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中国2002年居民身高和体重水平及近10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居民的身高、体重现状及近10年来变化趋势,为国家制订相关政策及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71971名住户居民测量身高和体重,文中仅对其中2~79岁人群的身高(有效数据210136人)和体重(有效数据202749人)进行分析。采用婴儿身长量床测定3岁以下儿童身长,采用立柱式身高计测定3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身高,测量精确度均为0.1cm;采用杠杆称测定3岁以下儿童体重,采用双标尺杠杆体重秤测定3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体重,精确度均为0.1kg。结果 2002年中国2、6、11、17岁儿童少年平均身高(cm),城市男孩分别为90.1、118.4、144.9、170.2,女孩分别为89.0、117.0、145.8、158.6;农村男孩分别为87.6、113.1、139.2、166.3,女孩分别为86.2、112.9、140.0、157.0。2002年各年龄组平均身高都比1992年增加,同龄2~5岁学龄前儿童平均身高增减值,城市男孩3.6cm,农村男孩3.0cm,城市女孩3.8cm,农村女孩3.0cm;同龄6~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减值,城市男孩3.1cm,农村男孩3.4cm,城市女孩2.8cm,农村女孩3.1cm;20~70岁同龄成年人平均身高增减值,城市男性0,7cm,农村男性0.9cm,城市女性0.6cm,农村女性1.0cm。2、6、11、17岁儿童少年平均体重(kg),城市男孩分别为13.5、22.2、37.4、58.7,女孩分别为12.7、21.2、36.7、51.9;农村男孩分别为12.8、19.4、31.9、54.9,女孩分别为11.9、18.7、31.8、51.2。2002年中国居民各年龄组体重也均高于1992年同龄人,同龄2~5岁学龄前儿童平均体重增减值,城市男孩1.0kg,农村男孩0.6kg,城市女孩0.8kg,农村女孩0.5kg;同龄6~19岁儿童青少年平均体重增减值,城市男孩2.0kg,农村男孩1.5kg,城市女孩1.4kg,农村女孩1.1kg;20~70岁同龄成年人平均体重增减值,城市男性3.2kg,农村男性3.0kg,城市女性1.6kg,农村女性2.9kg。结论 在过去10年间,中国居民各年龄组人群身高、体重均有明显的增长,尽管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值在各年龄组和城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仍充分说明了近10年中国居民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海岛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与变化趋势,为今后开展儿童青少年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与1991年岱山县7-18岁中小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以及与2000年全国城市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年间,岱山县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男生身高、体重、胸围平均分别增长7.03cm、8.80kg、4.37cm,女生平均分别增长4.10cm、5.24kg、3.59cm。体重增长幅度男生大于女生。发育高峰年龄男生身高、体重、胸围提前0.48、0.20、1.75岁,女生提前0.78、1.50、0.11岁。与2000年全国城市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比较,部分年龄组有差异,多数年龄组身高、体重、胸围增减率比较接近。结论岱山县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呈加速增长趋势,发育高峰年龄有前移倾向。  相似文献   

3.
1985~2000年中国青少年青春期生长长期变化趋势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 分析近15年中国青少年的青春期生长长期变化趋势,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探讨新世纪加强我国青春期保健工作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通过对1985年和2000年2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的比较,剖析我国青少年近15年来的发育增长趋势和存在问题。结果 1985~2000年中国城市男生每10年身高增幅2.0cm,体重增幅3.4kg,乡村男生10年身高增幅2.7cm,体重增幅2.2kg,城市女生10年身高增幅1.6cm,体重增幅2.2kg,乡村女生10年身高增幅2.9cm,体重增幅1.8kg;大城市、中小城市、富裕农村、中下农村身高最大增长年龄,男生提前幅度分别为0.9、0.7、0.6、0.4岁,女生分别为0.9、0.8、0.6、0.4岁;男生遗精年龄提前幅度分别为0.5、0.4、0.5、0.2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提前幅度为0.7、0.5、0.6、0.2岁。结论我国青少年尚处于生长长期趋势早期,青春期突增开始、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的年龄提前,是性发育加速提前的有力证据。伴随青春期生长提前,我国青少年存在4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生长长期变化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营养状况出现两极分化;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水平停滞不前;学校青春期性教畜相对滞后。青春期生长的不断提前趋势呼唤科学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苍山县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的动态规律。[方法]分析1963年、1980年和2000年苍山县城乡7~17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资料,比较分析身高、体重、胸围的动态变化。[结果]身高增加,1980年与1963年比较,男生为2.9~5.9cm,女生为0.3~6.2cm;2000年与1980年比较,男生为6.6~16.2cm,女生为4.1~14.0cm。体重增加,1980年与1963年比较,男生为1.9~7.9kg,女生为2.0~5.3kg;2000年与1980年比较,男生为5.0~15.0kg,女生为3.6~12.1kg。胸围增加,1980年与1963年比较,男生为0.1~3.8cm,女生为0.8~4.0cm;2000年与1980年比较,男生为0~3.9cm,女生为0.8~3.6cm。[结论]不同时期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均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1963~1991年湛江市先后5次对市区及乡村7-18岁中、小学生进行生长发育调查。现将其中4次调查结果分析如下:l身高28年来湛江市7-18岁中、小学生身高增长幅度最大,男生平均增长11.52cm,每10年增长4.豆Icm,女生平均增长8.96cm,每10年增长320cm。女生增长幅度最大的年龄为11岁,比男生(13岁)提早2年(见附表)。2作重28年男生体重平均增加8.12kg,13岁增幅最大(13.18kg);女生体重平均增加5.12kg,亦是13岁增幅最大(1010kg)。3胸围28年男生胸围平均增长5.38cm,女生增长3.50cm,两者均是13岁增幅最大(男8.15cm,女8.2…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江西省学生体格发育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0年和1985年江西省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体格发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5年来江西省7~18岁城乡男女学生的体格发育水平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城乡学生身高15年平均增长3.43~4.3cm,体重增长1.33~5.17kg,胸围增长0.28~2.85cm。各体格指标发育交叉年龄与发育高峰年龄有提前趋势。结论 江西省7~18岁学生身体体格生长水平处在“生长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但胸围的增长呈减弱趋势,这与身高的增长幅度很不相适应。提示应加快教育模式的转变,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增加体育锻炼,以保证学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1995年福建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1995年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莆田和南平等8地市及4所省属本科大学,调查了40046名汉族7-22岁大、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报道如下。1生长发育概况1.1形态发育1.1.1形态发育的年龄特征:各指标在15岁前增长趋势较快,到15岁时达到突增高峰达15-16岁以后趋于相对稳定。在突增阶段,身高的年增长值可达7-9cm,体重达5-6kg,胸围达3-4cm。1.1.2形态发育的性别特征:男女生在青春期均出现身高、体重、胸围3个形态指标的生长突增。身高的速度高峰(PHV)及高峰年龄(PHA)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PHV高l…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韶钢10a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发育趋势,为提高人体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分别对1991年和2001年韶钢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韶钢7-18岁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增长幅度男生高于女生。7-18岁学生的身高平均增长值,男生为2.25cm,女生为1.19cm;体重增加男生为2.25kg,女生为1.90kg;胸围增加男生为5.40cm,女生为3.82cm。发育突增年龄提前约1a,女生比男生发育早约1岁。结论 韶钢中小学生形态指标的发育呈增长趋势。加强教育,保证学生发育时期的正常生长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所自1990年~1993年连续四年对南海市罗村镇联星小学的6O名男女小学生进行了发育及营养状况监测,从9岁一直追踪至12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1980年出生的男女小学生各30名按国家有关监测方案进行了身高、体重测定,并按1985年全国7~22岁城乡学生身高或体重百分位数表和现时营养评价标准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见表1~表3。2评价2·1发育等级罗村镇农村9~12岁的小学生身高、体重均呈匀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高437~4.58cm,年均增重274~3ovkg。男生身高、体重发育上等人数均明显少于女生,体重发育的下等人数比女生多,但11…  相似文献   

10.
中国7~18岁汉族学生形态发育的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我国15个省区汉族学生形态发育的现状。方法以2004年学生体质监测7-18岁汉族学生共161477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乡村以及不同地区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进行比较。结果7~18岁城市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优于乡村学生,各年龄组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的均值变化均为城市大于乡村,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12岁组城市与乡村男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52.78和148.66cm(差值为4.12cm),城市与乡村女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52.68和149.24cm(差值为3.44cm);12岁组城市与乡村男生平均体重分别为44.75和39.27kg(差值为5.48kg),城市与乡村女生平均体重分别为42.9l和39.17kg(差值为3.74kg);12岁组城市男女生的平均胸围分别大于乡村男女生3.68cm和2.56cm。东部沿海地区7~14岁组男女生身高、体重的平均值均大于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南地区各年龄组学生身高、体重的平均值均为全国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进一步重视西部以及农村地区学生的体质健康,加强学生营养和体质改善工作,提高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滕州市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4年5月11日对27976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滕州市城区学校5所和乡村学校20所,共27976名中、小学生。1.2监测项目:身高、体重、视力、龋齿、沙眼。1.3方法:按照学校卫生年报表技术规范,采用1985年全国7~22岁城乡学生身高百分位数评价表、全国7~22岁城乡学生体重百分位数评价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价表,评价出身高、体重、营养等级指标。2结果与分析2.1身高、体重发育不平衡。体重上等率高于…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成年身高的长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成年身高增长是生长长期趋势的重要表现   生长长期趋势(secular growth trend),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发生的人类生物学重大现象之一,表现为儿童生长水平提高,青春期发育提前,成年身高持续增长.欧美各国儿童和少年1880至1998年的生长变化表明:5~7岁人群的身高和体重增幅分别为1 cm/10年和0.3 kg/10年;8~11岁人群的身高和体重增幅分别为1.3 cm/10年和0.5 kg/10年;12~15岁青春期阶段身高增幅男性为2.5 cm/10年、女性为2.1 cm/10年,体重增幅男性为2 kg/10年、女性为1.5 kg/10年;18岁成年男女性身高增幅分别为0.6~1.1 cm/10年和0.4~0.8 cm/10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在校期间大学生身体发育状况,我们收集整理了1064名毕业生在校期间体格检查中的身高、体重发育状况进行分析。1对象与方法本院1982~1984年级学生1064名,根据体格检查表取人学与毕业时两次的身高、体重值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生820名(占77%),女生244名(占23%),入学年龄为22岁。以身高0scm、体重O.skg分组统计。2结果与分析2.显身高、体重增长值:1064名大学生4年在校期间身高增长男生为10cm,女生为07cm;体重男生增加0.Ikg女生下降1.Ikg。2.2身高增长分布:男生增长of~5ocm者54O人(占65.9%),未增长280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呼和浩特市18618名7~17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胸围测量,并与该区1992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男、女生身高10a平均增长2.1cm和1.9cm,体重平均增长1.7kg和1.8kg,胸围平均增长0.9cm和0.7cm,生长发育水平低于湖南省同期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率下降,超重率、肥胖率上升。结论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有较大提高;营养不良、超重与肥胖的预防控制均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萧山市中小学生2000年与1980年生长发育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萧山市中小学生20年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7-19岁各年龄组学生进行形态、机能、第二性征等指标测量和调查,并与1980年资料比较。结果:2000年男学生身高、体重、胸围比1980年平均增长4.07cm、6.56kg和3.12cm,女学生平均增长3.76cm、5.06kg和4.31cm;女生月经初潮、男生首次遗精出现年龄提前1-2年。结论:萧山市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的指标20年间有显提高(P<0.01),青春发育期年龄提前。  相似文献   

16.
南平市中小学身高体重增长趋势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平市中小学生主要形态发育指标的现况及探讨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方法:对1995年及2000年南平市学生体质监测资料的身高、体重两项形态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年南平市中小学生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较1995年有较大水平的增长,男、女生身高平均增长1.83cm和1.79cm。体重男、女生平均增加1.19kg和0.83kg。结论:南平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仍表现长期加速趋势,5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了解湖南省天然矿泉水饮用人群的健康状况。方法选择长期饮用天然矿泉水人群为观察组,条件相近不饮用矿泉水人群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间健康指标的差异。结果 长期饮用天然矿泉水人群平均期望寿命(e^9)为72.04岁,比不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对照组人群e^0高出2.99岁,平均死亡年龄要高4.15岁,总患病率要低14.3%,人均医疗费用开支要少28.6%;男女小学生生长发育:男生身高高3.06cm,女生身高高4.26cm;男生体重重2.51kg,女生体重重3.40kg;男生胸围大1.62cm,女生胸围大1.81cm。结论长期饮用天然矿泉水人群的健康状况要优于条件相近不饮用矿泉水人群。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汉族学生生长发育现状与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1995年湖南省汉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调查资料分析,其生长发育存在着城乡差异,女生胸围城市落后于乡村,其余指标城市均高于乡村。与1985年同地资料比较,发育高峰年龄提前。城乡学生身高10年平均增长1.42cm-2.31cm,体重增长1.46kg-2.79kg,胸围增长1.25cm-19.2cm。  相似文献   

19.
昆山市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 ,对昆山市 1993~ 1996年的围产保健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运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近 60个变量进行筛选 ,选出对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有意义的危险因素 2 1项。结果显示孕母身高低于 15 0cm ,体重低于 4 0kg,早产、妊高征、羊水过多或过少、孕妇有心脏病史、孕母年龄高于 3 5岁、文化程度低等为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1985~2005年中小学生生长交叉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龙翔  陶芳标  黄锟  赵媛媛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320-1321
目的了解安徽省中小学生青春期加速生长的变化趋势。方法描述安徽省1985-2005年5次全国体质调研身高和体重交叉图,结合1985-2005年学生身高和体重增长净值,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985-2005年安徽省中小学生身高和体重青春期交叉发生的时间前移,身高发生交叉的年龄由1985年的10,13岁缩小至2005年的11,12岁;体重交叉年龄从1985年的11,14岁缩小至2005年的11,12岁,交叉区间间隔有缩小趋势。身高区间最大值从1985年2.635 cm缩小至2005年的1.656 cm。体重区间最大值从1985年1.605 kg缩小至2005年的1.521 kg。结论20年来,城乡男生青春期身高、体重增长速度高于女生,可能是身高、体重在青春期交叉区间缩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