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VE)脑脊液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18例VE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40例同期收治的同年龄段脑脊液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介素-2(IL-2)、IL-8、IL-10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脑脊液指标对VE患儿病情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儿脑脊液IL-2、IL-8、IL-10、CD_8+、CD_(19)+、CD_(1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_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_3+、CD_4+、CD_4+、CD_4+、CD_4+/CD_8+/CD_8+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儿神经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儿脑脊液中CD_3+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儿神经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儿脑脊液中CD_3+、CD_4+、CD_4+、CD_4+、CD_4+/CD_8+/CD_8+均低于轻度组,IL-2、IL-8、IL-10、CD_8+均低于轻度组,IL-2、IL-8、IL-10、CD_8+、CD_(19)+、CD_(19)+均高于轻度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脑脊液IL-2、IL-8、IL-10、CD_3+均高于轻度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脑脊液IL-2、IL-8、IL-10、CD_3+、CD_8+、CD_8+、CD_(19)+、CD_(19)+及CD_4+及CD_4+/CD_8+/CD_8+指标对VE患儿病情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0.831、0.859、0.615、0.636、0.872、0.731。结论 VE患儿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情况,IL-2、IL-8、IL-10及CD_8+指标对VE患儿病情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0.831、0.859、0.615、0.636、0.872、0.731。结论 VE患儿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情况,IL-2、IL-8、IL-10及CD_8+等可能参与了VE患儿中枢神经损伤过程,监测上述指标可能有助于临床对病情的辅助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对膀胱癌患者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和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20年4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05例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收治的55例未发生尿路感染膀胱癌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非感染组及对照组,分析各组TLR4、TLR9基因相对表达量;测定CD_3+、CD_4+、CD_4+、CD_8+、CD_8+ T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M(IgM)、IgG、IgA表达水平;测定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IL-6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105例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1株(63.39%)。感染组及非感染组TLR4、TLR9表达量高于对照组,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CD_3+ T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M(IgM)、IgG、IgA表达水平;测定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IL-6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105例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1株(63.39%)。感染组及非感染组TLR4、TLR9表达量高于对照组,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CD_3+、CD_4+、CD_4+、CD_4+、CD_4+/CD_8+/CD_8+、IgM、IgG、IgA免疫功能指标低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非感染组IgM、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CRP、PCT、IL-1、IL-6炎症因子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TLR4、TLR9、CD_4+、IgM、IgG、IgA免疫功能指标低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非感染组IgM、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CRP、PCT、IL-1、IL-6炎症因子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TLR4、TLR9、CD_4+/CD_8+/CD_8+、IgM、IgG、IgA、CRP、PCT、IL-1、IL-6指标诊断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均>60.0%。结论 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患者存在TLRs信号通路活性的增强,免疫、炎症因子表达失调,这些指标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尿路感染及评估病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变化,并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途径在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20例设为感染组,并以同期105名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TLR4、NF-κB、抑制蛋白κB(IκB)mRNA相对表达量,并比较两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及CD4+/CD8+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结果 感染组患儿IL-6、IL-8、TNF-α高于对照组,感染组患儿TLR4 mRNA、NF-κB mRNA...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OBI)感染人群外周血细胞免疫和微小RNA(miRNA)改变。方法 选择本地区供血单位2020年1月-2020年12月无偿献血人群中诊断为OBI的患者101例为OBI组以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70例为CHB组,选择同期本地区无偿献血健康人70名为健康对照组。抽取入组时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_4+、CD_8+、CD_8+以及CD_4+以及CD_4+/CD_8+/CD_8+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血清miR-25、miR-486、miR-92a、miR-1水平。结果 三组对象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BI组CD_4+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血清miR-25、miR-486、miR-92a、miR-1水平。结果 三组对象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BI组CD_4+、CD_4+、CD_4+/CD_8+/CD_8+水平高于CHB组,CD_8+水平高于CHB组,CD_8+、IFN-γ、TGF-β、IL-17、IL-23水平低于CHB组,CD_4+、IFN-γ、TGF-β、IL-17、IL-23水平低于CHB组,CD_4+、CD_4+、CD_4+/CD_8+/CD_8+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CD_8+、IFN-γ、TGF-β、IL-17、IL-2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OBI组miR-25、miR-486、miR-92a低于CHB组,高于健康对照组,miR-1高于CHB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miR-25、miR-486、miR-92a和miR-1用于OBI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95%CI=0.723~0.915)、0.813(95%CI=0.721~0.905)、0.798(95%CI=0.697~0.899)和0.769(95%CI=0.665~0.87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偿献血人群中OBI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改变,而miRNA有望作为OBI的可靠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周感染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胰腺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脂多糖(LPS)制备SAP并发胰周感染模型大鼠;观察实验组[对照组(DZ)、低剂量组(L)、中剂量组(M)、高剂量组(H)]和空白组(CK)大鼠健康状况、胰脏组织学指标、炎症细胞数量、腹腔灌洗液菌落数,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2、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IL-1β、IL-12、IL-17A、TGF-β1 mRNA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有发热现象,体温、体质量、外周血炎症细胞分类计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腹腔灌洗液菌落计数高,黄芩苷治疗组计数低(P<0.05);SAP大鼠胰脏IL-1β、TGF-β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K组,IL-12的表达低于CK组(P<0.05),IL-17A mRNA、TGF-β1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Z、L、M、H组大鼠CD_3+、CD_4+、CD_4+、CD_4+、CD_4+/CD_8+/CD_8+上升,CD_8+上升,CD_8+比例下降,SAP组大鼠CD_3+比例下降,SAP组大鼠CD_3+、CD_4+、CD_4+、CD_4+、CD_4+/CD_8+/CD_8+升高。结论 黄芩苷可通过介导SAP并发胰周感染大鼠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转化比例,调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发挥正向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部感染(SPI)患者T细胞亚群和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0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78例老年SPI患者为研究组,同期178例老年非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表达,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并分析上述指标与老年SP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T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WBC、CRP、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蛋白、NF-κB蛋白和p-IκB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 178例老年SPI患者住院治疗后死亡52例、存活126例,入院第7天,死亡组T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WBC、CRP、TNF-α和IL-6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外周血TLR4蛋白、NF-κB蛋白和p-IκB蛋白表达均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老年SPI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TLR4/NF-κB蛋白表达升高,且其水平变化与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替加环素对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XDRAB)肺炎的联合抑菌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3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收治的88例XDRAB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替加环素,研究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替加环素。比较两组细菌清除率、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炎症反应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M(IgM)、IgG、IgA]、细胞免疫[CD_3+、CD_4+、CD_4+、CD_4+、CD_4+/CD_8+/CD_8+、自然杀伤(NK)细胞]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细菌清除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RP、WBC、PCT、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IgM、IgG、IgA、CD_3+、自然杀伤(NK)细胞]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细菌清除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RP、WBC、PCT、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IgM、IgG、IgA、CD_3+、CD_4+、CD_4+、CD_4+、CD_4+/CD_8+/CD_8+、NK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热毒宁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替加环素通过降低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利于提高联合抑菌效果,促进XDRAB肺炎患者预后改善,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膦甲酸钠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对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医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联合组65例,对照组采用ALA-PDT方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膦甲酸钠进行治疗,检测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水平,统计两组患者HPV转阴率、再感染率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CD_3+、CD_4+、CD_4+、CD_8+、CD_8+、CD_4+、CD_4+/CD_8+/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HPV转阴率较高,再感染率较低(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69%,高于对照组69.84%(P<0.05)。结论 膦甲酸钠联合ALA-PDT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效果较好,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及相关因子水平在不同程度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体内水平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首次在诸暨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7例Hp感染胃溃疡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30名入院行健康检查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入组患者病损面积、炎症因子水平、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根据研究对象黏膜状态、腺体形态、腺体密度的评分总和,对患者胃黏膜损害程度进行程度划分,分别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重度损伤,不同损伤程度的患者胃黏膜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随胃黏膜损害程度加重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随着胃黏膜损害程度加重而下降,正常水平与不同损伤程度的患者血清IL-6、TNF-α、IL-10、TGF-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水平患者与不同损伤程度的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损伤患者CD_3+、CD_4+、CD_4+、CD_8+、CD_8+、CD_4+、CD_4+/CD_8+/CD_8+水平与其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TNF-α、IL-10、TGF-β细胞因子水平和T淋巴细胞水平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发病程度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建立支气管重构哮喘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灌胃给药,初步探讨桔梗对哮喘大鼠支气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低浓度桔梗组和高浓度桔梗组,持续给药8周。测定用药前后大鼠的引喘时间,以及大鼠血清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的浓度。结果 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高浓度桔梗组大鼠引喘时间显著延长(P<0.01),NF-κB、MMP-9和TIMP-1的血清浓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高浓度桔梗可通过抑制肺部炎症反应和MMP-9的高表达,从而减轻哮喘大鼠支气管重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黄芩苷对感染性早产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功妊娠Wistar雌性大鼠,8只为空白组,24只成功建模,分为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实验组各8只。药物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进行黄体酮、黄芩苷干预,7 d后光镜下观察胎盘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AMPK mRNA、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实验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丙二醛(MDA)水平、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AMPK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对照组、实验组MCP-1、HMGB1、IL-6、TNF-α、MMP-2、MMP-9、MDA水平、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SO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后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指标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定西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梗死后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59例及非感染组114例,分析T淋巴细胞、MAPK信号通路指标对发生感染的预测价值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感染组CD_4+、CD_8+、CD_8+、CD_4+、CD_4+/CD8值低于非感染组,p38、JN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CD_4+/CD8值低于非感染组,p38、JN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CD_4+、CD_8+、CD_8+、CD_4+、CD_4+/CD_8+/CD_8+值及p38、JNK蛋白表达水平预测脑梗死患者发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0.652、0.705、0.717、0.660;预后不良组的CD_4+值及p38、JNK蛋白表达水平预测脑梗死患者发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0.652、0.705、0.717、0.660;预后不良组的CD_4+、CD_8+、CD_8+、CD_4+、CD_4+/CD_8+/CD_8+值低于预后较好组,p38、JN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较好组(P<0.05);CD_4+值低于预后较好组,p38、JN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较好组(P<0.05);CD_4+、CD_8+、CD_8+、CD_4+、CD_4+/CD_8+/CD_8+值及p38、JNK蛋白表达水平评估脑梗死后感染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525、0.598、0.604、0.789、0.600。结论 急性脑梗死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指标CD_4+值及p38、JNK蛋白表达水平评估脑梗死后感染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525、0.598、0.604、0.789、0.600。结论 急性脑梗死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指标CD_4+、CD_4+、CD_4+/CD_8+/CD_8+及MAPK信号通路指标p38蛋白表达异常,且T淋巴细胞指标和p38蛋白表达能较好评估脑梗死患者感染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急性细菌性皮肤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万古霉素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性皮肤感染患者80例,治疗前采集患者皮损部位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分析耐药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夫西地酸乳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万古霉素。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CD_3+、CD_4+、CD_4+、CD_8+、CD_8+、CD_4+、CD_4+/CD_8+/CD_8+)、炎症因子[降钙原素(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损[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及不良反应。结果 80例急性细菌性皮肤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106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比71.70%和28.3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较高,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较敏感;研究组CD_3+)、炎症因子[降钙原素(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损[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及不良反应。结果 80例急性细菌性皮肤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106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比71.70%和28.3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较高,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较敏感;研究组CD_3+、CD_4+、CD_4+、CD_4+、CD_4+/CD_8+/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_8+、PCT、hsCRP、IL-6水平、E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细菌性皮肤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丰富,且具有不同程度耐药性,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可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和炎性因子水平,缓解皮损,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儿童川崎病(KD)并发EB病毒(EBV)感染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表达及其对细胞炎症因子释放和冠脉损伤(CAL)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KD患儿89例,根据EBV DNA检测结果分为EBV感染组30例和无EBV感染组5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特异性组织抑制剂1(TIMP-1)、NF-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检测NF-κB、IκB mRNA水平,统计两组患儿CAL发生率。结果 EBV感染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IL-6、IL-8、IL-10、IL-1β、TNF-α、MMP-2、MMP-9、NF-κB及其mRNA水平高于无EBV感染组,TIMP-1、IκBα及其mRNA水平均低于无EBV感染组(P<0.05); EBV感染组CAL发生率为43.33%(13/30),高于无EBV感染组(P<0.05)。结论 合并EBV感染的川崎病患儿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上调,CAL发生率明显升高,EBV感染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介导炎症反应造成CA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表面活性蛋白A/D(SP-A/D)改变及其与T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 选择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5月-2020年5月收治进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术后尿路感染与未感染者各55例。对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液中SP-A、SP-D蛋白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_4+、CD_8+、CD_8+、CD_4+、CD_4+/CD_8+/CD_8+水平。结果 55例尿路感染患者经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71.67%,革兰阳性菌17株,占28.33%,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较高,共23株,占38.33%;感染组SP-A、SP-D、CD_8+水平。结果 55例尿路感染患者经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71.67%,革兰阳性菌17株,占28.33%,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较高,共23株,占38.33%;感染组SP-A、SP-D、CD_8+高于非感染组,CD_4+高于非感染组,CD_4+、CD_4+、CD_4+/CD_8+/CD_8+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SP-A、SP-D、CD_8+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SP-A、SP-D、CD_8+及IPSS评分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CD_4+及IPSS评分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CD_4+、CD_4+、CD_4+/CD_8+/CD_8+低于中度组及轻度组,中度组SP-A、SP-D、CD_8+低于中度组及轻度组,中度组SP-A、SP-D、CD_8+及IPSS评分高于轻度组,CD_4+及IPSS评分高于轻度组,CD_4+、CD_4+、CD_4+/CD_8+/CD_8+低于轻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尿液SP-A、SP-D及IPSS评分对前列腺增生术和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0.732、0.682,指标联合时曲线下面积为0.78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SP-A、SP-D水平可反映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及T细胞免疫状态,对于判断尿路感染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微炎症状态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3月166例诸暨市人民医院肾内科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CKD-MBD分为CKD-MBD组48例与非CKD-MBD组118例。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8+、CD_4+、CD_4+/CD_8+/CD_8+)、微炎症状态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CKD-MBD相关指标[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炎症状态水平对并发CKD-MBD的预测价值。结果 CKD-MBD组年龄≥65岁、透析时间≥5年、合并HBV感染比例高于非CKD-MBD组(P<0.05),CD_8+)、微炎症状态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CKD-MBD相关指标[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炎症状态水平对并发CKD-MBD的预测价值。结果 CKD-MBD组年龄≥65岁、透析时间≥5年、合并HBV感染比例高于非CKD-MBD组(P<0.05),CD_8+、TNF-α、CRP、IL-6、血磷及iPTH水平高于非CKD-MBD组(P<0.05),CD_4+、TNF-α、CRP、IL-6、血磷及iPTH水平高于非CKD-MBD组(P<0.05),CD_4+、CD_4+、CD_4+/CD_8+/CD_8+及血钙水平低于非CKD-MB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透析时间≥5年、合并HBV感染是MHD患者并发CKD-MBD的危险因素(P<0.05)。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炎症状态各指标联合预测CKD-MB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灵敏度为93.82%,特异度为86.51%。结论 MHD合并CKD-MB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微炎症状态指标明显变化,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联合微炎症状态对预测CKD-MBD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黑皮质素-1受体(MC1R)基因多态性与烧伤后创面感染易感性及免疫功能的关联。方法 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烧伤后创面感染患者65例为感染组,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烧伤后未感染患者60例为未感染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MC1R基因rs1805005位点基因型,免疫磁珠法检测外周血CD_4+、CD_8+、CD_8+及NK细胞含量。结果 感染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TT、TC基因型频率与未感染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MC1R基因rs1805005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是烧伤患者发生创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烧伤创面感染患者携带TT、TC、CC型整体CD_4+及NK细胞含量。结果 感染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TT、TC基因型频率与未感染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MC1R基因rs1805005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是烧伤患者发生创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烧伤创面感染患者携带TT、TC、CC型整体CD_4+、CD_4+、CD_4+/CD_8+/CD_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然杀伤细胞(NK)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C型CD_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然杀伤细胞(NK)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C型CD_4+、CD_4+、CD_4+/CD_8+/CD_8+低于TT型及TC型(P<0.05);TC型与TT型CD_4+低于TT型及TC型(P<0.05);TC型与TT型CD_4+、CD_4+、CD_4+/CD_8+/CD_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C1R基因rs1805005位点显著增加本地区人群烧伤后创面感染易感性,并对其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FTP)对大肠埃希菌上行性感染盆腔炎后遗症(SPID)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FTP给药组(低、中、高剂量)各12只,除对照组外所有大鼠均构建SPID模型,造模后,FT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剂量为150 mg/kg/d、300 mg/kg/d和600 mg/k/d的FTP溶液,持续7 d。观察各组子宫肿胀率和子宫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子宫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核因子κB (JNK/NF-κB)表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6、IL-10、MCP-1、TNF-α及子宫组织p-JNK/JNK、NF-κB p65、p-IκB、FGF-2、IGF-1 mRNA升高,MMP-2、MMP-9 mRNA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FTP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子宫肿胀率下降(P<0.05),血清IL-6、MCP-1、TNF-α以及子宫组织p-JNK/JNK、NF-κB p65、p-IκB、FGF-2、IGF-1 mRNA下降(P<0.05),血清IL-10和子宫组织MMP-2、MMP-9 mRNA升高(P<0.05),并随着FTP剂量升高,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FTP可以抑制JNK/NF-κB通路表达,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减轻SPID大鼠子宫组织损伤,改善子宫内膜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降钙素原(PCT)对卒中相关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72例和未感染组56例。对两组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及入院时免疫功能指标、血清CGRP、MMP-9、PC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感染组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例数、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例数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4+/CD_8+/CD_8+T淋巴细胞比值和血清IgG、CGRP水平均低于未感染组,血清MMP-9、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GRP、MMP-9、PCT诊断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8、0.654、0.752(P<0.05),其中,血清CGRP的诊断灵敏度最高,为90.37%,血清PCT的诊断特异度最高,为89.29%,当将三者联合检测时,AUC提升至0.890(P<0.05)。结论 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患者的免疫功能损害更加显著,入院早期血清CGRP、MMP-9、PCT水平对于肺部感染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607C/A位点多态性与尖锐湿疣(CA)易感性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皮肤科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CA患者120例为CA组,统计CA组发病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名为对照组。分析两组IL-18基因-607C/A位点多态性,检测CA组外周血IL-18及免疫细胞CD_4+、CD_8+、CD_8+水平。结果 CA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30.83%、49.17%)均高于对照组(P<0.05),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32.50%、50.83%)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CA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初发CA组,CC基因型频率、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初发C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和低危型HPV感染及单一和多重HPV感染CA患者IL-18基因-607C/A位点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8不同基因型CA患者IL-18、CD_4+水平。结果 CA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30.83%、49.17%)均高于对照组(P<0.05),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32.50%、50.83%)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CA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初发CA组,CC基因型频率、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初发C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和低危型HPV感染及单一和多重HPV感染CA患者IL-18基因-607C/A位点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8不同基因型CA患者IL-18、CD_4+、CD_4+、CD_4+/CD_8+/CD_8+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L-18基因-607C/A位点多态性与本地区居民尖锐湿疣患者易感性及复发存在关联,A等位基因为易感基因,但与HPV感染型别及病原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