表现 :11例患者除有一般河豚鱼中毒表现外 ,均有呼吸改变 ,口唇发绀 ,神志改变。其中 5例来院时已心肺骤停 ,6例合并休克。抢救治疗 :心肺骤停者马上予正规CPR治疗 ,待生命体征稳定即予留置胃管 ,留置胃管困难者予急诊胃造瘘 ,用 2 %碳酸氢钠洗胃 ,5 0 %硫酸钠导泻。其余病人均留置胃管 ,紧急气管插管后再洗胃、导泻 ,如病情恶化即予人工机…  相似文献   

9.
应用莨菪类药物治疗河豚鱼中毒12例,1例因中毒严重死亡,其余11例均痊愈出院。随访无后遗症。本文探讨莨菪类药物在河豚中毒抢救中应用的原理及剂量。  相似文献   

10.
应用莨菪类药物抢救河豚鱼中毒1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寿  徐志 《中级医刊》1995,30(7):21-21
应用莨菪类药物治疗河豚鱼中毒12例,1例因中毒严重死亡,其余11例均痊愈出院。随访无后遗症。本文探讨莨菪类药物在河豚中毒抢救中应用的原理及剂量。  相似文献   

11.
现就我院2005年8月30—31日收治误食河豚鱼干导致河豚毒素中毒3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娜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073-2074
目的探讨河豚鱼中毒的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6年4月收治的15例河豚鱼中毒的病例资料。结果15例均有恶心、呕吐,腹痛,口唇、舌尖、指端麻木,四肢乏力,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肝功能损害5例,心电图可见房室传导阻滞6例。1例于中毒后16h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结论目前河豚鱼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死亡率50%,死亡主要原因为脑干麻痹,导致呼吸循环衰竭。主张尽早清除毒物,应用维生素B1,B6,B12等以及士的宁注射治疗神经肌肉麻痹,有呼吸衰竭者尽快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13.
1995~1997年,我院共收治河豚鱼中毒病人1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东莨菪碱,取得较好疗效。其中4例重型河豚鱼中毒病人,抢救成功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中毒病人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1~28岁,平均24.5岁。...  相似文献   

14.
河豚鱼肉质鲜美,但内脏有剧毒。沿海居民因食河豚鱼中毒,屡见不鲜。中毒后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很高。我们遇到一例,中毒后自主呼吸停止68小时,抢救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王××、男性、29岁,渔民、住院号15953,于1981年6月9日上午约10时15分饮黄酒2两,同时食河豚鱼肝一块(约1两)。5—10分钟后即感口唇、肢端麻木,继之呕吐,语音低沉、周身软弱无力、步态蹒跚,即送至当地医院。患者11时25分不省人事,自主呼吸停止。立即行  相似文献   

15.
食用河豚中毒25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伟忠 《海南医学》2002,13(9):45-46
在我国沿海的河豚鱼有 70多种 ,其中常引起中毒的约有 9种 ,食用这种鱼常引起急性中毒 ,此类病例常有报道。我院急诊科在 1998~ 2 0 0 0年间共抢救河豚中毒 2 5例 ,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6例 ,女性 9例 ,平均年龄 2 3± 8(5~ 4 5岁 ) ,以上人员均为外来民工及其家属 ,食用后中毒发病时间为半小时至四小时不等。1 2 临床症状和体征 急性发病2 5例病人开始均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口唇、舌尖、指端麻木 ,其中腹泻 16例 ;全身无力、眼睑下垂 9例 ;吞咽困难、语言障碍 7例 ;四肢瘫痪、呼吸困难 6例、双瞳散大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emo pension,HP)-透析(Hemo dislysis,HD)串联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9例急性河豚鱼中毒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HP—HD串联治疗。结果 9例患者均治愈好转出院,治愈好转率100%。结论 HP—HD是抢救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安全、有效的方法,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7.
31例亚硝酸盐中毒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18~40岁27例,2~8岁4例。其中小餐馆误食中毒一起13例;个体宰杀户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使用引起全家中毒一起8例。误食后15~30分钟发病者25例,1~2小时发病者6例。发病急缓、症状轻重与误食亚硝酸盐多少有关。本组病例轻度中毒13例,中度14例,重度4例。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者28例;感上腹部疼痛者21例;口干、口苦者15例;头痛、头晕30例;心悸、胸闷26例;呼吸困难11例;口唇、面色紫绀31例,指趾端紫绀30例;血压下降2例;心率增快18例;神志不清,…  相似文献   

18.
杨玉梅 《吉林医学》2011,(5):1026-1026
目的:探讨河豚鱼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河豚鱼中毒患者采取催吐、洗胃等抢救措施,及时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并发症护理。结果:65例河豚鱼中毒患者经积极抢救与护理,临床治愈60例,好转3例,死亡2例。结论:河豚鱼中毒采取及时准确的急救措施和有效的护理能降低中毒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河豚鱼是一种海洋鱼类,河豚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河豚毒素进入人体后可抑制神经细胞膜对Na离子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神经麻痹.潜伏期一般为0.5~3h,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初期面部潮红,头痛,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感觉神经麻痹,如嘴唇、舌体、手指麻木、刺痛,然后出现运动神经症状,如手、臂、腿等处肌肉无力,运动艰难,身体摇摆,舌头麻木,语言不清,甚至因全身麻木而瘫痪.严重者可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困难,以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2011年10月,我科收进一例食用河豚鱼中毒的患者,经尽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织纹螺(Nassarillssp)味美、肉鲜,沿海居民喜食,但时有中毒发生。一旦中毒,发病急,中毒症状严重,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沿海居民的身心健康。现将作者的抢救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2例织纹螺中毒患者,男17例,女25例;年龄4~45岁,平均年龄25岁。轻度中毒11例,中度中毒16例,重度中毒15例。1.2 诊断 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食用织纹螺史,轻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中度中毒表现为周身乏力,口唇、指(趾)端麻木,头晕、嗜睡,步态不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