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对我院2005年1至6月应用的抗生素从金额、品种进行统计,并结合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前半年内应用了10类46个品种,占消耗金额的21.38%。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我院使用抗感染药物的首位,药师和临床医生应进一步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肿瘤患者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探讨本院肿瘤患者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结构构成和应用合理性。方法 对辽宁省肿瘤医院2005年10月~2006年9月抗感染药物种类、用量、金额和用药频度等进行归类、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共花费1188.42万元,分别占各年度药品总消耗金额的3.86%。头孢菌素类用量最大,超过消耗金额的50%;洁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用量也较大,均超过消耗金额的10%;而抗真菌类、多肽类、大环内酯类、抗病毒类用量较少,均不足消耗金额的l%。本院注射用抗感染药物占抗感染药物总消耗额的85.73%。各药品DDDs排名与消耗额名次相似,但国产药品名次靠前。结论 本院肿瘤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总体适度,没有明显滥用现象。对于肿瘤专科医院而言,使用抗感染药物应重视给药类型,并应考虑使用的经济学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部分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统计并计算住院药房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抗生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剂量、用药天数、用药频率、日均费用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用药频率DDDs 排序居前,仍为抗感染药物首选.DDDs 排序居前的品种每日费用较低.结论住院部抗生素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分级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广泛.据调查每年药品的消耗量中.抗感染药占50%以上.本文就近年来抗感染药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1 抗生素类现在我国抗生素的生产.从1948年抗生素问题世以来品种增加到50多种在抗生素中青霉素的资历最老.至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前一时期曾本着能耐酸、耐酶、可口服、对耐药菌和绿脓杆菌有效的目标.进行了半合成改构工作.现已有新品种30多个.头孢菌素的发展最快.近年来引入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现状,为该类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品种数量消耗金额进行列表排序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17个品种消耗金额占抗感染类用药总金额的49.85%;2008年使用了24个品种,消耗金额占抗感染类用药总金额的42.39%。结论:第3代、第4代头孢菌素使用消耗占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70.00%以上,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共同引起重视,提高合理使用此类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药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住院药房抗生素类药物的用药品种、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用药天数、用药金额、日均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用的抗生素用药金额居前5位的是依次为头孢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与抗真菌类,用药频率DDDs、DDDC排在前5位的是: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钠,这些为首选的抗感染类药物。结论住院药房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以提高抗生素药物的的合理应用率。  相似文献   

7.
呼吸科门诊患者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门诊呼吸科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情况,为抗菌药的使用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每月各30份呼吸科门诊处方共360张,对痰培养、药敏试验、使用抗感染药物品种、使用率及相关费用进行分析。结果:痰培养阳性率为59.44%,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83.61%,抗感染药物联用率为35.22%,抗感染药物总费用为48719.52元,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10位的药物均为广谱抗菌药,一些药物利用指数(DUI)相对较高,致病菌耐药率最高达73.7%(头孢唑啉)。结论:呼吸科门诊抗生素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我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趋势,旨在为提升我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近5年内的上感处方进行了抗感染药物的用药趋势分析。结果:我院近5年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所使用的抗感染药物的平均品种数为2.34种,平均金额为121.8元,年平均使用百分率为86.5%,抗感药物选用主要集中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大环内酯类等3几个大类,青霉素类使用率逐年下降,头孢菌素类与大环内酯类使用率逐年增加。结论:我院近5年内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趋势总体上正趋于更合理的方向转变,但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仍是存在的,有待进一步加强用药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广和最重要的一大类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及具有某些生理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的化学物质.随着抗生素品种的不断增多,及其使用的日益广泛,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但不能使其发挥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为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本人认为合理使用抗生素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我院住院部2009年抗感染药物应用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部抗感染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制订促进抗感染类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12月我院住院部各病区所用的各类抗感染药物采用金额统计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我院住院部抗感染类药物的年消耗金额占药物总金额的48.48%,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使用量较大。结论:我院住院部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需加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静宁县所属20家基层医疗机构2010年1~6月抗感染类药物使用情况.方法:统计静宁县所属20家基层医疗机构2010年1~6月抗感染类药物的出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静宁县所属基层医疗机构抗感染类药物使用量按金额计算占药品使用总量的25%,用药品种以头孢菌素为主,其次为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感染中成药、其他抗生素等.结论:抗感染类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状况不容乐观,仍然需要加强宣传,加大监管力度,改进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物系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有口服、肌注、静注等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以及其他化学合成药物等.本文详细介绍青霉素类抗感染药物中常见的几种静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中医科病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006年1月~12月中医科住院病人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应用占住院病人的69.7%,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高低顺序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新一代喹诺酮类、抗病毒类、中药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结论:分析存在问题,加强护理管理,是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3年至2006年抗生素采购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峰  赵润年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913-2915
目的:以单品种使用频度(DDDs)和药品采购金额比例作为评价的指标,分析我院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HIS进行数据分析,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药物利用研究,提取2003年至2004年我院药品入库数据作为原始资料,分析各年度抗生素采购金额占全部药品金额的比例、各类抗生素消耗金额比例以及单品种采购金额排名及药品使用频度情况。结果:2003年至2006年我院抗生素采购金额占全部药品费用的比例为25.27%-20.57%,平均为23.76%。采购金额占前两位的抗生素亚类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DDDs排序阿莫西林和罗红霉素4年来一直高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与金额排序不尽相同。结论: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室,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抗生素的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生素;(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具抗菌作用的微生物产物及其半合成衍生物称为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各品种。也曾使用名词抗菌素,现已不用。  相似文献   

17.
乔新江 《吉林医学》2012,33(24):5240-5241
目的:为了保证儿科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以及避免出现抗感染药物的滥用,减少药源性疾病,回顾性分析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讨论如何合理高效低使用抗感染药物。方法:对100例儿科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其中包括患儿年龄、疾病类型、病原性检查、药敏结果、抗感染药物使用品种类型、治疗效果、使用的剂量、时间和给药方法等。结果: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为86%,平均的用药时间为(9.04±1.04)d。病原学分析中以感染革兰阳性菌的病儿是最多的,占全部研究病历的43%,其次是革兰阴性菌和病毒感染。抗生素的种类包括头孢菌素类、括青霉素类、大环内脂类。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五位药物分别是头孢吡肟、阿奇霉素、青霉素、罗红霉素和阿莫西林。主要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和口服两种。结论:抗生素的高使用率,使得临床产生耐药菌株逐渐增加,儿科使用抗感染药物一定要注意用药安全切忌滥用抗生素,给药方案制定要根据病原和药敏检查结果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抗感染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类药物品种多、应用广、发展快,尤其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发展更快。但也出现了许多不合理应用的问题。现从我院1993年至1995年抗感染药的消耗结构来探讨该类药使用的合理性,反馈抗感染药物的信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我院2006-2008年病区抗感染药物应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26.64%-31.27%,品种数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最大的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占抗感染药物总销售金额的2/3以上;用药频度较大的是青霉素类、第3、4代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应控制第3、4代头孢菌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2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华  张辉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13(3):191-192,F003
<正>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个品种—青霉素的引入临床,对人类控制细菌性感染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开创了抗生素的新纪元。在抗生素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青霉素类药及和它同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头孢菌素类药由于杀菌力强、疗效高、剂量范围广等特点,在抗感染疾病治疗药中占有重要地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所有抗生素中毒性最低的,一般没有毒性反应,其最常见的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中青霉素类的发生率居各类药物首位,头孢菌素类发生率约为青霉素类的10~30%,在这些过敏反应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药物的应用。现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中常见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