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防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的方法 .方法 432例食管贲门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隧道式食管胃腔内吻合.结果 无一例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2例出现轻度反流.结论 隧道式食管胃腔内吻合术是一种有效预防食管贲门癌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
王永亮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0):912-913
目的探讨新的食管-胃吻合方法,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方法采用食管-胃吻合口去浆肌层吻合法,术中在胃底拟定吻合口区域做一直径4.0cm圆形浆肌层切除,暴露粘膜下层,在此区域中央做一横行2.5cm切口,食管下端全层与胃底切口(粘膜下层和粘膜层)吻合。胃浆肌层切缘上提与食管肌层缝合。结果弓上吻合24例,弓下吻合8例.颈部吻合35例。术后住院期间未发生吻合口瘘,无手术死亡。本组41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1例术后28d出现颈部吻合口瘘,与饮食不当有关;1例术后3年出现吻合口狭窄;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食管-胃吻合口去浆肌层吻合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易行,术后效果满意,不失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中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食管、贲门癌切除后,食管、胃肌层、粘膜不同平面分层吻合方法(简称:分层吻合法)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及返流三大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8年12月间施行的126例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肌层、粘膜不同平面分层吻合方法的手术及术后1年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及前期所施行的单层宽边吻合、隧道式吻合及器械吻合法的同类并发症发生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1年内随访,临床症状正常者占85%~98%,钡餐造影显示吻合口宽度在1.0cm以上者达98.4%,镜下见吻合口处粘膜光滑、扩张良好者占80%。与同期其他几种吻合方法同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食管、胃肌层、粘膜不同平面分层吻合法用于食管、贲门癌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具有较好地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作用,简单、实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食管斜行套叠吻合法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和抗返流的效果。方法 采用胃食管斜行套叠吻合法 ,治疗食管贲门癌 315例 ,结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X线钡剂造影及ECT检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全组无吻合口瘘。随机抽样 10 0例行食管胃吻合口X线钡剂造影 ,1例负角度钡剂返流 ,余未出现返流征 ;4 0例行ECT检查 ,2例出现自发性返流阳性。随访 0 .5~ 1年 ,均无吞咽困难 ,无胸骨后烧灼痛。结论 本方法吻合安全可靠 ,预防吻合口瘘、狭窄效果显著 ,有明显抗返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道癌贲门癌术后两种重建方法的优劣。方法:实验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采用圆形吻合器行食管胃器械吻合,吻合154号丝线间断加强并另行吻合口大网膜缠绕并吻合合口减张。对照组行食管胃粘膜及粘膜下分层吻合加胃浆肌层与食管肌层缝合包埋吻合口并减张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吻合口瘘和狭窄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6%(2/316),吻合VI狭窄发生率为5.7%(18/316),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6%(3/18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3%(8/186),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吻合口近端胃食管反流液随机抽样检查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机械吻合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0.3%(1/316),无肺不张,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6%(3/186),肺不张0.5%(1/18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中行机械吻合重建方便快捷,可减少并发症,适于临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冯智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528-5529
贲门癌是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我院采用改良"隧道式"[1]。术中在行食管胃吻合时,利用胃壁浆肌层覆盖吻合口,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还可防止胃食管反流和吻合口狭窄。自2009年以来采用该术式治疗贲门癌68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食管胃吻合术预防吻合口狭窄和反流的效果。方法:同期行食管、贲门癌手术病人160 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0例,应用食管斜切断粘膜延长与胃分层吻合术;对照组80 例,应用常规的食管胃吻合术,术后随访6 个月以上,记录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实验组0(0/80),对照组0.0125(1/80) (χ2 =0.006,p=0.83).两组吻合口的口径:实验组≥1.5cm62例;1.0~1.5 cm16 例;≤1.0 cm2 例;而对照组相应的例数分别为31,34,14(χ2=25.81,p<0.001)。两组吻合口的反流例数:实验组8 例,对照组34 例(χ2=20.12,p<0.001)。结论:食管斜切断粘膜延长与胃分层吻合术能有效的预防吻合口的狭窄和反流.可改善术后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吻合口的手术方式。方法 分析321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采用食管胃胸内单层吻合、大网膜覆盖吻合口的术式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321例病例中发生吻合口瘘1例,无吻合口狭窄。结论 食管胃单层吻合大网膜覆盖吻合口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吻合口下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大网膜成形术对食管胃吻合口瘘及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食管贲门癌根治后食管胃吻合.研究组:患者在施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胃吻合后,附加大网膜成形术.结果 A组(研究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2例,约占0.47%,吻合口狭窄13例,约占3.04%;B组(对照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6例,约占4.22%,吻合口狭窄10例,约占2.64%.两组比较吻合口瘘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狭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网膜成形术可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贲门癌和胃上部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全胃切除术后其中60例(本组)采用超膈顶食管空肠机械吻合,42例(对照组)采用膈顶食管空肠端侧手工缝合,同时行空肠袢Brow吻合。结果本组60例,全部治愈,无吻合口瘘,随诊2-27a健存者无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对照组4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死亡2例,两组差别显著,P〈0.01。结论贲门癌及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采用超膈顶食管空肠机械吻合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近期治愈率及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胸腹"二切口"治疗食管中下段癌95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胸腹“二切口”胃代食管、右胸顶部食管胃端侧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上腹部正中加右胸后外侧“二切口”术式(Lewis切口),经右胸、胃代食管、右胸顶部食管胃端侧吻合治疗食管中下段癌,观察术后反流、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切缘阳性及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食管反流3.16%(3/95),术后胸胃胃潴留1.05%(1/95),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乳糜胸及切缘阳性发生。结论胸腹“二切口”术式,具有反流率低、胸腹腔相关淋巴结清扫彻底、直视下操作方便等优点,能减少吻合口瘘及乳糜胸的发生率,不切开膈肌,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是目前中下段食管癌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种植式"食管胃吻合术6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胃粘膜面积远大于浆肌层面积 ,粘膜下层又具有很大滑动性并富含血管的解剖学特征 ,设计“种植式”食管胃吻合术并应用于临床 6 4例 ,介绍其临床经验。方法 切开胃壁浆肌层与食管下端等宽 ,沿肌层与粘膜下层之间向四周分离 1~ 2cm ,以胃粘膜下层和粘膜层与食管切端全层吻合 ,最后将胃浆肌层切缘上提、缝盖至该吻合口上 2cm处食管外膜。结果  6 4例中随访 6 0例 3~ 12个月 ,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 ,4例轻度反流 ,均因吻合口受到挤压所致。结论 “种植式”食管胃吻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 ,易于掌握 ,具有防止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较好的抗反流作用 ,且符合生理的胃食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Ivor—Lewis术式预防吻合口瘘及减轻胃、食管反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改良Ivor—Lewis术16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1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改良Ivor—Lewis术式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且心肺并发症及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也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4.
食管、贲门癌切除手术后常发生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为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自1994年1月~2000年6月共施行515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术中应用食管胃粘膜单层吻合及食管肌层-胃浆肌层缝合包埋套入术作食管胃重建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胃食管重建手术颈部食管-胃3种吻合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经左胸开胸行双野淋巴结清扫及胃-食管重建术食管癌患者205例,依据食管-胃吻合技术不同分为圆形吻合器组87例、半机械侧侧吻合组26例与手工吻合组92例,比较3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结果术后半机械侧侧吻合组未发生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而圆形吻合器组及手工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3.4%、14.1%,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5.7%、2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机械侧侧吻合组与手工吻合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圆形吻合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吻合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68.5%)高于圆形吻合器组(40.2%)与半机械侧侧吻合组(19.2%)(P〈0.01)。结论在颈部食管胃3种吻合方法中,使用圆形吻合器可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食管胃颈部的机械吻合较手工吻合并发症低、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20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病人的治疗体会。方法采用快速医用生物胶粘合食管胃的方法达到食管胃套入式吻合。结果病人痊愈出院,手术无死亡。术后无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结论快速医用生物胶应用临床,手术方法简单,便于掌握,省时省力,术中无需特殊器械。研究证明此方法能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并发症,快速医用生物胶粘合食管胃吻合术,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进胃前壁黏膜活瓣式成型吻合术在贲门癌切除术后抗反流中的应用。方法:剥除胃浆肌层,暴露黏膜形成上窄下宽如烧瓶平面图形样,窄部黏膜比吻合口宽约延长1-1.5 cm,宽部距吻合口3-6 cm,然后食管黏膜与胃窄部黏膜吻合,浆肌层与食管肌层吻合,使胃黏膜折叠形成活瓣置入胃腔内,距下缘浆肌层约2 cm环缩下缘边径中1/3,使凸入胃腔伙伴轻度展开,并形成一相对高压人工胃泡腔。结果:384例患者中,术后15 d除4例并发吻合口瘘外,其余均恢复顺利;随访6个月,吻合口狭窄3例,6例出现反流症状,其余患者均无明显反流。结论:改进胃前壁黏膜活瓣式成型吻合术可有效地起到抗反流作用,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贲门癌切除患者,采用器械吻合术。结果 40例患者中除1例使用食管、胃吻合失败,改用胸腹联合切口常规手法吻合外,其余病例均一次完成,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无吻合口瘘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熟练掌握吻合器的性能和吻合技术是预防吻合口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贲门癌术后出现的胃食管反流,造成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解决这一难题,2000 至2005 年我们对48 例贲门癌手术患者行再造胃底、His 角及胃食管后壁嵴瓣状吻合成形术,起到了良好的抗反流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消化道管型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8月2008年9月期间应用管型吻合器对19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男124例,女68例;食管癌135例,贲门癌57例;食管胃弓上吻合43例,弓下吻合149例。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2例(1.04%),吻合口狭窄4例(2.08%),吻合口少量出血3例(1.56%),胃食管返流13例(6.77%)。结论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应用消化道管型吻合器安全可靠,机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