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再植方法的改进与术者技术的提高,断指再植的适应证不断地拓宽。而末节断指,由于其离断平面高、再植难度大等特点,是断指再植中特殊的一类。我科于2008-10~2009-10共对各种类型末节断指行再植术50例52指,51指存活,1指失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不同镇痛方法结合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Periscan PIMⅡ)系统动态观察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血流状态,防治血管危象以提高再植指成活率及临床疗效。方法本临床研究收集2013年1月~2014年7月住院的345例,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对患者体质和手术危险性分级在Ⅰ、Ⅱ级的急诊单指及多指离断伤后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分为口服镇痛组、肌注镇痛组及连续臂丛阻滞镇痛组,每组各115例。比较三组患者再植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并采用Periscan PIMⅡ观察断指血流状态,计算再植指血管栓塞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指成活率及术后6个月再植指功能评分,以评价不同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成活率及功能康复的影响。结果连续臂丛阻滞镇痛组正常心理状况占65.22%,再植指血管栓塞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降低,成活率达93.04%,术后6个月再植指功能评分优良率亦明显增高,与口服镇痛组及肌注镇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riscan PIMⅡ可提供清晰的断指再植术后血管血运状态图像,为预防和处理血管危象提供可靠图像信息,结合连续臂丛阻滞术,在稳定患者不良心理状况、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提高再植指成活率及促进再植指功能康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断肢再植术的发展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断指再植已成为手外科的一门专项技术,并向纵深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生活及工作意外造成手创伤的患者较多。手外科断指再植技术的进步,无疑对减少因伤致残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过去许多文献对断指再植的研究侧重于血管、神经、肌腱和手部其他软组织吻合方面的探索,对骨断端吻合、固定情况对断植再植的效果影响评价较少。笔者从影像学、外科学、显微外科学的角度予以综合分析,旨在引起手外科医生对骨断端吻合、固定的重视,从而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4.
吴翠玲 《西南军医》2011,13(5):930-93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从入院对断指病人身心情况初步评估,到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护理计划并全面实施,最后对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护理提高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及促进患者再植肢体功能恢复.结论 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护理大大降低了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了再植手指存活率,减轻了病人心理和生理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1963年陈中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断肢再植[1],开创了我国断指(肢)再植的先河,此后断指(肢)再植技术在我国蓬勃发展[2]。虽然目前断指再植成功率已高达91. 9%~92. 1%[3-4],但术后血管危象仍是再植成功的最大威胁,其中80%~90%发生在术后3d内,超过1周的迟发性血管危象临床少见[5]。超过4周的更为罕见,相关临床经验缺乏,容易贻误诊治。笔者科室2018年5月收治1例再植术后4周发生的迟发性动脉危象,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对34例小儿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及预见性护理组(观察组),对照组发生血管危象6例(发生率为35.29%),观察组2例(发生率为11.76%)。因此对于小儿断指再植进行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消除血管危象的高危因素,降低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循证护理运用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62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的62例患者中,除1例坏死、5例血管危象外,其余均康复出院;同时,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断指再植术患者循证护理,不仅可以确保断指存活,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治疗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89年1月~1998年7月应用显微技术断指再植术120例共计138指,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4例,其中动脉危象14例,静脉危象10例,其中10例采用HBO治疗,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应用显微技术断指再植120例,共计...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分析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66例(74指)拟行末节断指再植的手指末节离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8例(42指)和对照组28例(32指),试验组患者于断指再植术中行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对照组患者于断指再植术中行背侧静脉血管吻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断指成活率?患指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断指成活率为90.48%,与对照组患者的断指成活率78.13%无明显差异(χ2=2.189,P=0.139);术后12个月,试验组患者患指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患指功能恢复优良率65.63%(χ2=4.142,P=0.042);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38%无明显差异(χ2=3.090,P=0.079)。结论与末节断指再植术中行背侧静脉血管吻合相比,采用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的患者术后患指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16例23指冲床冲压性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的护理,介绍了小切口放血或拔甲放血缓解静脉回流不足的情况,以维持再植指血液循环的方法。主要护理措施为,密切观察再植指的血运,做好患者的体位护理,加强小切口放血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做好疼痛护理,防止血管痉挛,除此之外,注意心理护理,并加强夜间护理,预防并发症,使断指再植成活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99Tcm-MIBI肝动态显像评价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回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肝动脉显像评价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回流的临床价值。方法 14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72h于再植指末端组织内注射^99Tc^m-MIBI 74MBq(0.1mL)后,以30s/帧肝脏连续动态显像10min。结果 根据肝脏放射性聚集程度和快慢将病例分为O、I、Ⅱ级3类,需作减压手术分别为4/4例、0/4例、0/6例(χ^2=8.0、10.0,P<0.01)。结论 ^99Tc^m-MIBI肝动态显像监测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回流客观而可靠。  相似文献   

12.
刘国润  蔡莉萍 《武警医学》1996,7(6):360-360
断指再植534例护理体会武警陕西总队医院手术室刘国润蔡莉萍(西安710054)关键词断指再植护理我院自1987年11月至1994年12月共做断指再植534例,782指,成活率为92%。这些断指再植的成功,除了精湛的手术技术外,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也越来越高。影响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不仅与断指损伤的机制、程度和吻合技术等有关,同时术后众多因素影响着再植的成活率。我院于2005年4月-2009年8月共行断指再植87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87例(94指),男62例(67指),  相似文献   

14.
断指再植术是难度十分高的一种精细手术,其主要指的是通过光学显微镜的放大辅助作用,将已经完全离断的肌腱、神经、血管及指体进行重新吻合,同时进行皮肤修复、骨折固定,进而使得断指的功能及血液循环得到有效的恢复.近几年以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水平的持续升高,断指再植术在临床中逐渐广泛性的应用,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但是断指再植患者会因为自身创伤、术后疼痛、担心术后恢复效果等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同时,加上患者通常都缺乏对相关医学知识的了解及认识,甚至存在部分误区,会使得患者的不良情绪进一步加重.而相关不良情绪会显著增加机体交感神经的性风险,导致血管发生痉挛,减低吻合口的血流速度.假如不能及时有效的解除痉挛,甚至会导致形成血栓,阻塞血管而使得手术失败.随着不断发展的医学心理学,心理因素对疾病康复及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也开始逐渐成为临床中的关注重点及热点.因此,为了确保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手术成功,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临床医护人员一定要给医护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本文将结合《骨科护理手册(第2版)》一书来探讨用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心理及再植指功能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影响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主要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笔者查阅近40年血管危象的治疗及护理文献资料,分析血管危象的高危因素,总结断指再植检测手段、治疗及护理措施,认为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是防治血管危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断指再植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我国断指再植不仅在城市大医院能开展,而且县医院也开展得很活跃,从而使断指再植水平不断深入发展和提高。我国不仅在末节断指再植、小儿断指再植、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的再植方面已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且在双侧多指离断的再植方面也取得了极其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断指再植是将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在光学放大镜的助视下,将离断的血管重新吻合,彻底清创,作骨、神经、肌腱及皮肤的整复术,配合术后各方面的综合治疗,以恢复其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断指再植术成功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8.
断指、断肢在残端毁损严重 ,或技术、设备等不具备一期再植的条件下 ,往往仅做残端修整 ,丢弃断指 (肢 ) ,以致日后严重功能障碍。 2 0 0 0年 6月 30日 ,我们曾收治右前臂中段绞轧离断伤 1例 ,因当时不具备一期再植条件 ,故紧急行离断右前臂一期移植至左大腿上段寄生 ,以期做二期再植术 ,尽可能保护伤肢功能 ;残端做清创缝合术。伤后第 2 6天行原位二期再植术 ,成功获得功能重建。1 病例报告患者女 ,30岁。因右前臂中段被机器绞轧离断2h急诊入院。入院时心率 12 8/min ,血压 6.6/ 0kPa ,呼吸 2 6/min ,烦躁 ,呈休克状。右前臂中…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5年11月至1987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1例13个断指进行再植,成活11指,失败2指,再植成活率为84%,其中小儿断指1例、末节断指3例均获成活。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断指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南京邦德骨科医院收治的26例断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ERAS理念指导下对其行断指再植术治疗,术前口服药物对症处理,术中优化麻醉方式、减少手术刺激,术后适当抗感染、血栓及痉挛,并及早行康复锻炼,观察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采用Tamai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均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住院(5.0±1.0)d,住院费用为(3000±100)元;术后随访(9.5±1.2)个月,除5例患者失访外,其余患者再植指均成活,且外形佳、运动可,Tamai评分为(88.0±7.0)分,其中优1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结论 在ERAS理念指导下行断指再植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不影响术后再植成功率及再植指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