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科病人大多由意外事故急诊入院,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及相关的疾病知识,而且病人年龄跨度大,多需卧床休息或有自理能力下降,住院期间需协助其生活护理及培养自理能力又由于骨科的病种多,手术方案不一,特别是近年来新技术、新器械的应用层出不穷,因此针对这些特点,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相结合,从病人入院至出院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增加了疗效提高了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及康复锻炼技巧.基础护理工作对骨科病人尤为重要,通过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全体护士进一步提高了对骨科老年病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骨科住院病人进行了全程监控,通过及时有效的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使基础护理合格率上升,达到了满意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不同于其它科病人,由于创伤、多发骨折、复合伤、截瘫病人,加之老年病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因疼痛原因限制,给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易发生并发症,因此我院从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了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上升,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骨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的护理特殊性,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8年全年收住院骨科老年病人,针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状态及老年骨科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重点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生活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116例骨科老年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除4例死于原发病外,其余11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掌握老年骨科病人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老年人骨科病人康复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病人的护理特点,以提高护理质。方法:对我料126例老年骨科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重点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生活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126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除5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抢救外,121例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掌握老年骨科病人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手术质量及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浅谈骨科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心身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范围逐渐扩展到对人全部生命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健康问题的照顾,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在骨科从事护理工作多年,体会到对骨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骨科病人除少数上肢骨折外,大部分需卧硬板床(如骨折病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等),且卧床时间较长,精神上往往感到苦闷,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作为骨科护士,除做好正常的护理工作外,要抓住时机,以高昂的工作热情、文明的语言及微笑的面容对骨科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能让病人感到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我科对80例骨科老年患者护理经验;结果:80例老年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护士通过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生活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骨科卧床患者的自我护理需求和护士的认知程度,以指导护理工作。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20例骨科卧床患者和40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骨科卧床患者由于自理能力缺陷出现了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患者与护士除了在"病人渴望知道自我护理知识"和"病人在卧床期间希望主动参与护理"的观点上存在差异,二者在其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护士可以通过正确运用Orem自理理论,更好地帮助骨科卧床患者提高自理能力,进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的重要性及特殊性,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特别是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生活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证明针对188例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的发生,除4例死于患者的原发病外,其余18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掌握老年骨科病人的特点和特殊性,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老年骨科患者康复的最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护理的特殊性,以提高质量。方法:对我院收住院老年骨科病人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老年骨科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重点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生活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268例老年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除2例死于原发病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老年骨科病人康复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9.
<正>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即使轻微的外伤都可引起骨折。由于老年人全身各系统生理功能老化,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一些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而加重了护理的难度。护理得当与否又关系到病人的预后,我院通过对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科学护理,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取得较好护理效果,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重点应护理以下内容。1 心理护理 股骨颈骨折后需长期卧床,病人难以适应,加之并存疾病的折磨,病人具有多种不同心理状态。易产生恐惧、悲观、焦虑、脾气爆躁或沉默不语。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康复而有疑虑,致使精神处于极端的紧张之中.使  相似文献   

10.
靳立巾  石娜  张玲  马文静 《河北中医》2011,33(1):119-121
目的 观察运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加强护士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应急能力培训.结果 经过CQI,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结论 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术后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李芳 《中医临床研究》2014,(23):131-133
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整理回顾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完整病历54例,在患者手术期前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并在护理全程监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这5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过程中,病人都能积极认真的配合诊治和护理,在治疗和护理期间,52例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临床并发症。这5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愈出院后大部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提高,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心态良好。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前后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前后的临床并发症,可明显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和水平,改善患者的基础生活质量,为患者提高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造福患者及其家庭。  相似文献   

12.
整体护理模式对骨科病区的运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 ,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护士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取得病人的合作 ,以便及时、准确、有效地完成各种治疗计划 ,并及时了解与解决病人的心理反应 ,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即病人入院到出院 ,出院后康复保健的指导等。骰骨颈骨折病人是骨科病区的疑难病之一 ,除了外伤骨折以外易发生于老年人 ,而且不易愈合 ,卧床时间也长 ,易产生焦虑或恐惧心理 ,并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 ,所以本病的护理是十分重要。1 临床资料我所从 1999年 1月开设骨科病区 ,共收治各种各样的骨折病人约 16 0 0名 ,其中老年性骰骨颈骨折病人 12 0余名 ,从开展整体护理模式以来收治的 4 0例 ,比较以往的传统功能制护理总结如下。病人年龄 4 9~ 75岁 ,平均年龄 6 2岁 ;男性 18例 ,女性 2 2例 ;病程达 6~ 8周。2 护理措施2 .1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是护理骨科病人的关键 ,尤其是老年性骰骨颈骨折病人 ,因他们对疾病、对家庭、对社会缺乏信心 ,而且老年性缺钙所致不易愈合 ,再加失去自理能力等等心理障碍 ,所以首先给病人介绍医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51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成观察组260例与对照组25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将自理模式贯穿于常规护理的全过程,提供完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支持教育,满足不同病情患者对护理的需要。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的知晓率、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压疮、肺部感染、髋关节脱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将自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机体康复,提高生存质量,还能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4.
万敏聪  杨萍  蒋斌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80-180
在骨科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遇到一些老年骨伤患者,尤其是高龄的骨伤病人,且常多为髋部骨折,胸腰椎骨折,由于其常多合并多种基础内科疾病,加之因创伤打击等产生应激反应,使原有内科疾病加重并时常产生多种并发症,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控制原有内科疾病,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提高骨科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病人的特点、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临床观察280例(男98例,女182例),年龄65~93岁。结果:老年骨折病人特点:①心理障碍和精神改变。②并发症多,病情复杂。结论:对老年骨折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刘燕  李艳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168-169
目的:探讨一种适宜临床开展并能达到和谐医患关系、减少投诉、改善护士职业形象的护理工作模式。方法:在内科9个病区实施: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程有声护理"的工作模式,全员参与,并建立质量标准与考评细则。结果:"全程有声护理"实施1年来,无1例直接护理投诉,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4%上升至98%,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也由88.9%上升至96%。结论:"全程有声护理"是一种容易推广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它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明显减少了护理相关投诉,提升了护士的职业形象,护士的职业自豪感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骨折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251名骨折病人采取全程健康教育,入院时,住院时、出院时,结果:通过对251名骨折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所有骨折病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解除了思想顾虑,了解痰病及治疗相关知识,焦虑感减轻.增强护患关系,提高遵医行为,提高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结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健康教育方式,对骨折病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 6 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严重变形等疾患的常用方法。其疗效的好坏除与手术技术有关外 ,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密切相关。自 1990~ 1998年 ,我院骨科共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46 2例。由于加强术前术后护理 ,取得满意疗效。现结合临床实践 ,浅谈护理体会如下。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 病人入院后分管护士应热情接待 ,主动介绍病区环境、管床医生 ,消除陌生感 ,密切护患关系。并向家属说明手术目的、手术过程及预后情况 ,增强治疗信心。1.2 术前训练 护士应指导病人做屈伸踝关节和足趾关活动节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骨科自2015年3月起对护士实施分层分组管理,采用满意度量表和工作评价表对实施前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分层分组管理后,专业技术考试、危重患者护理措施、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合格率分别达到100.00%、97.47%、95.45%和100.00%,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及基础护理的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及岗位薪酬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医生对护士的评价和护理人员工作胜任度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士分层分组管理用于骨科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模式与骨科常规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为优化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将142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2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并统计2组患者骨骼愈合情况、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FIM评分均明显提高(P 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骨折愈合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优化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骨折术后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促进骨骼愈合,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