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胸闷、冷汗1周入院。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8次/min。作阿托品试验(附图),试验前为窦性心律,心率48次/min。静注阿托品1mg后Ⅱ导联即刻心率增至75次/min,ST 段弓背向下抬高0.3mV,且 P 波由直立转为倒置,P-R>0.20s。尔后,虽心率逐渐减慢至68次/min,但 ST 段抬高达0.4—1.0mV,并与 T 波的升肢融合成单向曲线。4min 时心率72次/min,ST 段抬高下降至0.15mV,T 波低平,且 P 波由倒置转为直立。7-15min 心率72次/min,ST-T 恢复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2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性心悸3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且多数能自行缓解.发作时伴有胸痛、心悸、气促、全身无力.患者强调有家族史,父亲及兄弟3人均有此现象(因不居住本地,无法证实).多次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正常.患者于2008年10月9日在工作时再次发作来本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血压130/80mmHg,心率200次/分,心律规整,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心界不大.心电图(图1)示: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6s,心率209次/分,心律整齐,心电轴右偏+105°.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46岁.活动后胸闷、气短3个月来院就诊.体检:BP 115 / 68mmHg.心界不大,心率80次 / 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图正常(图略).行平板运动试验,按Bruce分级运动方案,次极限目标心率为149次 / min,运动至Ⅲ级时患者自觉胸闷、气短,当时心率149次 / min,心电监测示T波高大.随即终止运动,记录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143次 / min,T波Ⅱ、Ⅲ、aVF、V3~V5高耸,ST段Ⅱ、Ⅲ、aVF J点抬高0.1mV(箭头示).观察至6min症状缓解,心电图(图1B)示高耸的T波电压明显下降,V5、V6 ST段呈下斜型压低<0.1mV.平板运动试验结论为阳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旋支高度狭窄.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男性,64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0余年,伴发作性头晕、黑矇2月,于1987年2月3日就诊。体检:血压17.3/12.0kPa(130/90mmHg)。心率88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无特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附图上行为卧位时心电图,示窦性心率79次/分,P—R间期0.18s,后继QRS波群及ST—T无明显异常;中行为坐位时心电图,示窦性心率93次/分,P—R间期呈现0.16s与0.10s两种,0.16s者后继QRS波群正常(aVR、V_5  相似文献   

5.
例1 患者女性,52岁.因间断心悸1月,劳力性胸闷、胸痛10d余,加重2d入院.查体:体温36℃,呼吸20次/分,血压140/100mmHg,心率64次/分.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无特殊.临床诊断:①冠心病;②不稳定型心绞痛;③高血压病1级.入院后24h动态心电图CM5导联(图1)示:17:10时见ST段开始弓背型抬高,患者诉胸痛,心率70次/分;2min后见ST段明显抬高呈斜直型并与R波降支融为一体形似巨大R波伴T波倒置,心率降至55次/分;随后ST段开始回落,约15s后恢复至等电位线水平,此时患者胸痛缓解,心率60次/分.急转CCU进一步治疗,于一周后行CABG术.  相似文献   

6.
Brugada波1例     
患者男,44岁.心慌气短,胸前不适月余就诊.查体血压120/80mmHg,彩色多普勒心脏B超结果正常,血脂血糖在正常范围,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5次/分,QRS间期0.09s,QT间期0.34s,平均心电轴+52°,ST-T在正常范围,V1、V2导联呈RS型,ST段呈下斜型抬高,T波倒置,QRS波终末与抬高的ST段融合,呈右束支阻滞图型,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Brugada波.随访心电图未见变化,无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7.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 ,35岁。以反复心悸 2年加重 1个月为主诉入院。曾因有偷停感于当地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频发室早 ,未系统治疗。近 1个月发作 3次心悸 ,呈突发骤止 ,每次持续 3~ 5min可自行缓解 ,最长一次持续 2h缓解 ,当地心电图疑诊室上性心动过速为进一步行介入治疗来我院。查体 :血压110 / 80mmHg ,脉搏 80次 /min ,呼吸 16次 /min ,双肺呼吸音正常 ,心界不大 ,心率 80次 /min ,律齐 ,未闻及杂音 ,双下肢无浮肿。入院时心电图正常 ,发作时心电图示宽QRS波心动过速 ,心率 2 0 0次 /min ,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不大 ,心功能正常。择…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6岁。有冠心病家族史,因劳累及饮酒后胸闷、胸痛,来院就诊。窦性心律,心率73次/min,大致正常心电图。以可疑冠心病,于2000年1月3日行心电图活动平板检查。运动前心电图ST-T无异常。运动1级(3min)心率达110次/min,ST-T仍无明显异常,运动2级(6min)心率达135次/min,ST-T无明显异常,运动3级(9min)心率达158次/min。此时已达设置心率。患者出现胸闷、胸痛,此  相似文献   

9.
1 心电资料 患者男,31岁。因反复发作心悸、胸闷而入院。既往曾有心动过速史,每于体力活动时更易发作。一般情况好,心率75次/min,规则,无病理性杂音。心脏摄片及心超结果正常。其它实验检查亦属正常。常规心电图正常,于某次跑步上楼时又出现心悸胸闷,当即描记心电图图示心动过速。心电图示:P波正向,QRS呈Rs型,P-R间期0.12s,T波直立,Q-T间期正常,为正常窦性心律。惟R-R间距不等,以上行为例R-R间距逐渐缩短从79ms-73ms-69ms,嗣后诱发心动过速。QRS波仍呈Rs型,振幅略低,上行心动过速的R_1与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3岁.因反复心悸来我院就诊.患者近几月内心悸发作2次,每次发作时神智清楚,四肢无力,休息30min后能自行缓解.为了解心悸是否与运动相关,故行平板运动试验.卧位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运动前血压为124/85mmHg,心率90次/分.运动中未见明显ST段改变,运动至6min30s时心电图出现宽QRS心动过速(图1B),患者诉心悸不适,立即终止运动.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7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昏、晕倒2次后来我院就诊,查体温37℃,呼吸21次/min,脉搏87次/min,血压14/8kpa,作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采用Brace方案进行。运动前作常规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略)。当运动到3级、8min51s,心率156次/min时(图A)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0.8-0.9mV,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为典型急性损伤型心电图改变图形,Ⅰ、aVL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3mV。V_4、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9岁,因"反复胸闷、胸痛1年多"于2016年5月20日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患者入院前1年活动后胸闷、胸痛,经休息可缓解,后反复发作,每次经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入院后血常规、生化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6次/min,Ⅰ、Ⅱ、Ⅲ、aV L、aV F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V_2~V_6导联ST段压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51岁。胸闷2年,胸骨后阵发性疼痛2月,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休息后可缓解,伴气短、心悸,加重1天。24h动态心电图诊断为ST-T改变,未给特殊治疗,于2天后夜间突然猝死。此图为3通道24h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各导P-QRS-T顺序发生,房率81次/min。图1:P波在CM5、aVF导联直立,CM1倒置。QRS波:CM5呈qRs型,R波逐渐变低,是QRS波心电阶梯现象,aVF导联呈Rs型,CM1呈QS型。ST段:无明显偏移。T波:CM5、aVF导联正立,CM1倒置(图略)。P波:CM5、aVF导联直立,CM1倒置,P-R间期0·19s。QRS波:CM5、aVF导联呈qRs型,R波电压明显增高,C…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23岁.因反复突发性胸闷、心悸1年,再发3天入院.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h~1周.体检:BP12/7kPa(90/53mmHg),心界不大,心率16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示心脏无异常.心电图(图1左)示:P波与QRS波群各自按其自身频率出现,心房率107次/min,心室率167次/min,QRS波群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QRS时间0.12s,心电轴:-75°.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快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00mg,当注射至75mg时,呈窦性心律伴室性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5岁。阵发性心悸数月。体格检查血压正常,心脏无异常体征发现。未发作时常规同步12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06次/min,PR间期0.11s,QRs 0.07s,QT间期0.32s,ST-T正常,未见δ波,提示L-G-L综合征。在室上速发作时,应用第一军医大学心电中心研制的ML2000 24导全同步心电图仪进行检查,QRS波不宽,为0.08s,个别导联隐约可见逆行P波,而与之全同步的头胸导联在多数导联可见逆行P波,以HV_1-HV_4及HV_(3R)导联更为明显,见图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2岁3个月,误服地高辛4粒(0.25 mg/粒),10余分钟后开始频繁呕吐,2h后急送我院,以地高辛中毒收治人院.入院查体:面色苍白,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体质量15 kg,神志清楚,既往无心、肝、肾等相关病史.人院后急查心电图(图1),心率128次/min,PR 0.18 s,QT间期0.27 s,STv3段约为0.04s,其余导联ST段不清;V1-4T波倒置,V5-6T波直立;人院9h的心电图示(图2):Ⅰ度至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误服地高辛22h时的心电图示(图3):心率122次/min,各导联ST-T融合,Ⅰ、Ⅱ、Ⅲ、aVF、V3-6ST-T呈弓背向上型,V1 -2T波倒置且明显缩窄,房室传导阻滞消失.入院45 h后患儿心率降至52~75次/min,呈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可见频发交界性逸博及交界性逸博心律,觉醒或哭闹时心率75次/min,未见交界性逸博.人院第4天心电图示J点明显,ST段0.04 -0.06s,T波形态、时间恢复正常(图4).患儿人院后其他检查:3月5日查肌酸激酶455U/L,乳酸脱氢酶252.6U/L,其余正常,至中毒后3月时心肌酶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50岁。因阵发性胸闷,气短半月余,于1983年9月29日来院就诊,描记心电图,诊断为左前分支阻滞及前间壁心肌梗塞而入院治疗。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SGOT正常。图1(为就诊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56次/min,心电轴-35°,PR间期0.18s,QRS波0.09s,1、V_(4~(?))呈Rs型,aVL呈qR型,Ⅱ、Ⅲ、aVF呈rS型,V_1呈QR型,V_2呈qrS型,V_3呈qRs型。诊断:1.窦性心动过缓;2.左前分支阻滞;3.前间壁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6岁。反复发作性心悸、胸闷2年,加重1月。体检 T:36.2℃,BP:113/75mmHg,心率80次/min,偶闻早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心悸原因待查,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示:P波规则出现,心率为79~81次/min,正常心搏时P-R间期为0.18s,间位性室早后的P-R缩短为0.12s,QRS起始部可见明显的“δ”波,  相似文献   

19.
柳琼 《心电学杂志》1998,17(2):103-103
患者男,42岁。因心悸、晕厥反复发作1天于1996年1月21日入院。心电图(附图A)及食管心电图(附图B)示室性心动过速。给予225J同步电复律,室性心动过速消失(图略),转为窦性心律(88次/min),ST-T改变,病情稳定出院。1997年1月5日,患者因发作性心悸、胸闷7h再次入院。血压、脉搏测不到,心率180次/min,律齐。两肺呼吸音粗,神志清楚。心电图示:各导联QRS波群与初发室性心动过速之QRS波群形态相同,心率200次/min。经2次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后,室性心动过速仍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31岁.无明显诱因胸闷3年余,加重伴胸骨下区短暂隐痛3天入院.既往多次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表现.家族中其母35岁时即诊断“冠心病”,其兄19岁时死于“心肌梗塞”.入院后多次静息心电图检查均为下壁心肌缺血.24h DCG MV_5导联ST段持续水平下移0.05mV,T波倒置或低平.潘生丁试验阳性并诱发心绞痛静注氨茶碱后缓解.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血脂、胃及十二指肠钡餐检查均正常.临床拟诊“冠心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选用运动负荷递增较缓的Modified Bruce方案,运动至16min37s达最大预期心率193次/分患者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