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艳如  王晓春  张淑云 《吉林医学》2012,(29):6484-6485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置管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方法:对30例血液透析中采用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的导管患者进行护理。结果:1例反复出现血栓,经多次溶栓后效果不佳,并发中心静脉狭窄;余29例使用良好。结论:做好永久性留置导管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对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CVC-RI14例,局部皮肤反应50例,发生率分别为14.0%(14/100)、50.0%(50/100),导管保留时间为(151.3±10.6)d。结论:护理干预在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苓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3):126-127
目的预防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感染,延长颈内静脉导管留置的时间。方法选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颈内静脉置管80例,使用两种护理方法对颈内静脉留置患者进行护理,预防穿刺口和皮下隧道感染的发生,观察导管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抗生素封管,加强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护理,可明显减少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留置导管的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68 例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细心护理,观察导管的使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发生导管流量不足及堵塞5 例(7.35 %),导管相关性感染6例(12.5%) ,导管脱落2 例(2.94%) ,导管口渗血3 例(4.41%) .留置时间1~14周.结论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有效的护理工作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专用病号背心在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长期深静脉导管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在我院行长期深静脉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1例中,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6例),观察组25例患者制作了病号背心,并对两组患者长期导管的并发症舒适性的观察。结果使用病号背心患者长期导管相关感染明显减少(P〈0.05)、舒适度高(P〈0.05)。结论在方便舒适性方面及并发症预防方面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充分透析的前提和保障,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不但可保证充分有效的透析,且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无血管条件造瘘的患者长期透析创造条件.我科自从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对1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施行带涤纶套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现将应用情况予以总结,以进一步探讨良好的护理措施,预防感染、阻塞及功能不良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防治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疼痛、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护理操作的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科长期中心静脉留置患者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4例是慢性肾病原发病中糖尿病肾病,2例是恶性肿瘤导致肾功能衰竭,6例为慢性肾炎,8例为高血压肾病,所有血液透析患者都采用双腔导管进行治疗,20例均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20例材料均采用美国Quinton公司Permcath带涤纶套双腔导管,长36cm,涤纶距导管19cm。结果长期留置导管患者有1例局部形成血栓,有1人发生感染,无一人拔管,最长1例长期留置导管已经使用48个月。结论在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中,采用科学有效的健康指导教育,以及对痛疼、脱管、血栓等的细致护理,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减少感染率的发生,并延长留置导管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长期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护理,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观察我院血透室21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心静脉长期置管的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寿命及透析充分性。结果:21例患者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8例,左侧颈内静脉置管3例,成功19例,1例因血流不畅拔管,1例重新置管,留置时间2~55个月,平均使用寿命28.5个月,其中感染3例(14.2%),导管内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4例(19%),死亡1例(4.76%),URR 63%,KT/V 1.16%。结论:长期留置导管对于不能行自体血管内瘘手术者是最佳替代办法之一,影响导管寿命中,感染和血栓形成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施濒星  靳爱微 《吉林医学》2011,(29):6244-6245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性质量改进(CQI)的方法降低透析患者留置半永久性导管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CQI前(2009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留置有半永久性导管患者26例,分析导管管腔感染的发生率及特征,采用设计、实施、检验和应用(PDCA)四步法,设计并实施减少导管感染发生的防治措施,与CQI后2010年同期3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留置有半永久性导管患者发生导管感染进行比较。结果:CQI后,我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留置有半永久性导管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由30.77%降至3.23%。无复发性导管感染发生。结论:CQI的方法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朱芳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126-127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留置永久静脉导管的经验,探讨永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4年2月~2007年5月,我科对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行涤纶环双腔留置导管经颈内静脉建立永久血透通路,延长患者的生命。结果:经颈内静脉建立长期血透通路的12例患者,血流量为200~300ml/min,流速稳定。对慢性透析患者血液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者提供了肯定的生命线。结论: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及规范的接管透析操作,精心的观察护理,永久性静脉置管是维持性慢性透析的可靠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病人发生出血2例,堵管3例,感染6例,1例脱管,其中2例更换部位重新插管,其余经抗感染治疗、尿激酶溶栓、加强换药等处理后,症状消失,导管恢复正常使用.结论 针对血液透析病人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方案,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有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栓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栓和感染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华法林在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溶栓再通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防血栓复发作用效果。方法选择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以尿激酶溶栓再通的我院血液透析患者3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对照组。华法林组18例,对照组12例,比较两组导管血栓复发率。结果华法林组较对照组血栓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华法林可以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减少导管再通后血栓栓塞复发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隧道中心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1例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及内瘘成熟时间长者,采用隧道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同时加强置管护理。结果31例均一次置入成功。术后立即使用19例,第2天使用12例,血流量200—250ml,全部患者至今在维持血透,无1例因留置导管引起的并发症而死亡。结论随道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随道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寿命延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长期留置导管常见的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以增加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方法 对我科67例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探讨预防导管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方法.结果 我科67例患者,除7例患者由于治疗无效临床死亡,其余60例患者的颈内导管均正常使用至血透停止.经过细心的观察和护理明显的减少了颈内导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了患者置管时间,为疾病治疗做好有利的基础.结论 血液透析的护士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必须应执行无菌操作,熟练掌握颈内置管的护理常规以及操作规范流程,明现的减少了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置管天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5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出口部的感染情况。结果 53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其中颈内静脉40例,股静脉13例),导管出口部发生感染5例,均为股静脉置管导管出口部感染,导管留置时间50~76 d。结论莫匹罗星联合碘伏对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出口部感染具有有效的防治作用,可延长中心静脉置管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朱影  陈林  刁永书 《西部医学》2011,23(11):2261-2262
目的探讨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特点及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血透室行规律透析的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43例,通过对患者护理经验的积累,探讨和加强护理以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及保证透析充分安全性。结果 43例患者留置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时间平均(18.13±10.19)个月;有1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经庆大霉素封管后控制感染,保留导管继续透析;3例发生导管栓塞,经尿激酶通管后有2例继续透析,1例仍有栓塞而致更换导管。结论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个体化的护理理念能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侧颈内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置管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例右侧颈内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置管感染的患者,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此患者于半个月后体温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61.2%,血培养阴性,效果满意,导管得以保留。结论减少血液透析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延长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是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管通路则是造成血透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48%~73%血透患者的菌血症是因血管通路感染诱发.1,其中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率最高。为减少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发生,我科对2003年1~12月收治的86例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进行预防感染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针对本院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34例需要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进行对症的护理。结果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长期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03±16)天,临时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1±7)天,患者的长期导管平均透析次数为(70±5)次,临时导管平均透析次数为(7±2)次;34例患者中无感染病例。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需要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流程,同时对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