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恶性淋巴瘤是来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恶性淋巴瘤新发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和认识,尤其是阐明了分子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的作用机制,继而为其特异性靶点开发的分子靶向药物,开创了临床肿瘤治疗的新领域,在恶性淋巴瘤治疗领域中出现了不少新的进展,成为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本文对恶性淋巴瘤生物分子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恶性淋巴瘤的化疗与胎儿宫内生长、分娩的相互影响及孕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治疗及因特殊原因不能终止妊娠而成功分娩的经过,并以"妊娠"和"恶性淋巴瘤"为主题词于"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对自1992年11月~2010年9月国内报道的15例"妊娠合并恶性淋巴瘤"相关病例报道进行研究,分析妊娠期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化疗选择及对胎儿生长、母体结局的影响.结果 妊娠期合并恶性淋巴瘤不易早期发现,进展快、侵袭性强、肿瘤负荷大,危及生命;对妊娠及母体的影响,包括流产、早产、胎死宫内及感染出血等.本例患者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无法早期结束妊娠,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后,病变控制缓解,获得成功分娩.结论 妊娠合并恶性淋巴瘤经过合理选择治疗,继续妊娠至胎儿成熟分娩,分娩后补充完成化、放疗,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及母体生存.治疗对于婴儿的近远期影响在随访观察中.  相似文献   

3.
腹泻是肠道肿瘤常见症状之一。本文着重讨论有关肠道恶性肿瘤和胃肠道激素瘤所致的腹泻。一、肠道恶性肿瘤 (一)肠道恶性淋巴瘤:本病可以原发于肠道成为全身性淋巴瘤的一部分。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居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之首位,多数发生在回肠,其次为空肠,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1类创新药——达伯舒,日前获准上市,为部分霍奇金淋巴瘤等肿瘤患者提供了免疫治疗新模式。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B细胞恶性淋巴瘤,多发生于20~40岁的年轻人,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牵头开展的临床研究显示,采用"达伯舒"治疗复发的难治型霍奇金淋巴瘤,其有效率高达80.4%,其疗效和安全性与同类进口药物相当,而价格将明显低于同类进口药。  相似文献   

5.
<正>恶性淋巴瘤为一全身性疾病,好发于淋巴结。结外器官发病率低,其中以消化道、肺等部位相对多见。乳腺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且以转移肿瘤(secondly breast lymphoma,SBL)为主。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极少见,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占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0.38%~0.70%。PBL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2.2%[1]。目前对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文献报道较少,现对我院收治的12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我一直在挣扎,终于明白,与其在恐惧中等待死亡,不如直接面对。"这是电影《搜索》中罹患恶性淋巴瘤的女主角在终结自己生命前留下的遗言。她是个美丽的姑娘,不忍直面残酷的癌症而选择了死亡。6年前的电影折射出的生命观,不禁让人惋惜。如今随着治疗手段与预防意识的提高,我们可以防治甚至战胜恶性淋巴瘤。淋巴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血液癌症,  相似文献   

7.
北京肿瘤医院专长于胃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妇科肿瘤、头颈部肿瘤以及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开展的保乳手术、介入治疗、超声射频治疗、三维适形放  相似文献   

8.
专家简介:吉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化疗一科主任。在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消化道肿瘤、鼻咽癌及精原细胞瘤等实体肿瘤的内科治疗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和营养支持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
恶性淋巴瘤(也称为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一组异质性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起源于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或NK细胞.  相似文献   

10.
恶性淋巴瘤:50%的早期淋巴瘤能被治愈恶性淋巴瘤过去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绝症,但随着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恶性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已超过50%.其中早期霍奇金淋巴瘤已冶愈率达80%以上.大量临床试验证实,使用免疫化疗后,50%的早期淋巴瘤患者能被治愈,而一半的患者在得病5年后依然可以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11.
恶性淋巴瘤(ML)是发生于淋巴结和(或)结外部分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是一组可以高度治愈的实体肿瘤.恶性淋巴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按发病人数统计,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6位,好发于青少年及中老年.ML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国际上可统一分为两大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霍奇金淋巴瘤(HD).2001年WHO颁布实施新的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方法,进一步推动了ML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目前对于淋巴瘤病因学的研究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已经又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免疫学、细胞化学和电镜研究的进展,恶性淋巴瘤的研究在二十余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恶性淋巴瘤过去仅仅根据形态学分类,现在用免疫学和细胞化学方法,已能识别正常的T、B淋巴细胞及单核、组织细胞。应用这些方法研究恶性淋巴瘤已经明确它们是免疫系统的肿瘤。现在认为所有“结节性”淋巴瘤,均来自滤泡中心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5个月至4年,5例患者均健康生存,生存期分别为5、11、25、38、48个月,术后未出现声音嘶哑、呛咳等并发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未见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诊断困难.治疗宜采取综合治疗.术后的放疗、化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3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恶性B细胞型淋巴瘤23例,恶性T细胞型淋巴瘤7例,小细胞性非B非T细胞型淋巴瘤4例.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14例,侵犯邻近器官者5例.手术切除率91.2%(31/34),根治切除率73.5%(25/34),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7年,全组已死亡8例.结论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胃镜诊断确诊率低,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预后与手术方式、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5.
骨髓活检在恶性淋巴瘤骨髓侵润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根据组织病理检查及临床特点分为霍奇金病 (Hodgekin’sdisease ,HD)及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ekin’slymphoma ,NHL)。骨髓检查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病理分期及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其阳性结果是淋巴瘤全身播散的重要依据。由于骨髓穿刺抽吸过程中容易引起稀释 ,往往造成漏诊 ,骨髓活检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提高检出率。我科对 67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常规骨髓穿刺 ,其中 2 4例病人同时进行骨髓活检 ,以探讨骨髓活检在恶性淋巴瘤骨髓侵润…  相似文献   

16.
李英杰 《现代保健》2009,(16):84-84
做好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不但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治疗率,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对370例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科共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70例,经病理证实,其中宫颈癌221例,卵巢癌71例,恶性葡萄胎19例,子宫内膜癌38例,卵巢恶性淋巴瘤2例,  相似文献   

17.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何杰金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淋巴瘤两大类。在我国该肿瘤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11位,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该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以31—40岁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8.
恶性淋巴瘤是小儿常见肿瘤之一,临床上常因伴有其他症状或肿瘤转移而误诊,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现对我院误诊的2例淋巴瘤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MLT)是罕见的恶性肿瘤,是指以甲状腺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主要见50岁以上妇女。在全身恶性淋巴瘤中,20%患者可累及甲状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也可侵犯至包膜外发生扩散,常可侵及胃肠道。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绝大部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2%~3%,其对化疗、放疗比较敏感[1]。而且治疗上亦与其他甲状腺恶性肿瘤有所不同,所以应引起广大外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恶性淋巴瘤的肺部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部淋巴瘤的影像表现,评价普通平片、CT在肺部淋巴瘤诊断中的作用,以便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5例恶性淋巴瘤(分为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病)患者的资料,对其平片、CT表现及组织病理学进行分析。结果淋巴瘤分为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病,本组病例何杰金病10例,非何杰金病25例。发现原发肺部淋巴瘤6例,肺部继发恶性淋巴瘤有29例。肺部继发恶性淋巴瘤肺部改变又可分为四类:①肿块(结节)型;②支气管血管淋巴型;③肺炎肺泡型;④粟粒型。结论恶性淋巴瘤在纵隔肺门淋巴结、胸膜和心包等处都有异常CT表现,CT检查可以发现肺部病变,且有利于反映肺部病变情况与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