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方玉  赵娟  张敏 《工企医刊》2003,16(4):73-74
甲状腺外科疾患包括甲状腺肿、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手术治疗有效好的疗效,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对甲状腺手术前后的特殊护理探讨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精神护理在护理实践中看到几乎所有的患者对甲状腺疾患的诊断、手术中的疼痛以及术后后遗症等问题都有一定的顾虑,因此作好术前精神护理,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向患者介绍各种术前检查的意义与注意事项,以便按时完成各种检查,防止患者产  相似文献   

2.
马慧发  顾俊平  焦秋明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425-1426
目的总结探讨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8年12月间天津市天和医院普外科356例经手术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情况及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2例(6.2%)患者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单因素分析发现导致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有:性别(男)、既往溃疡病史、术前高胆红素水平、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血小板(PLT)减少、根治性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和术中失血量多。多因素分析发现高危因素为既往溃疡病史、手术方式及术前胆红素水平。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应激性消化道黏膜病变。良好的术前准备、术中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术后针对高危因素患者加强抗感染和抑制胃酸等措施可以减少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选择武汉市2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5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MDASI-PeriOp-GYN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进行调查,随后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总得分(31.73±7.26)分;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病种、肿瘤转移、手术方式、术前放化疗、ECOG评分、心理一致感、自我感受负担均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其64.6%的变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病种、手术方式、术前放化疗、ECOG评分、自我感受负担直接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心理一致感和肿瘤转移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还可以通过自我感受负担的中介效应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务人员应加强对卵巢癌、有肿瘤转移、开腹手术、术前接受过放化疗、...  相似文献   

4.
手术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由于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普遍下降 〔1〕。再则肝炎病毒抵抗力、传染性强 ,传播途径广 ,极微量病毒的血液 ,通过输血、注射、手术等进入皮肤 ,或微小皮肤破损接触含病毒的血液均可引起感染 〔2〕。可见手术期防止肝炎病毒传播 ,保护高危人群十分重要。 1994年至今 ,湖北省肿瘤医院对肿瘤合并乙型、丙型肝炎 ,但需手术治疗者 ,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效果良好 ,现将具体措施介绍如下。1 方法1.1 凡乙肝、丙肝患者要作手术 ,均安排在固定手术间施行手术治疗。术前由巡回护士备好各种所需器材 ;参加此类手术人员 ,…  相似文献   

5.
<正>输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血液作为特殊医疗资源,对于救治产后大出血、血液病、外伤性失血、手术等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关乎人的生死。目前,血液无法人工合成,公民无偿所献的鲜血,是进行救死扶伤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的唯一来源,能够挽救无数生命。献血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普外科对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患者经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腹腔积液8例,吻合口瘘3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痊愈。随访18个月,失访4例,肺部转移2例,死亡2例。结论对胃肠道肿瘤合并肝转移的患者,术前详细的准备、选择合适的患者,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外科手术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因素与HPV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性伴侣数、性生活开始的年龄、孕产次和时间、有无吸烟史等密切相关。伴随着新兴事物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宫颈癌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危害妇女的心理及生命健康。根据相关研究及文献报道,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目前,腹腔镜微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对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玥 《职业与健康》2007,23(14):1276-1277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3/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5年内生存率不断提高旧0。目前,对于乳腺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以激素、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然而手术及疾病本身常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同时还对其家庭成员的心理造成影响。乳腺癌手术病人的特殊心理特征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进程及愈后,因而采取必要的护理对策进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3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此类患者21I例,其中208例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将其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是一类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程度较高,若治疗不及时,很快危及患者生命[1],其发病率正逐年升高,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法。但传统手术切口大,腹腔脏器暴露时间长,术后并发症较多。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外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转开腹手术原因。方法回顾我院妇科2003年3月-2010年3月期间3871例腹腔镜手术病例中56例转开腹手术的原因。结果转开腹率为1.5%(56/3871),其中术中转开腹53例,术后转开腹3例,转开腹主要原因为盆腔严重粘连、手术并发症和病变部位特殊,转开腹率分别占51.79%(29/56)、21.43%(12/56)、12.50%(7/56),恶性肿瘤和外科疾患也是转开腹手术的原因。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转开腹原因主要为盆腔严重粘连、手术并发症、病变部位特殊,术中适时转开腹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贫血是恶性肿瘤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不管是血液系统或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发生轻重不一的贫血,据统计有10%-40%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贫血,50%-60%的淋巴瘤、胃癌、肺癌、结肠癌和卵巢癌患者合并贫血。恶性肿瘤一旦发生贫血既可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出现呼吸窘迫和心功能不全等症状,还可以导致放化疗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血液回收机是利用现代医学成果和高科技手段,从患者术中收集的血液,进行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再输给患者.2004年以来,我院手术室应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肝脾、股动脉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以及全髋置换术、脊柱手术、颅内动脉瘤钳闭术、心内直视手术等估计出血>600 ml的手术共280例进行术中血液回收和回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发达因家及我国工业大城市,发病率居恶性肿瘤首位。我科自2006午10月~2008年6月,共收治30例肺癌合并糖球病的老年患者,由于崩手术期护理得当,患者均平稳度过手术期,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同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手术服及铺单与手术部位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服作为个人防护用品的一部分,既可以保护医务人员,使其避免暴露于患者的血液及体液,同时又可以保护患者使其避免受到医务人员携带病原体的污染.铺单主要用于保持器械、物体表面无菌,保持手术的无菌环境.本综述主要介绍手术服及铺单的类型,对一次性及重复使用手术服及铺单在减低手术部位感染、减少医务人员暴露等方面进行行比较,并介绍手术服及铺单选择的原则及方法,为医疗机构选择手术服及铺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作为医院特殊的科室,具有工作复杂、医疗风险大的特点,手术中微小的差错都有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造成伤残或危及生命。因此,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已成为医院患者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16.
徐娟  郭风先 《现代保健》2011,(14):96-97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结果67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均能积极面对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均能积极放化疗,无医疗纠纷。结论做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1].可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病理分期选择手术、放射治疗及化疗等治疗方法[2].2002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共收治宫颈癌患者32例,其中对I a~Ⅱa期,无严重合并症的1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影响因素及对感染患者的临床干预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0月来医院就诊的2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统计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率,记录患者临床资料,运用统计学软件对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次数及基础病史等围术期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此外,对所有患者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全面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感染的临床意义。结果 200例肿瘤患者中共35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7.50%;35例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70株,革兰阴性菌40株占57.14%,革兰阳性菌20株占28.57%;真菌10株占14.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500ml、合并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次数≥4次是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史、阴道检查次数多等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全面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妇科手术患者心理反应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术是生命过程中的应激事件,对人体健康带来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损伤。尤其妇科患者受着特殊的内分泌系统、特殊的生理现象、特殊的社会干预的影响,心理上格外敏感,负性心理反应的发生率很高,常常在接受手术治疗程序时更容易产生种种负性心理反应,不利于手术治疗。3年来对1350例妇科手术患者采用一定的心理指导和行为训练,给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心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的心理反应,增强心理应激能力,使之尽快地在心理和行为上达到适应,促进术后躯体和心理康复。1 术前的心理反应1.1 焦虑及恐惧心理反应 因手术性质和患者的身心条件不…  相似文献   

20.
当前,医护工作者正面临着严重职业暴露的危险,而医院手术护士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尤其是遇急诊手术或抢救患者时,容易忽略自身防护,常因工作紧张,难以按常规程序进行操作,更易发生锐器伤而接触血液、体液造成职业暴露,现将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总结如下:1防护对策 1.1加强防护意识,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接触有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带双层手套、护目镜及脚套;对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检查报告未知的患者严格按照标准预防的措施进行操作[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