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不同剂量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 EPO)防治早产儿贫血 ,探讨其最适剂量和疗效。方法  83例孕周 <36周 ,出生体重 <2 5 0 0克早产儿 ,以入院顺序按rhu EPO剂量随机分为第 1组 2 5例 (rhu EPO 75 0IU·kg-1·w-1) ,第 2组 18例 (45 0IU·kg-1·w-1) ,第 3组 2 0例(30 0IU·kg-1·w-1) ,分为每周 3次 ,静脉注射 ,疗程 4周。另设第 4组 2 0例为对照组。结果  4组早产儿生后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渐行下降。第 1组下降最轻 ,第 2组次之 ,对照组最明显 ,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网织红细胞 (Ret)明显增高 ,且Ret升高程度和rhu EPO剂量有关 ;治疗后血清EPO浓度以第 1组最高 ,对照组最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第 3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清铁 (Fe)生后均逐渐下降 ,治疗各组略低于对照组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早期rhu EPO治疗可提高Hb、Hct、Ret,并且疗效和剂量有关 ,体内充足的铁储备是确保rhu EPO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防治极低体重儿贫血的疗效.方法将35例极低体重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生后第7天起给予EPO及铁剂(力蜚能)治疗,对照组仅予铁剂治疗,疗程4周.结果两组在生后Hb、RBC、HCT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较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血清Fe在生后均逐渐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Fe上升.结论早期使用EPO能减轻极低体重儿的贫血程度,减少或避免输血;补充足够的铁剂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及神经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迎红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7):49-50,52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早产儿贫血及神经系统作用。方法35例胎龄34周以下、出生体重小于2000g的早产儿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出生第一周即给rHu—EP0750U/kg/w,隔日一次,每周3次,共6周。两组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时做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早产儿出生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均逐步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轻,二者对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的NBNA得分较对照组的NBNA得分高,二者对比差异显著。结论早期应用rHu—EPO可防治或减轻早产儿贫血程度,并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防治极低体重儿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极低体重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生后第7天起给予EPO及铁剂(力蜚能)治疗,对照组仅予铁剂(力蜚能)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两组在生后Hb、RBC、HCT均有下降,其中治疗组下降程度较轻,两组有显著差异性。两组血清Fe 生后均逐渐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有显著差异性。但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Fe 上升。结论早期使用EPO能减轻极低体重儿的贫血程度;补充足够的铁剂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产儿按入院次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出生后第1周即予rHu-Epo600IU/(kg·w),隔日1次,每周3次皮下注射,共6周,对照组未予rHu-Epo治疗。两组早产儿生后第3周开始口服铁剂[元素铁5mg/(kg·d)],必要时输血,共观察7周。结果:治疗组网织红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红蛋白(H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组输血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早产儿体重增长的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rHu-Epo能减轻早产儿贫血的程度,减少或避免输血,体重增长快,体内充足的铁储备是确保rHu-Epo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对4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用国产EPO,对照组用进口EPO,均行皮下注射EPO 3 000 U,每周2次,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Ret)、血细胞比容(HCT)值.结果:Hb、RBC、Ret、HCT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确定、可靠,具有药物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早期应用红细胞生成素防治低体重儿贫血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南山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8):1082-1083
目的 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防治极低体重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极低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生后第7天起给予EPO及铁剂(商品名:力翡能)治疗,对照组仅予铁剂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 两组在生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均有下降,其中治疗组下降程度较轻,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网织红细胞(Re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两组血清Fe^2+生后均逐渐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但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Fe^2+上升。两组病例治疗期间,生命体征稳定,血压正常,血小板的数量无增加,无流感样症状;EPO皮下注射部位无一例出现异常反应和感染。结论 早期使用EPO能减轻低体重儿的贫血程度;补充足够的铁剂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EPO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Hb、RBC、HCT、SF及TSA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首选蔗糖铁联合EPO治疗,可有效为善贫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早产儿贫血及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1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包括常规补充维生素E、叶酸和铁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EPO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并于纠正胎龄满40周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大,两组早产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逐渐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下降的幅度小(P<0.01);观察组于治疗后网织红细胞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儿在纠正胎龄满40周时的NBNA评分治疗组(37.9±0.71)分高于对照组(35.9±1.51)分(P<0.01)。结论:系统应用外源性的EPO能提高早产儿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数,防治早产儿贫血,同时能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及加重早产儿贫血的因素,研究预防早产儿贫血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183例早产儿在生后1、2、4、6周采取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测定,统计早产儿的贫血发生率,贫血与胎龄、体质量、抽血量的关系,以及应用EPO后的输血率。结果①早产儿贫血发生率为41.5%。②生后2周内≤34周与>34周的早产儿贫血率有显著性差异。③住院期间抽血量<10mL/kg与抽血量≥10mL/kg的贫血率有显著性差异。④rHuEPO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输血率有显著性差异。⑤rHuEPO治疗组在生后1、2、4、6周Hb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产儿贫血与胎龄及抽血量有关,早期使用营养物质及EPO可以减少早产贫血的发生率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细胞生成素(EPO)大剂量冲击维持疗法治疗血液肿瘤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非随机的临床研究方法,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同时,于第1周采用EPO 120,000 U冲击用药(40,000 U皮下d1、d3、d5),随后EPO每周40,000 U皮下(d8、d15、d22)维持用药,共4周.比较治疗前后每周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并评价EPO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共入组42例同期化疗的血液肿瘤贫血患者.所有患者给予EPO治疗后Hb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在治疗后第2、4周Hb比治疗前上升≥2.0g/d1的患者分别占26.8%和52.6%.在治疗后第2、4周Hb的平均值分别为85.6g/d1和92.8 g/d1,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平均Hct值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使用EPO大剂量冲击维持疗法治疗的患者均耐受良好.结论血液肿瘤贫血患者使用EPO大剂量冲击维持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且使用安全,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同期接受全身化疗且伴随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按EPO 60×103U静脉滴注每周1次;对照组化疗同时采用EPO 10×103U皮下注射每周3次;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2周及4周后的疗效.结果 EPO治疗2周及4周后,两组的Hb、红细胞压积(Hct)和RBC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同期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两种给药方式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贫血均有效,静脉给药方式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环胞菌素(CSA)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住院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CSA联合EPO和单用CSA,观察两组起效时间、疗效、缓解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起效时间(18±2)天与对照组(30±4)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缓解时间治疗组(90±10)天与对照组(180±20)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有效率(显著加有效)分别为90%、8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SA联合EPO治疗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效快,缓解快,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叶清源  幸娟 《中国药业》2003,12(10):71-71,43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用r-HuEPO治疗早产儿贫血22例(治疗组);对照组20例予基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的变化。结果:r-HuEPO治疗2周后,外周血RBC,Hb,Ret和Hct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r-HuEPO治疗8周后,外周血RBC,Ret和Hct也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r-HuEPO能改善早产儿贫血的外周血红细胞指标,是防治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7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对照组口服维生素,治疗1组用EPO按750IU/(kg·周),分4次皮下注射,治疗2组用EPO按750IU/(kg·周),分2次皮下注射,动态观察患者的血色素、网织红细胞比例、血清铁蛋白变化,记录输血次数,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比较,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比例、输血次数均存在显著差异,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说明EPO对防治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比例在治疗后期及输血次数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1组优于治疗2组。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剂量、早治疗的前提下,分多次给药对防治早产儿贫血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相关贫血的疗效。方法48例晚期NSCLC化疗后贫血患者,治疗组 25例予皮下注射EPO,剂量为150u/kg,每周三次,持续使用4周或当血红蛋白(Hb)值>120g/L时停用。结果4周后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Hb)值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PO对晚期NSCLC化疗相关贫血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慢性呼吸衰竭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红细胞(RBC)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慢性呼吸衰竭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正常体验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的血样,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EPO、RBC、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观察组EPO水平为(99.68±28.92)mIU/ml,RBC水平为(3.30±0.65)×10^12/L,HCT水平为(29.20±3.69)%,Hb水平为(86.30±8.68)g/L,对照组EPO水平为(21.51±5.27)mIU/ml,RBC水平为(4.27±0.26)×10^12/L,HCT水平为(38.84±2.31)%,Hb水平为(132.47±6.92)g/L;观察组EPO水平高于对照组,RBC、HCT及H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清EPO明显高,RBC明显降低,要根据个体化差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清EPO进行动态监测,血清EPO、RBC水平检测对治疗呼吸衰竭贫血患者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09年3-9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EPO治疗组(A组)12例、小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B组)13例及常规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C组)11例,观察各组方法治疗8周后贫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4周,各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各组患者Hb、Hct水平明显上升(P<0.01),但C组患者Hb、Hct高于A、B组(P<0.05);B组患者EPO用量较A组少,但B组患者Hb、Hct水平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与EPO联用可提高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纠正贫血,减少EPO的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对早产儿贫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产儿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20例,四组早产儿自出生第1周起口服维生素E、元素铁及叶酸片,于第4周注射维生素B12。分别于发现血红蛋白( Hb)下降后第1周、2周、3周、4周开始给予EPO治疗,每周200 IU/kg皮下注射,隔天1次,每周分3次使用;同时每天口服铁剂5 mg/kg,维生素E 25 mg,维生素C 25 mg。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测定红细胞比容( HCT)、Hb、血清铁(SI)﹑网织红细胞(RET),并均于4月龄查HCT、Hb、SI ﹑RET,对4项贫血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B组HCT、Hb、SI、RE及ALT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第2周、4周及6周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5.292,5.033,4.118,3.799,4.556;t2=6.099,7.112,4.383,5.936,6.039;t3=7.114,5.565,4.399,5.103,6.778;t4=7.388,6.113,5.882,4.190,6.664,均P<0.05),且B组治疗后与其他三组治疗后对应的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6.727,5.332,4.117,5.050,6.118;t2=3.393,4.134,5.996,4.176,5.002;t3=3.679,5.668,3.737,6.011,5.338,均P<0.05),但其余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早产儿4月龄时HCT、Hb、SI及RE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b下降后第2周给予EPO治疗,其效果显著,为最佳治疗时间,能够起到有效预防早产儿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敏 《中国药业》2013,(6):35-36
目的探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胎龄不小于36周的早产儿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维生素C和E各25 mg、铁剂5 mg/kg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的第1周给予重组红细胞生成素600 I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隔日1次,共6周。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输血率、体重增长情况及血常规变化。结果治疗组输血率(16.67%)低于对照组(47.22%,P<0.05);体重增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次数,快速增长早产儿体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