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体酮与地屈孕酮在促排卵周期黄体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促排指导同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妊娠率为8.80%;观察组妊娠率为13.33%;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且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周期黄体支持中应用黄体酮与地屈孕酮均能够提高妊娠率,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赵一芳  沈涟  王晓临 《河北医药》2013,(21):3246-3247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9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地屈孕酮,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肌内注射黄体酮。比较2组症状缓解时间和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症状完全消失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潩.01);治疗组保胎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 P <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体酮胶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24例随机分为2组,各62例。观察组予口服黄体酮胶丸,对照组予肌肉注射黄体酮,比较2组的血清孕酮(P)水平、治愈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孕酮水平治疗前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及保胎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6.45%,对照组为1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93,P=0.029)。结论黄体酮胶丸疗效与注射剂相当,但应用更方便,耐受性与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克罗米酚促排卵周期中滋肾育胎丸结合地屈孕酮对黄体中期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滋肾育胎丸改善黄体功能、改善妊娠率结局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将我中心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给予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排卵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6周期(地屈孕酮组)、B组232周期(地屈孕酮+滋肾育胎丸组)两组。排卵后第2天A组给予地屈孕酮黄体支持,B组给予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黄体支持,按照年龄分组比较排卵后7 d的雌二醇、孕酮水平、临床妊娠率与流产率。结果A组(地屈孕酮组)和B组(地屈孕酮+滋肾育胎丸组)比较,B组排卵后第7天,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各年龄组均较A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B组(地屈孕酮+滋肾育胎丸)各个年龄段组均高于A组(地屈孕酮组)(P<0.05)。流产率各年龄段无差异(P>0.05)。结论克罗米酚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周期中,滋肾育胎丸联合地屈孕酮可提高患者黄体中期的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可提高周期妊娠率,为滋肾育胎丸改善黄体功能、改善妊娠率结局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地屈孕酮与β-HCG联合治疗原因未明反复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原因未明反复性早期流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45例患者以黄体酮治疗(黄体酮组),45例患者以地屈孕酮与β-HCG联合施治(联合治疗组),另取同期正常孕妇45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受试者的血清P、E2、HCG水平,同时比较其妊娠结局与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孕8周内,黄体酮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P、E2、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孕9~12周,黄体酮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则接近于对照组(P〉0.05)。黄体酮组的流产率、不良反应率、新生儿畸形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足月分娩率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妊娠结局和临床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黄体酮治疗,地屈孕酮与β-HCG联合治疗原因未明反复性流产患者的效果更佳,患者各项指标均趋于正常,且妊娠结局与临床不良反应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PCO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促排卵治疗,观察组在促排卵治疗前服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3个月。观察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排卵、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和LH/卵泡利激素(FSH)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促排卵周期排卵率(81.1%与59.4%)和妊娠率(42.3%与14.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PCOS伴不孕,可改善异常的血激素相,提高排卯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倾向患者使用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诱发排卵后,使用低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黄体酮注射剂行黄体支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84例OHSS高危倾向患者均于使用0.1mgGnRHa诱发排卵后指导同房。B超确认排卵后,观察组44例患者肌肉注射1000IUHCG,隔日1次,连用5次;对照组40例患者每日肌肉注射40mg黄体酮,连续10d。比较两组患者卵巢直径,孕酮(P)、雌激素(E2)水平,OHSS发生率,妊娠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卵巢直径、雌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发生中度OHSS,5例发生轻度OHSS;对照组6例发生轻度OHSS;两组患者OHS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有升高的趋势。结论OHSS高危倾向患者,使用短效GnRHa诱发排卵后,用低剂量HCG行黄体支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倪金莲  彭璇 《天津医药》2021,49(4):415-418
目的 探讨单纯口服地屈孕酮在冻融胚胎移植(FET)激素替代周期中内膜转化及黄体支持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35周岁以下因各种原因全胚冷冻后首次行FET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激素替代周期进行内膜准备,当内膜厚度≥8 mm,血清雌二醇(E2)≥549 pmol/L时进行内膜转化。观察组单纯口服地屈孕酮20 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地屈孕酮(10 mg/次,2次/d)+放置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90 mg/d。在2组患者转化内膜3 d后行卵裂期胚胎移植,5 d后行囊胚移植。移植当日至移植后14 d,观察组继续单纯口服地屈孕酮片40 mg/d,对照组继续口服地屈孕酮20 mg/d+阴道放置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90 mg/d进行黄体支持,若患者妊娠则黄体支持维持至移植后60 d。比较2组患者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妊娠流产率、用药满意度、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费用。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种植率分别为50.98%(78/153)、49.34%(75/152),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7.00%(67/100)、65.00%(65/100),早期妊娠流产率分别为8.96%(6/67)、9.23%(6/65),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用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激素替代周期FET中,单纯口服地屈孕酮进行内膜转化及黄体支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因素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4年5月本院产科门诊收治的97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屈孕酮片40 mg,口服,8h后改为10 mg,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注射黄体酮40 mg,1次/d,症状缓解改为20 mg.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孕酮和人绒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临床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保胎效果、新生儿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孕酮和人绒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畸形发生,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49,P<0.05).结论 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因素所致的先兆流产,药物起效时间快,保胎效果优于单用地屈孕酮,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药物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结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不孕症女性56例,依据取卵后黄体支持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8例,均采用口服地屈孕酮片进行黄体支持;对照组28例,均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针剂进行黄体支持.观察妊娠结局,同时检测激素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妊娠率为50.0%(14/28),多胎妊娠率为7.1%(2/28),流产率为3.6%(1/28);对照组临床妊娠率为46.4%(13/28),多胎妊娠率为3.6%(1/28),流产率为3.6%(1/28).比较显示,两组妊娠结局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周,研究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以及孕酮(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口服地屈孕酮片与肌注地屈孕酮均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但口服方式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黄体支持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80例进行IVF-ET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取卵后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法分组:A组(40例):取卵当日予以口服地屈孕酮,3次/d,10 mg/次,若为临床妊娠,连续用药至移植后60 d。B组(40例):取卵当日予以肌内注射黄体酮针剂,1次/d,40 mg/次,若为临床妊娠,连续用药至移植后60 d。结果A、B两组所获得的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在IVF-ET术后口服地屈孕酮进行黄体支持与肌内注射黄体酮针剂进行黄体支持所获得的妊娠结局是一致的,在临床上可以考虑将地屈孕酮替代黄体酮针剂进行黄体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地屈孕酮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黄体酮肌内注射治疗。比较2组妊娠成功率、用药时间、≥2次治疗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耐受率。结果观察组妊娠成功率、患者耐受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2次治疗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可有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联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6~2013年收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早期妊娠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注射液及HCG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丙种免疫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继续妊娠至12周成功率为85.0%。对照组继续妊娠至12周成功率为50.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自然流产率为13.1%。对照组再次自然流产率为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传统安胎药黄体酮注射液、HCG,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低分子肝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可提高安胎成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激素水平和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S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术后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的激素水平以及妊娠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以及雌二醇(E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妊娠率分别为33.3%、3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S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后,其激素水平以及受孕情况所受到的影响并无太大差异,两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配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及地屈孕酮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61例习惯性流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黄体酮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阿司匹林配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及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流产率3.23%(1/31)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足月分娩率90.32%(28/31)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5.09, P<0.05)。观察组死胎发生率为0,早产率为6.45%(2/31),与对照组的3.33%(1/30)、10.00%(3/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5、0.25,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 P>0.05)。结论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阿司匹林配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及地屈孕酮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建波  吴国华 《中国药业》2011,20(15):74-74
目的 比较地屈孕酮和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别采用地屈孕酮片(A组)和黄体酮胶丸(B组)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各60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清孕酮水平.结果 A组、B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0.00%和85.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5.00%.结论 地屈孕酮和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片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先兆流产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注射黄体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地屈孕酮片联合滋肾育胎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腹痛症状、孕酮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屈孕酮片联合滋肾育胎丸可有效治疗先兆流产,可提升机体孕酮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郑红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75-3776
目的探讨自拟宫外孕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宫外孕方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x2=8.642,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3.7±2.1)d、血β-HG下降50%所需时间(6.7±2.6)d、B超提示盆腔内包块缩小1〉30%例数为53例(88.3%),与对照组的(21.9±4.2)d、(12.3±3.3)d、37例(6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63、8.361,x2=12.439,均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伟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x2=5.893,P〈0.05)。结论自拟宫外孕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地屈孕酮与黄体酮临床疗效的比较,探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首剂予地屈孕酮40mg口服,随后每8小时口服地屈孕酮10mg;对照组予黄体酮20mg肌注,1次/d,均用药至症状消失。结果:治疗组保胎成功44例(88%),对照组42例(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孕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继续妊娠患者随诊均无畸形病例出现。结论: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疗效确切,且服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及致畸作用,可以达到与黄体酮相同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口服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地屈孕酮组)和对照组(黄体酮组),每组各40例。分别应用地屈孕酮和肌内注射黄体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流产率、胎儿畸形率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有效率、流产率、胎儿畸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地屈孕酮用于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均取得理想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用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