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6 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前牙牙体缺损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 例.对照组行合金烤瓷冠修复,观察组行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分析比较两组咀嚼功能、牙龈液相关指标、牙周指数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前咀嚼效能、牙龈液相关指标、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咀嚼效能均升高,且观察组咀嚼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牙龈液相关指标均升高,观察组未见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GCF、AL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牙周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在美观度、修复体固定效果、舒适度等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修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利于改善患者咀嚼功能与牙周指数,对患者牙龈组织不会产生较大影响,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背景:全冠修复体远期疗效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 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对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需行全冠修复的55例患者64颗基牙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为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29例患者32颗基牙,对照组为进行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的26例患者32颗基牙。检测两组修复前和修复后12个月的龈沟液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附着丧失。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修复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对照组修复12个月后的龈沟液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菌斑指数均高于修复前(P > 0.05)。修复12个月后,实验组龈沟液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表明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对牙周组织健康基本无不良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背景:金属烤瓷全冠是修复牙体缺损的最常用方法,牙周问题是导致修复失败的最常见原因。 目的:评价钴铬合金和银钯合金作为烤瓷冠内冠材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方法:选择采用钴铬合金和银钯合金烤瓷冠修复患者75例,189颗患牙,其中106颗采用钯合金烤瓷冠修复体,83颗应用钴铬合金修复体。于修复前后临床对比患牙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量、龈沟液中与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以及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嗜血杆菌、福赛斯坦纳菌等3种细菌检出率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①与修复前比较,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12个月后,患牙龈沟出血指数和龈沟液量、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检出率升高(P < 0.05或P﹤0.01),伴放线嗜血杆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P > 0.05)。②与修复前比较,银钯合金烤瓷冠修复12个月后,龈沟出血指数和龈沟液量升高(P < 0.05),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3种细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P > 0.05)。表明两种材料的烤瓷冠对患牙牙周组织均有影响,其中银钯合金影响较小,钴铬合金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背景:钛锆铌锡合金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口腔修复材料。 目的:观察钛锆铌锡合金和镍铬合金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纳入牙体缺损患者87例,其中男43例,女44例,年龄22-41岁,其中43例采用钛锆铌锡合金进行修复,作为观察组;44例采用镍铬合金修复,作为对照组。修复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口腔修复情况、修复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与结论:87例患者均完成36个月随访,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44例中,出现牙龈红肿4例、牙龈出血4例、过敏4例、牙龈灰线3例及黏膜疼痛6例;观察组43例中仅出现1例牙龈红肿,观察组口腔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44例中,出现牙齿支架损害10例、牙齿支架松动20例;观察组43例中,出现出现牙齿支架损害1例、牙齿支架松动1例,观察组修复体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表明钛锆铌锡合金修复牙体缺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14例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分为微型种植体组和传统正畸组(n=57).传统正畸组采用传统口外弓强支抗方法进行正畸,微型种植体组采用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6 m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牙周结构指标(磨牙移位距离、中切牙倾角差、中切牙凸距差);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患者的牙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水平以及龈沟液骨代谢指标,包括核因子KB受体活化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水平;同时采用咀嚼功能自我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咀嚼功能,牙齿功能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美观度.结果:治疗后,微型种植体组临床总有效率(96.49%)高于传统正畸组(84.21%)(P<0.05);微型种植体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中切牙倾角差大于传统正畸组,磨牙移位距离小于传统正畸组(P<0.05);治疗后,两组牙周组织TNF-α、IL-1β、IL-6、IL-8、,OPG水平、咀嚼功能评分、牙齿美观度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龈沟液RANKL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但微型种植体组改善优于传统正畸组(P<0.05).结论: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能提高错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效果,减轻牙周组织炎性应,改善牙周环境,提升牙槽骨代谢能力,恢复患者的牙周结构,改善咀嚼功能,提升牙齿美观度.  相似文献   

6.
背景:金属烤瓷冠的修复材料种类很多,每种材料的性能及对牙周组织细胞毒性影响均不相同。 目的:观察金铂合金烤瓷冠修复后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9-06/2010-01采用金铂合金烤瓷冠进行上颌切牙修复患者21例(26颗牙),以患牙对侧的同名健康牙为对照牙。烤瓷冠戴入6~8个月后复诊。 结果与结论:修复体边缘的深度及密合度均符合临床要求,修复后患牙的菌斑指数和龈沟液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对照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患牙探诊深度、龈沟内出血指数及龈沟液量明显高于对照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金铂合金烤瓷冠对患牙牙周组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关于非贵金属烤瓷和贵金属烤瓷对牙龈、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研究较多,纯钛与非贵金属、贵金属之间进行比较的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烤瓷金属材料修复后基牙龈沟液中龈沟液分泌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 方法:选择后牙区(前磨牙和磨牙)患者60例,共80颗受试牙,按烤瓷金属内冠材料不同分为3组,钴铬合金组28颗、纯钛烤瓷组32颗、金铂合金烤瓷组30颗。在修复1,3个月后检测龈沟液的分泌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 结果与结论:修复后1,3个月钴铬合金组龈沟液分泌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修复前(P < 0.05)。修复后1,3个月纯钛组的龈沟液分泌量,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修复前(P < 0.05),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修复后1,3个月金铂合金组的各项指标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钴铬合金组龈沟液分泌量、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纯钛组、金铂合金组(P < 0.05)。纯钛组龈沟液分泌量、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金铂合金组(P < 0.05)。  相似文献   

8.
背景: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以其优良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美学性能在临床上受到欢迎和认可。目的:比较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及传统方法制作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进行口腔全瓷冠修复患者87例,其中男56例,女31例,年龄21-56岁,其中42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的二氧化锆全瓷冠进行修复,作为试验组;另45例采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二氧化锆全瓷冠进行修复,作为对照组。修复6个月时,对比两组修复体表面质地、颜色匹配、解剖外形、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患者对修复后全瓷冠形态颜色的满意率达到100%,总体满意率达95%,显著好于对照组形态颜色满意率的78%及总体满意率的82%(P0.05)。试验组在修复体外形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修复体表面质地、颜色匹配、边缘适合性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全瓷冠均无变色、崩瓷、裂纹及其他不良反应。说明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完成的氧化锆全瓷冠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关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是否会对人体造成系统性影响的研究尚较少报道。 目的:通过对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拆除前后患者血清中镍铬元素含量的测定,对其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估。 方法:选取因怀疑镍铬烤瓷修复体的镍、铬元素对全身有影响,而要求拆除原修复体的患者69例,在修复体拆除前、拆后1个月,分别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患者血清中镍、铬含量进行检测,并按年龄、性别、修复体数目、修复体戴入时间以及修复体有无金属暴露等因素进行分组分析。 结果与结论:69例患者在镍铬烤瓷修复体拆除前后所测的血清镍、铬含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且患者的血清镍、铬含量与年龄、性别、修复体的数量、修复时间以及有无金属暴露等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 > 0.05)。提示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所释放的镍、铬离子量微小,不足以对人体血清中的镍、铬含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绝经期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IL-8、IL-10和雌二醇(Estrogn,E2)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女性绝经期牙周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牙龈清洗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牙周基础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及龈沟液样本中的IL-8、IL-10水平。使用E2化学发光免疫试剂盒,计算E2浓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中雌二醇,血清及龈沟液中IL-8、IL-10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及龈沟液IL-8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IL-8表达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及龈沟液IL-10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要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E2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E2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及龈沟液中IL-8浓度,升高血清及龈沟液中IL-10浓度,从而控制炎症感染因素,改善牙周炎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效的提高龈沟液中E2浓度,提高绝经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