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不同时间联用华法林治疗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92例肺栓塞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6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3d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研究组46例患者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的同时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达标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8.26%)(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 0.05),研究组患者INR稳定达标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的同时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有效缩短INR稳定达标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对提高肺栓塞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别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或华法林治疗肺栓塞(P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1例,A组联合使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B组仅联合使用尿激酶和华法林,C组仅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48%分别高于B组和C组的71.43%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内注药24h后3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对肝素和尿激酶治疗耐受良好,无胸痛和畏寒发热发生,均未增加胸腔内出血的发生率。结论联合使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PE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对髋膝关节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髋膝关节手术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两组患者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基础上分别应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进行口服治疗,比较两种药物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华法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0%,低于阿司匹林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发生下肢水肿5例,肺栓塞2例,肝肾功能异常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华法林组发生下肢水肿3例,肺栓塞1例,肝肾功能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膝关节手术患者,与阿司匹林相比,华法林可起到更好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作用,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肺栓塞与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确诊的62例肺栓塞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肝素与华法林的联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3.5%、82.6%、80.8%,而对照组为77.4%、47.6%、53.8%,实验组症状缓解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愈、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7例、12例、2例,而对照组为12例、10例、9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对于肺栓塞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研究组运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联合抗凝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治疗3d、1周后的数据分别进行记录,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3d后的心率、呼吸频率略低于对照组(P 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略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的心率、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相对于常规的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方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联合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方式在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方面的治疗上疗效显著,且具有治疗时间短、见效快、安全性高的优势,在次大面积肺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溶栓和抗凝方案治疗肺栓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尿激酶溶栓方案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案治疗肺栓塞疗效的评价。方法:收集41名肺栓塞患者治疗资料,回顾性分析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缓解率以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等。结果:与抗凝治疗组相比,溶栓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咳血和紫绀缓解率均高于抗凝治疗组(P〈0.1),治疗有效率高于抗凝治疗组(P〈0.05)。结论:依本次实验结果可认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华法林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8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华法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1%(27/34),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WTBZ<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2及HR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PaO2、PaCO2显著高于对照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华法林能有效的改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29例胸部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对照组不给予;观察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塞、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胸部肿瘤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联用雷米普利与单用低分子肝素、雷米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228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6例。Ⅰ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500~5000 IU/d,Ⅱ组口服雷米普利5 mg/d,Ⅲ组联合使用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和雷米普利。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凝血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三组24 h-微量总蛋白(MTP)、β2-微球蛋白(M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Ⅲ组较Ⅰ、Ⅱ组24 h-MTP、β2-M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纤维蛋白原(FI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Ⅲ组较Ⅰ、Ⅱ组FIB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Ⅲ组较Ⅰ、Ⅱ组APTT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血肌酐(S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Ⅲ组较Ⅰ、Ⅱ组SC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血尿素氮(BU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Ⅲ组较Ⅰ组BUN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Ⅱ组BUN有降低的趋势。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雷米普利较单用低分子肝素或雷米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分别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或华法林治疗肺栓塞(P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1例,A组联合使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B组仅联合使用尿激酶和华法林,C组仅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48%分别高于B组和C组的71.43%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内注药24h后3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对肝素和尿激酶治疗耐受良好,无胸痛和畏寒发热发生,均未增加胸腔内出血的发生率.结论 联合使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PE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推广作指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aO2、PaCO2,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26例(使用低分子肝素),对照组23例(使用普通肝素),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15%,对照组91.3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3.85%,对照组8.70%(P>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9.4±1.2)d,对照组(15.3±2.9)d(P<0.05);平均费用:观察组(3642.6±592.1)元,对照组(5483.7±628.6)元(P<0.05)。结论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不良反应相似,但是运用低分子肝素患者其治疗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低分子肝素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肺栓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肺栓塞患者13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观察组65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华法林治疗,采用MRC评分评定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D-二聚体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因子活性、MRC评分均显著降低,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D-二聚体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因子活性、MR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是治疗肺栓塞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和呼吸困难程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吴涛  李雪峰  段玉静 《中国医药》2012,7(9):1072-1073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法舒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各23例.法舒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1 mg/kg皮下注射,1次/12 h,第8天起加用华法林,第11天停用低分子肝素,总疗程3~6个月;同时应用盐酸法舒地尔30 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8 h,连续应用14 d.普通肝素组给予普通肝素首剂80 IU/kg静脉注射,然后以18 IU/(kg·h)的剂量静脉泵入,第8天起加用华法林,第11天停用普通肝素.在抗凝过程中,分别观察2组患者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APT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气分析( ABG)、肺核素通气/灌注扫描(V/Q)、CT肺动脉造影( CTPA)等情况,对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的结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法舒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组治愈14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无效和恶化患者,总有效率100.0%.普通肝素组治愈9例,显效3例,好转5例,无效5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73.9%.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结论 法舒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入院的脓毒症患者40例,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7d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脓毒症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淋巴细胞的变化,同时统计患者APACHEⅡ评分、28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变化情况及与APACHEⅡ评分及28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随积极治疗后逐步升高,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低分子肝素组APACHEⅡ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改变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分子肝素组患者住ICU时间、病死率均比对照组低,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脓毒症患者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28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但无统计学差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Jiangxi Province 33000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缬沙坦、硝酸甘油治疗的效果。方法:116例高血压病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利尿、硝酸甘油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缬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d后的临床疗效、运动耐量、B类利钠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优于对照组79.31%(P〈0.05);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BNP和LVE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缬沙坦、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病伴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射血分数,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华法林假日疗法对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江苏省镇江市中医院2009年1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38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20)和华法林假日疗法治疗组(观察组,n=18),观察两组患者为期12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血栓等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间无显著差异(5.6%:5%,P&gt;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5.6%:20%,P<0.05),对照组由于未监测INR发生1例出血性死亡事件。结论:观察组患者栓塞风险未增加,出血风险发生率较低,价格便宜且不需要频繁监测INR,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朱翔 《中国医药指南》2014,(11):23+25-23,2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采取阿司匹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观察组减少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但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