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患者,女,38岁,因"上腹饱胀不适3d"于我院门诊就诊,拟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术前检查:身高160cm,体重52kg,心肺功能无明显异常,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药物过敏、精神病及癫痫病病史,无长期用药史,近期无上呼吸道感染,术前实验室检查正常,心电图、胸部X线片无明显异常,ASAⅠ级。麻醉前禁食、禁水8h,入室后BP 110/68 mm Hg,HR  相似文献   

2.
<正>例1:女,59岁,56kg,汉族,因"阵发性左面部不自主抽搐6年余"入院,术前诊断为"左侧面肌痉挛",拟全麻下行"左侧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病史无特殊,心电图、胸片、血尿常规及生化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ASAⅠ级。术前气道评估:甲颏间距三横指,张口度大于两横指,上下中切牙有两颗缺损,口咽部Mallampati分级Ⅰ级。患者入室常规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1岁,因“反复无痛性肉眼血尿2余月”于2005年12月12日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示:左输尿管下段及外口膀胱区域内探及类似花瓣样隆起,其内可见一支动脉供血,考虑为左输尿管中下段黏膜脱垂,泌尿系余未见明显异常。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双肾显影良好,无积水,双侧输尿管通畅,膀胱腔中未见明显异常。查肾功能正常。膀胱镜检查:左输尿管口一肿物,呈花样生长。病理活检:移行上皮轻度不型增生。手术中发现肿物蒂长0.5cm,呈环形生长于输尿管中段,中有一圆孔,直径约0.8cm,尿液可顺利过,蒂以下变细,呈柔软狭长状伸入膀腔中,因此患者无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获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正常矢状曲度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41例,女28例;年龄18 ~71岁,平均39.3岁.骨折节段:T116例,T12 22例,L120例,L2 12例,L36例,L4 3例;术前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ASIA):A级2例,B级4例,C级8例,D级20例,E级35例.术前模拟手术恢复胸腰椎正常矢状曲度并测量其数值,术中通过椎弓根螺钉与上终板平行,按术前测量数值个体化预弯连接棒角度个体化恢复胸腰椎正常矢状曲度.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固定节段矢状曲度丧失角度及椎管占位程度.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0 ~ 200min,平均137min;所有患者术后获12 ~ 25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固定节段矢状曲度丧失角度及椎管占位程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术后无加重,67例不全截瘫患者ASIA分级均有1级以上改善. 结论 通过术前模拟手术个体化测量正常矢状曲度,按术前测量数值个体化预弯连接棒角度可以更好地恢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椎体高度及矢状曲度,正常矢状曲度的恢复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固定节段矢状角度的丢失和内固定断裂、松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40岁,因"车祸撞伤致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入院。患者10年前患妊娠期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血糖控制可,分娩后血糖正常后自行停药,既往有粉尘过敏史。入院X线片提示左侧锁骨骨折,拟择期行左侧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胸部X线片、ECG等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入手术室后,左上肢因疼痛呈曲肘固定体位,意识清楚,BP 126/67 mmHg,HR 86次/分,RR 14次/分,SpO2 98%。去枕右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对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2009年6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0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年骨密度的变化及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术后1年无骨化患者57例,1级骨化患者31例,2级骨化患者17例,未发现相邻节段3级骨化。术前正常骨量患者24例未见明显骨化,10例可见1级骨化,1例2级骨化;低骨量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21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1例,2级骨化患者8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12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0例,2级骨化患者8例。组间分布进行秩和检验,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等相关性检验r=0.266,P=0.006。术后1年正常骨量患者21例未见明显骨化,7例可见1级相邻节段骨化,2例2级骨化;低骨量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25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4例,2级骨化患者5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11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0例,2级骨化患者10例。组间分布进行秩和检验,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相关性检验r=0.299,P=0.002。骨密度值数值变化等级方面,无相邻节段异位骨化患者中降低12例,无变化30例,升高15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中,降低17例,无变化12例,升高15例;相邻节段2级骨化患者中,降低13例,无变化3例,升高1例;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等级资料相关性检验r=-0.447,P=0.000。骨质疏松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骨密度数值变化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术前和术后骨量异常有可能导致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升高,并加重相邻节段骨化的严重程度;术后骨密度的降低有可能导致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程度严重。术前和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可能减少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并降低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前后肺功能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30例房间隔缺损病人心肺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外科修补术对肺功能的影响。肺动脉压正常和轻度升高者,术前弥散功能异常增高,术后降至正常。肺动脉压严重增高者虽有肺血增多,但未见弥散功能异常增高者,术后亦无明显变化。术前随着肺动脉压升高,用力呼气1秒量和肺活量逐渐降低,术后未见好转,但术后肺容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3岁,身高131cm,体重51kg,ASA Ⅱ级,因双侧输尿管结石入院。术前访视患者为侏儒体型,头颅大小、躯干长度均似成人,四肢短小,下半身显著短于上半身,脊柱腰段前凸,间隙不清晰。智力发育正常,诊断为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症。患者术前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颈短,Mallampatic Ⅲ级,张口度约三横指,可下牙反咬合上牙。拟在全麻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前静脉给予地塞米松10mg、盐酸戊乙奎醚0.5mg。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于2017-05诊治1例锁骨内固定取出术导致臂丛神经损伤,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女,45岁,右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18个月骨性愈合,行内固定取出术,术中内固定取出顺利。术后第2天患者一般情况好,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右锁骨区敷料见少许血性渗出;右肩关节内收、外展功能正常;右肘关节不能屈伸(屈肘肌力及肱三头肌力为0级),右腕关节不能伸直(伸腕肌力0级),呈垂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41岁,BMI 39 kg/m~2,ASAⅡ级。患者发现颈部无痛性包块2年,为求明确诊治随来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未及明显异常,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术前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示:两侧胸廓对称,气管向右移位(图1)。甲状腺增强CT示:甲状腺左侧叶巨大囊实性占位(图2)。甲状腺左侧叶见一巨大囊实性团块影,最大横数面约91 mm×75 mm,最大重建矢状径约95 mm。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68岁,161 cm,51 kg,因"体检发现宫颈病变2月余"入院。既往无其他疾病病史,患者完善入院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Ⅲ级,不除外浸润",拟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宫颈锥切术。患者术前包括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在内的实验室检查并未见明显异常,术前心电图出现ST-T改变,但既往心脏超声及冠脉CT并未见异常,无手术史以及食物药物过敏史。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静脉滴注复方乳酸钠7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8岁,因"胸闷、气喘、心悸2月余"入院。既往无心肺功能异常,查体:口唇发绀明显,杵状指,听诊肺动脉区可闻及第二心音亢进,鼻导管吸氧(3L/min)SpO283%。术前ECG提示正常,二维超声心动图示"轻度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左肺静脉增宽,流速增快"。胸部增强CT示"两下肺及左上肺多发动-静脉畸形,肝右后叶血管瘤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0岁,体重55 kg,ASA Ⅰ级.因胆囊炎、胆石症拟在硬膜外阻滞下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术前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无异常.ECG及胸透均正常.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 0.5 mg、苯巴比妥钠0.1g.  相似文献   

14.
患者37岁,已婚10年未育.既往性生活正常,无勃起功能障碍;有射精、精液量少,曾行精液常规检查,精液量约2.0 ml,呈乳白色稀薄液体状,可见卵磷脂颗粒及少量白细胞、上皮细胞,未见正常活动精子.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66岁,体重62kg,身高174cm,术前诊断为左肺上叶癌,拟行胸腔镜辅助下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有长期吸烟史(20年,每天20支),术前戒烟1周。否认其他系统病史,术前肝功能、肾功能、肺功能及血常规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ASAⅠ级。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59岁, 因"体检发现右肝占位1周"入院。患者入院1周前单位体检B超发现右肝占位, 4.2 cm×4.0 cm大小, 无腹痛、腹胀, 无黄疸、食欲下降等表现。查体:巩膜不黄, 全腹无压痛, 未及腹部包块。既往无"乙肝、丙肝、血吸虫肝"等慢性肝病史, 有高血压病史5年, 15年前有外伤性脾破裂行开腹脾切除术史。入院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肿瘤标记物AFP、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入院CT(图1):右肝后叶占位, 边界清, 平扫为等密度, 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 门静脉期和平衡期为等密度。MRI:T2W1高信号, TIWI低信号, 增强后动脉期均匀强化, 门静脉期及肝胆排泄期强化减弱, 呈低信号。科内讨论考虑为肝脏良性肿瘤可能性大, 恶性肿瘤不能排除,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行手术治疗。行荧光腹腔镜下右肝肿块连同周围2 cm正常肝组织的局部切除(术前48 h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25 mg), 术中见右肝后叶肿块边缘清楚, 呈被周围肝组织包绕而内陷状, 病灶无吲哚菁绿残留, 周围2.0 cm范围正常肝组织吲哚菁绿有部分残留(图2)。采用超声刀离断肝实质,...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1岁.因"突发左髋部疼痛2 d,加重1 d"于2008年12月2日入院.诉入院前两周感体乏,进食不规律.12月1日无诱因出现左髋部疼痛,呈刺痛状,校医院X线检查示:双侧髋关节未见明显骨质异常改变,双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左侧较右侧明显,骨缘显示欠锐利.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女,25岁,体重81kg,ASAⅠ级,因"孕41周,见红半天"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HR 86次/分,BP 117/68mm Hg,RR 20次/分。查体合作,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脊柱四肢无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术前诊断:孕41+3周,孕1产0,LOA,头盆不称,拟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取左侧卧位,选取L3~4间隙为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脾功能亢进恢复情况,分析脾功能亢进恢复不良的原因.方法 分析肝移植前存在脾功能亢进的93例患者,对术后脾功能亢进完全恢复正常的患者(正常组)和脾功能亢进不能完全恢复或不恢复的患者(异常组)进行比较,并对二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血小板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脾功能亢进完全恢复的正常组患者为60例(64.5%),脾功能亢进不完全恢复或未恢复的患者为33例(35.5%);正常组新肝期门静脉压力比异常组低(t=5.145;P<0.01);正常组术后脾静脉血流较术前明显增加(t=2.295,P<0.05),而异常组术前术后脾静脉血流没有差异;术后3个月血小板计数与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前脾大小、新肝期门静脉压力和术后脾脏大小有相关性.结论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肝移植术后仍然存在脾功能亢进表现.术后早期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压力下降不明显、脾血流量改善不良、脾脏缩小不明显等可能是导致脾功能恢复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44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入院。专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红细胞计数1 184/μl(参考范围0~10/μl)。超声:右侧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增粗呈稍低回声,直径约0.8cm,边界清晰,于膀胱三角区呈结节状凸入膀胱,右侧输尿管稍扩张;CDFI示病变内血流信号丰富。MRI:右侧输尿管壁内段壁增厚,末端呈结节状凸入膀胱,约0.9cm×1.5cm,右侧输尿管稍扩张,直径约0.9cm;T2-频率选择反转恢复衰减序列(spectral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SPAIR)图像示病变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