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前的SAS为(31.09±5.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6±6.7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对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效果较好,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接受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肺癌手术患者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心理护理措施。实验组接受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术后自主运动、肺复张情况以及胸管拔管时间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前焦虑值为(46.85±5.20),术后自主运动时间为(92.57±17.92)d,胸管拔管时间为(9.52±1.2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57、7.72、11.84,均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方法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程度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本院外科诊治的3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每组各150例,对两组术前1h心理状态,以及干预后焦虑(SDS评分)、抑郁评分(SAS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治疗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手术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张燕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161-16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方法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2例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接受心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39例(常规的术前访视)测定其术前焦虑、心率、血压以及术后恢复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手术前晚心率,收缩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状况改善明显(P〈0.05)。结论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方法在缓解患者术前焦虑、促进术后身体恢复等方面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陶子瑜 《中国基层医药》2014,(24):3839-3840
目的:观察术前心理护理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焦虑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特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13.1±3.5)分,优于对照组的(20.7±4.2)分(t=6.2,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及焦虑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减轻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焦虑,对血压、心率控制起到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_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154例,随机分成心理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每组77例。比较护理结果。结果心理护理组显效46例(59.74%),有效24例(31.17%),无效7例(9.09%),总有效率90.91%。普通护理组显效3l(40.26%),有效23(29.87%),无效23例(29.87%)总有效率70.13%。心理护理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实施使大多数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摆脱了紧张、焦虑甚至绝望的情绪,使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在治疗护理中显效的比例和总有效率都有所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杜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308-1309
目的:探讨门诊患者心理状态。如何对个体作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随即抽取将实施门诊手术的1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实验组80例实施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对照组80例实施常规护理。结果:160例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实验组在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防止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及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通过术前心理状态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手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芽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334-1334
目的评价常规护理联用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64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心理干预程序。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总满意率观察组为25例(7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例(47%)(χ^2=6.6667,P〈0.01)。结论常规护理联用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围术期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耐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侠 《哈尔滨医药》2009,29(4):85-85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病人术前心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5例择期手术开胸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按常规术前准备及护理,心理干预组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记录术后2、6、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6、24h疼痛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患者术前给与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焦虑,从而减轻开胸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将4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附加良好的护患沟通、认知干预、社会支持等综合心理护理,同时比较2组患者血压、心率及焦虑的变化,从而观察综合心理护理对乳腺患者术前焦虑的缓解作用。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试验组血压、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入院时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HAMA评分(12.9±3.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1.5±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病患的术前焦虑心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值较干预前降低,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组间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状态,有利于手术治疗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李阳 《首都医药》2014,(24):178-178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普外择期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普外择期手术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心理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表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比较护理研究,观察组在恐惧焦虑、心率变化、术前血压、整体护理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恐惧以及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215例初产妇实施全程心理护理,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对产科门诊预约的215例初产妇(观察组)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孕期教育、孕妇入院后教育、人产房后的一对一服务模式等,随机抽取同期普通护理分娩的初产妇20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初产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了顺产率(70%),缩短了产程时间(6.13±0.65h),有效地控制了剖宫产率(14%)、产后出血量(150.9±20.4m1)和新生儿窒息率(0)。结论实施有效的全程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积极的影响,能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时间,有效地降低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心理干预治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寻找老年高血压护理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老年高血压的5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54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干预组,心理干预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效果。结果心理干预组2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9例显效,7例有效,仅l例无效,总治愈率为96.3%。常规护理组27例患者护理治疗后,14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总治愈率为81.3%。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消除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心理,提高了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对心肌梗塞药物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接受药物支架植入术的心肌梗塞患者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12例药物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介入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传统介入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抑郁状态、血压、心率等手术前后的差异。结果实验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在药物支架植入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SDS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心率、血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心率、血压术前术后无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药物支架患者抑郁心理状态。有助于控制血压与心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评价及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5.9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1.63%),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8%)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5.7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评价及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还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精神压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并对冠心病失眠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为冠心病失眠患者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冠心病失眠患者24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20例,男女比例1:1,两组均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分析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并对患者主观评价睡眠质量进行分析、记录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和睡眠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240例患者中,影响睡眠的因素中从高到低分别为占心理因素31.3%(75/240)、社会因素26.7%(64/240)、环境因素17.5%(42/240)、疾病因素16.3%(39/240)以及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占8.3%(20/240)。干预组睡眠质量主观评价感觉很好和好分别为32.5%(39/120)和42.5%(51/120),对照组分别为22.5%(27/120)和31.7%(38/12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7.8、140.5,均P〈0.05);而干预组睡眠质量主观评价感觉差的为10.8%(13/120),低于对照组的27.5%(33/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6,P〈0.05);干预组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和觉醒次数分别为(22.7±2.6)min、(6.4±1.0)h和(4.4±0.5)次,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2.3、2.6,均P〈0.05)。结论影响冠心病患者失眠的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  相似文献   

18.
刘锦霞 《安徽医药》2013,(11):2002-20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均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护理后采用简单健康调查量表(SF-36)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比。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刘丽红 《河北医药》2016,(8):1275-1277
目的:探讨术前医学心理干预对全麻老年患者的苏醒期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生命体征和躁动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普外科、胸外科、骨科老年患者,拟行全麻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择期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术前1 d,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并与其进行医学心理交流,包括认知疗法、心理暗示法、示范脱敏法等,安排术后患者与其进行交流,讲解亲身经历和体验,增强患者战胜焦虑、恐惧的信心;并教会患者配合气管拔管方法,平静呼吸,听指令性动作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和术后护理。分别记录患者全麻苏醒期的生命体征、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躁动例数。结果全麻停药后,治疗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苏醒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哌.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后恢复评分(Aldrete)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术前进行医学心理干预,实施医学心理交流,与患者进行倾心交谈,可有效缩短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减少躁动的发生,提高全身麻醉患者的围手术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国娟 《黑龙江医药》2009,22(4):581-58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通常具有恐惧、焦虑、悲观的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对消除或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有明显效果,其对促进乳腺癌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65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通过心理护理显效51例,占78.5%;有效8例,占12.3%;无效6例。占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