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新生儿腹腔镜手术30例,先予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行气管插管,术中微量泵注入异丙酚、维库溴胺,静注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监测HR、MAP、CVP、Paw、PETCO2、PaCO2、PaO2、血气电解质和体温。以观察人工气腹后各项结果的变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节呼吸参数和输液速度来维持麻醉的稳定。结果建立气腹后,HR、MAP先增加后下降,Paw明显增高,PETCO2、PaCO2逐步增高,血气电解质无明显变化,体温逐渐下降。结论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显著,新生儿术前需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术中要注意补液、保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出生体重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资料,为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2例因十二指肠梗阻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新生儿病例资料,根据体重分为正常出生体重组、低出生体重组和极低出生体重组,监测手术相关指标以及CO_2气腹前后的血气指标。结果低出生体重组16例(男4例,女12例),极低出生体重组6例(男4例,女2例),正常出生体重组20例(男10例,女10例)。三组术中出血量(F=0.1,P=0.905)、手术时间(F=0.636,P=0.535)、术后拔管时间(F=1.244,P=0.299)、术中体温(F=1.303,P=0.2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出生体重(F=5.681,P=0.007)、初次喂养到全量喂养时间(F=11.638,P 0.001)、术中体温波动(F=18.09,P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各组患儿CO_2气腹建立前后血气中pH值、PaCO_2、Pa O_2、SO_2、HCO_3~-、SBE值均有变化。气腹建立后,患儿血气中pH值均降低,PaCO_2均上升。结论腹腔镜技术在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术中要尤其关注出血量,加强体温监测,关注CO_2气腹对血气的影响并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小婴儿腹腔镜手术适宜气腹压力与基本生理指标间的函数关系.方法 A组20例腹腔镜手术患儿,在气腹前,气腹压力5mmHg和10mmHg时,分别记录患儿腹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i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2).B组30例腹腔镜手术患儿,气腹压力由6 mmHg逐步增加,当PETCO2达到或超过50 mmHg时,记录上一气腹压力值,即为适宜该患儿的气腹压力.结果 A组:5 mmHg气腹压力可使腹腔容积增加约35%,且PETCO2均小于50 mmHg.10 mmHg气腹压仅可使腹腔容积再增加约11%.B组:实验得到的个体化气腹压力与身长、体重、年龄、Kaup指数均存在相关.经逐步回归法的多元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为气腹压力(mmHg)=3.926+1.468×体重(kg).结论 该函数关系适于预判3个月以内且心肺功能基本正常患儿的适宜气腹压力,术中根据PETCO2监测可对气腹压做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婴儿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麻醉管理。方法对18例小婴儿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诱导用药:芬太尼、万可松、异丙酚,术中维持用药异氟醚。监测气腹前5min、气腹后5min及腹腔放气后5min的心率(HR)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气道控制压力变化值(PP)、血气监测,并将三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例患儿手术成功,麻醉期间无低氧血症发生。麻醉期间呼吸、循环相对平稳,与气腹前5min相比气腹后5min患儿PH值有所下降,PETCO2、PaCO2、SBp、DBp、PP有比较明显的上升(P<0.05)。结论腹腔镜用于新生儿及小婴儿手术有皮肤创伤小熏对呼吸、循环、代谢影响小的优点,小婴儿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可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婴幼儿围手术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1个月~3岁的婴幼儿进行分组:A组(婴儿组),B组(幼儿组),C组(开腹手术组).观察各组气腹前5 min(T0)、气腹后5 min(T1)、气腹后30 min(T2)及停止气腹10 min(T3),各组患儿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SBP/DBP)、血气分析结果[pH、pa(CO2)、pa(O2)]等指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B 2组气腹后T1、T2与气腹前T0相比HR、pa(CO2)、SDP、DBP均增高(Pa<0.05),血pH值、SpO2、pa(O2)均无明显变化(Pa>0.05);A、B 2组气腹停止后T3的监测数据与气腹前T0相比无明显变化.A、B 2组气腹后T1 、T2与C组比较,pa(CO2)分压增高(P<0.05),其他监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CO2气腹对婴幼儿围手术期呼吸和循环功能有明显影响,加强麻醉管理,精确手术操作,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仍是安全的,不会明显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腹腔镜手术期间二氧化碳气腹对胃粘膜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期间二氧化碳气腹对胃粘膜pH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下行巨结肠根治术的婴幼儿40例,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30min和放气后30min抽取胃液行胃粘膜PCO2测定(PiCO2),同时监测动脉血PaCO2、PaO2和pH,应用Henderson—Hasseibach公式,计算pHi。结果PiCO2在气腹期间比气腹前升高,放气后30min也较气腹前升高(P〈0.05);pHi在气腹中、放气后均显著低于气腹前水平(P〈0.05);PiO2在气腹前后无明显变化;动脉血的PaCO2在气腹期间、放气后30min均比气腹前高(P〈0.01),pH均比气腹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婴幼儿腹腔镜手术期间二氧化碳气腹下胃粘膜有缺血低灌注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CO2气腹对患儿呼吸循环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监测20例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患儿呼吸循环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气腹后10 min、20 min潮气量(VT)明显降低,亦明显低于撤销气腹后5 min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10 min、20 min呼气末CO2值(PetCO2)明显增高,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销气腹后5 min PetCO2值略有下降,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气腹后收缩压(DBP)、舒张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P)、气道压(Peak)、肺顺应性(CL)各值均有改变,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婴儿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主要可引起VT、PetCO2的改变,只要术中完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小婴儿腹腔镜手术和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加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对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患儿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择期全麻下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患儿,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气管插管后设定通气参数为VT 8 mL/kg,RR 22次/min,PEEP 0 cmH_2O,气腹后予不同通气方式:A组(n=15)潮气量(VT)设为6 mL/kg,呼吸频率(RR)24次/min,呼气末正压(PEEP)4 cmH_2O;B组(n=15)VT 10 mL/kg,RR 20次/min,PEEP 0 cmH_2O;C组(n=15)为对照组,通气方式不变。分别在气管插管后(T_0),气腹5 min(T_1),气腹30 min(T_2),气腹60 min(T_3),拔气管导管后20 min(T_4)监测血氧脉搏饱和度(SPO_2),呼气末CO_2分压(P盯CO_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平均动脉压(MAP)。于T_0、T_1、T_2、T_3、T_4五个时间点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_2)。结果与T_0相比,三组患儿气腹后Ppeak,Pmean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尤为明显,气腹后P_(ET)CO_2均升高(P0.05),A、C组较B组更明显,各组气腹后A-aDO_2,较气腹前增高(P0.05),拔管后下降至与气腹前无异(P0.05),三组各时间点M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中采用小潮气量加呼气末正压通气,能降低气道压,改善动脉血气值,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在婴儿腹腔镜手术全麻期间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对患儿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合理的呼吸管理方式.方法 4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婴儿,年龄1~3个月,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二氧化碳(CO2)气腹期间,随机接受PCV和VCV二种通气方式,分别于气腹前(T1)、气腹开始后15 min(T2)、气腹开始后30min(T3),记录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胸肺顺应性(lung-thorax compliance,C)等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于T1、T3时点采集血样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CO2气腹后,二组患儿在T2、T3时点的C较气腹前显著下降(P<0.05),Ppeak、Pmean及PaCO2显著上升(P<0.05),气腹期间,VCV组患儿的Ppeak和Pmean明显高于PCV组患儿(P<0.05),二组患儿之间的PaO2和循环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小婴儿腹腔镜手术的全麻中,气腹期间应用压力控制模式机械通气,能在相对低的气道压力下提供有效的肺通气,在预防患儿产生肺气压伤方面较VCV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脊柱侧弯手术中体位改变对患儿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2)的影响,旨在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年龄3~14岁择期全麻下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患儿44例,男童23例,女童21例,ASA分级Ⅰ~Ⅲ级。患儿入室后,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持续监测双侧rSc02,记录患儿吸纯氧前(T0,基线)、麻醉诱导插管后(T1)、俯卧位前5min(T2)、俯卧位后5 min(T3)、俯卧位后15 min(T4)、俯卧位后30 min(T5)、俯卧位后45 min(T6)、俯卧位后60 min(T7)、俯卧位后75 min(T8)、俯卧位后90 min(T9)、俯卧位后105 min(T10)、俯卧位后120 min(T11)双侧rScO2值。桡动脉穿刺后持续记录有创动脉压(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IAB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 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结果患儿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后的每一观察时点左右两侧脑氧饱和度值均低于仰卧位水平(P<0.01),俯卧位后2 h内,左侧rScO2由翻身前的81.30%下降至74.05%,右侧rScO2由翻身前的81.52%下降至73.86%。MAP在T3、T4、T5、T6和T75个观察时间点与T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T8、T9、T10和T11四个时间点与T2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患儿HR、SpO2及PetCO2在T3~T11九个观察时间点与T2时间点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俯卧位会使患儿rSc02降低,因此应尽量缩短患儿俯卧位时间,加强术中患儿脑保护,保证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1.
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B超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的患儿125例,男60例,女65例,年龄2.5-15岁,行腹腔镜探查手术,根据术中情况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结果本组125例完成腹腔镜下阑尾脓肿切除术,并放置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102.3±18.7min。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恢复顺利,术后0.9±0.6d排气,1.4±0.2d排便,1.5±0.6d全部病例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于术后3.4±1.2d恢复正常,引流持续时间2.4±0.3d,术后6.9±1.6d出院。随访2-8个月,无残余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是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慢性腹痛腹腔镜探查后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对儿童慢性腹痛的治疗。方法 36例慢性腹痛手术患儿,术中疑似阑尾病变者行阑尾切除,相对阴性发现者遵从家属意愿决定是否行阑尾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31例腹腔镜探查术后腹痛消失,其中30例阑尾切除患儿中28例腹痛消失,6例阴性发现保留阑尾的患儿,3例腹痛消失。阑尾切除与非阑尾切除组复发比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x~2=7.85,P=0.005)。在21例腹腔镜探查阴性的患儿中,阑尾切除和非阑尾切除之间复发比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x~2=5.22,P=0.022)。所有手术患儿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腹痛患儿行腹腔镜探查,术后86%的患儿腹痛消失。术后腹痛消失的原因中,阑尾因素可能与儿童CAP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术中麻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及手术对患儿认知行为的影响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二孔法儿童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二孔法儿童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MLA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本组对31例急性阑尾炎患儿行二孔法MLA。术中在脐部和右下腹二孔置入微型腹腔镜器械,将阑尾自5.5mmTrocar孔拖出,体外结扎系膜,切除阑尾,再将阑尾残端回纳腹腔,腹腔镜观察腹腔无异常后,切口对合粘贴。结果 本组31例患儿手术时间25~35min,平均30min,术后8~12h患儿开始饮水,10~12h即可下床活动,术后3~5d均痊愈出院。无切口及腹内并发症。结论 二孔法儿童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简便,比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更简单、经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切口更小,瘢痕更小,美容效果更好,适用于儿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孔双Trocar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应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本组3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行单孔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手术中在麦氏点取单孔(0.8~1.0cm)置入腹腔镜及器械双Trocar,将阑尾自该孔提出,体外结扎系膜,切除阑尾,再将阑尾残端放回腹腔,腹腔镜观察无异常后,关闭切口。结果本组36例患儿,手术时间为20~45min,平均35min,术后12~24h开始流质饮食,及下床活动;5~7d出院。未见切口和腹腔内并发症。结论单孔双Trocar腹腔镜辅助小儿阑尾切除术手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切口小而美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动臂辅助单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112例阑尾炎患儿临床资料。将53例行气动臂辅助单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患儿设为观察组, 其中男21例, 女32例, 年龄为(9.2±2.4)岁;59例常规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患儿为对照组, 其中男26例, 女33例, 年龄为(9.0±2.2)岁。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早期炎性肠梗阻、腹腔脓肿及切口感染情况。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8.6±7.2)min, 较对照组手术时间(27.8±5.1)min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早期炎性肠梗阻、腹腔脓肿及切口感染情况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出院后恢复良好, 随访2~6个月, 未再有粘连性肠梗阻、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气动臂辅助单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安全可...  相似文献   

16.
脐部单孔法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 探讨脐部单孔法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 5 2例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脐部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脐部 1.0cm切口 ,插入外径 10mm带有 5mm操作孔的腹腔镜 ,腹腔镜下找到阑尾 ,夹住阑尾尖端 ,将阑尾完整地从脐部拖出腹腔外 ,用常规开腹阑尾切除的方法处理阑尾及其系膜 ,完成阑尾切除术。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 10~ 4 0min ,平均 (2 0 .6±6 .5 5 )min ,术后排气时间 4~ 2 7h ,平均 (14± 5 .4 5 )h。术后切口全部Ⅰ期愈合 ,无近期并发症。腹部未见切口瘢痕。结论 脐部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小儿阑尾炎治疗中简洁、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并使部分阑尾炎手术成为一种美容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腹腔镜围手术期二氧化碳气腹对机体酸碱平衡、体液免疫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6 4例腹腔镜手术患儿 (其中婴儿 2 8例 ,小儿 36例 )与 30例非腹腔镜开腹患儿 (均为小儿外科择期大手术患儿 ) ,在气腹前 5min、气腹后 30min及拔管前和手术后 2 4h、4 8h检查其血气分析、IgA、IgG、IgM、C3 、C4、转铁蛋白和测定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 /球蛋白 (A/G) ,并分析两者间差异是否有显著性意义。结果 小儿腹腔镜手术较非腹腔镜开腹手术更易引起婴幼儿呼吸性酸中毒和学龄儿童混合性酸中毒 (P <0 .0 1) ,但常于手术后 2 4h一般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小儿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和蛋白质代谢影响与非腹腔镜开腹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小儿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酸碱平衡影响较小 ,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和蛋白质代谢影响亦较小。术后一般不需要进行纠酸治疗并且不需要选用除疾病要求以外的特殊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施行经脐单孔非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急性阑尾炎患儿行经脐单孔非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65min,平均35min。无脐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8d。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脐单孔非腹腔镜辅助小儿阑尾切除术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腔镜疝内环扎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腹腔镜疝内环扎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60例行腹腔镜疝内环扎术患儿,随机分为全麻插管组(A组30例)和非插管组(B组30例),观察气腹效果、手术时间、呼吸,连续监测HR、SBP、DBP、SaO2,分时段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A组、B组气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100%和8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min)A组短于B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比较,B组出现5例窒息,A组无;两组间血气分析,B组气腹10min,PaCO2、PaO2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A组气腹10min,PaO,明显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插管和未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内环扎术是可行的。但未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适用于手术时间短的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1h的手术,以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为宜。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在婴幼儿阑尾炎早期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腹腔镜在婴幼儿阑尾炎早期诊治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对病史不确切,体征不典型的婴幼儿阑尾炎52例(年龄1岁7月~5岁6月),于发病8h~24h(平均13h),主动采用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并行镜下阑尾切除。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23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无1例阑尾穿孔。5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诊断和治疗,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20min~60min,平均35min,其中用于明确诊断的手术时间5min-10min,平均8min。术后次日开始进食,患儿恢复顺利,平均住院时间为4.6d,随访2月~2年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诊治阑尾炎具有诊治同行、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能使婴幼儿阑尾炎早期确立诊断,在病变较轻时进行阑尾切除术。避免了婴幼儿阑尾穿孔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