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比较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205例胫骨干骨折,将其分成加压钢板组141例,交锁髓内钉组64例,加压钢板组中有30例为开放性骨折,其他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治疗后对2组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对205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加压钢板组出现钢板断裂5例,感染6例,骨不连3例,踝关节及膝关节僵硬20例,较多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而交锁髓内钉组无上述并发症.结论 与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相比,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带锁髓内钉辅助侧方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方法对9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保留原有带锁髓内钉基础上辅助侧方钢板内定加植骨治疗。结果 9例随访10~22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辅助侧方钢板加植骨,具有固定稳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陈玉彬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1):1631-163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数生成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骨折近期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短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好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治9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交锁髓内钉治疗47例,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4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93例患者均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1个月。交锁髓内钉组优良率为87.2%,明显高于加压钢板组7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负重时间均明显低于加压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加压钢板组(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治疗胫腓骨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三种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方法治疗效果。方法三组患者,一组普通钢板内固定(17例);一组加压钢板内固定(58例);另一组分叉式交锁髓内钉内固定(18例)。结果交锁髓内钉组骨愈合率高于钢板内固定组,桡神经损伤低于钢板内固定组。认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人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采用回归线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成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固定组50例和钢板内固定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等。结果与钢板内固定组相比,交锁髓内钉固定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少、平均住院天数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固定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钢板内固定组(86%),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成年人股骨干骨折相比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下肢长骨骨折不同固定方法后的骨愈合情况,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勃利县人民医院2003年9月~2008年9月,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66例与同期钢板固定68例的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带锁髓内钉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中远段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0例患者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髓内钉组优良率显著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髓内钉组骨痂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愈合早、骨折愈合优良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逯亚敏 《河北医药》2013,35(8):1183-1184
目的对比分析钢板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髓内钉组75例,钢板组36例。29例病例同时固定腓骨骨折。对111例患者平均24个月(12~84个月)后的骨折愈合情况以及二次手术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5例发生骨髓炎,其中髓内钉组4例,钢板组1例。髓内钉组9例发生延迟愈合或骨不连,钢板组1例骨不连(P=0.10)。腓骨骨折固定后骨不连最常见(14%versus2.6%,P=0.04)。髓内钉组22例,钢板组2例(P=0.003)发生5度对线不正。8例患者发生大于10度的畸形愈合。Valgus是最常见的畸形(n=16)。结论钢板和带锁髓内钉都可以成功的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但是延迟愈合,畸形愈合以及骨不连更多发生在带锁髓内钉固定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4例采用患者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踝关节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而采用交锁髓内钉的患者,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更加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钟辉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83-2485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四肢长骨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中145处骨折采用可膨胀髓内钉、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法、钢板内固定法、外固定支架法、人工关节置换等方法进行单独或联合手术治疗。结果76例患者随访6~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12个月。145处骨折中,骨愈合122处(86.2%),骨不连8处(5.5%),畸形愈合12例(8.3%)。平均骨折愈合时间:闭合性骨折(5.5±1.5)个月,开放性骨折(6.8±1.2)个月。可膨胀髓内钉只发生1例畸形愈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只有2例发生骨不连和畸形愈合;其骨不连和畸形愈合的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外固定支架组和钢板内固定组(P〈0.05);外固定支架组骨折愈合率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但其对邻近关节活动影响远远大于锁髓内钉内固定组和钢板内固定组(P〈0.05)。结论四肢长骨多段严重性骨折治疗方法目前无统一标准,手术应根据具体伤情选用不同治疗方法。可膨胀髓内钉以及带锁髓内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内固定材料,治疗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在四肢长骨多段严重性骨折的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2例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的四肢骨干骨折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临床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患肢功能和邻近关节活动接近正常,所有病例均在术后1年内取出髓内钉.全部病例术后无感染、骨不连、骨骺损伤、畸形愈合.结论 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骨干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软组织损伤小、患者康复快的优点,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髓内钉治疗胫骨非感染性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非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从初次受伤到髓内钉内固定的时间为7月-3年(平均16月)。包括外固定支架4例,钢板固定5例,髓内钉内固定5例,石膏固定2例。这组病例中胫骨近端骨折3例,中段骨折9例,远端骨折3例,1例有节段性骨缺损,4例开始为开放性骨折,GastioⅠ1例,GastioⅡ2例,GastioⅢ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尽可能采用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所有病例在8月内全部骨性愈合。结论扩髓交锁髓内钉技术对于胫骨非感染性骨不愈合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78例青少年肱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术后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骨折愈合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3.69±18.53) ml、手术切口长度(2.51±0.53) cm、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10±1.52)周、手术时间(60.36±11.59)d及住院时间(8.31±2.64)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肩关节中重度疼痛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肱骨干骨折创伤小,术后肩关节疼痛程度低,可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临床应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与AO钢板在治疗胫骨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70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32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B组38例采用AO钢板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痂出现时间,下肢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胫骨骨折,疗效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痂出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防旋性能好,内固定牢固;主钉位于长骨中线,符合生物力学;手术创伤小,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了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尺桡骨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治愈率、治愈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解剖复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功能复位。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分析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入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5%,;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0%,而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而且安全性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总结10来年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316例,其中骨折不愈合24例,通过锁定加压钢板(LcP)重新内固定后完全愈合。结果所有24例不愈合的患者将髓内钉取出,重新使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后得到完全愈合,1例需植骨。结论交锁髓内钉术后发生骨不愈合的原因很多,骨不愈合后使用锁定加压钢板重新内固定,固定牢固,断端充分加压,血运破坏少,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置入治疗,另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加压钢板置入治疗,对其疗效、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锁髓内钉组优良率(87.5%)显著高于加压钢板组(72.5%)。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68.4±7.6)min和术中出血量(182.7±16.4)mL明显低于加压钢板组的(96.2±10.5)min和(182.7±16.4)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加压钢板组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交锁髓内钉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加压钢板组(20%)。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