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林晓庆  傅晓炜 《新中医》2016,48(9):35-3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隔盐灸预防奥施康定所致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口服奥施康定的癌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杜密克预防便秘,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配合杜密克预防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隔盐灸预防便秘。观察2组治疗1、2周后的便秘发生率。结果:治疗1周后,2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隔盐灸可有效预防奥施康定所致便秘,且操作简便,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结合热敏灸应用于痔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1年12月萍乡市中医院肛肠科住院的6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穴位埋线结合热敏灸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肛门疼痛情况、干预前后肛门水肿程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止痛效果满意程度。结果 术后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观察组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肛门水肿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效果总满意度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P<0.05)。2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结合热敏灸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痔术后疼痛、改善肛门水肿症状,且安全性良好、患者认可度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姜玲 《新中医》2022,54(5):181-185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非敏感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鼻部症状评分、Th1/Th2细胞因子谱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  相似文献   

4.
李丹凤  张兰  张宏敏 《陕西中医》2018,(10):1375-1377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肺癌患者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106例肺癌手术后出现便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3例(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53例(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0%(53/53),对照组92.45%(4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肺癌患者术后便秘疗效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汤方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气虚血瘀证患者功能性便秘(F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气虚血瘀证伴FC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开塞露治疗;观察组行黄芪汤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便秘指标、PAC-SYM评分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结论:黄芪汤穴位贴敷干预老年CHF气虚血瘀证患者FC的效果明显,有助于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穴位贴敷,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腹部按摩,比较2组患者的排便状况。结果经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66.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10.00%<56.67%),前者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取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的方式有效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7,(3):353-35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与痔炎灵浓缩口服液联合防治肛肠患者术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酚酞片,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穴位贴敷、痔炎灵浓缩口服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持续时间、排便次数、排便困难度、排便疼痛度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改善的更为明显;对照组总有效率是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结论:采用穴位贴敷与痔炎灵浓缩口服液联合防治肛肠患者术后便秘的疗效显著,能很好保持大便通畅,改善排便情况。  相似文献   

8.
蔡丽娟  胡松佳  王东利 《新中医》2023,55(4):173-177
目的:观察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联合指法扩肛治疗脑出血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244例脑出血术后肠道气滞型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联合组各122例。2组患者均实施脑出血术后及便秘的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加用指法扩肛,联合组以穴位贴敷联合指法扩肛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2周。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检测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最大收缩压(MSP)、肛管静息压(ARP)],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用时、排便性状、排便难度、便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5项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MSP、ARP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联合组2项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PAC-QOL生理、社会心理、忧虑、满意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联合组4项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应用穴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润燥方穴位贴敷治疗脾虚肠燥型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治疗组给予健脾润燥方穴位贴敷,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2周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及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2.5%,对照组分别为87.5%、71.3%;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润燥方穴位贴敷治疗脾虚肠燥型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随身灸联合中药生大黄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3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开塞露40 mL塞肛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艾灸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加生大黄贴敷神阙穴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排便的次数、大便的性状和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身灸联合生大黄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便秘,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TDP神灯照射防治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7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贴敷组、贴敷+TDP神灯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贴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制通便贴穴位贴敷治疗,贴敷+TDP神灯组给予自制通便贴穴位贴敷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大便Bristol分级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结果:治疗后,贴敷+TDP神灯组和贴敷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TDP神灯组和贴敷组大便Bristol分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TDP神灯组PAC-SYM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贴敷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TDP神灯防治肛肠病术后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术后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穴位注射对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症患者宫腹腔镜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74例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于宫腹腔镜术后期待观察,观察组在术后予以热敏灸联合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随访6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并记录2组受孕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宫内妊娠率、自然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受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结论宫腹腔镜术后辅以热敏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症患者有助于提高疗效,提高自然妊娠率和宫内妊娠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热敏灸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把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的治疗予以赛乐特20 mg每日1次,观察组选取大椎、心腧、交感等穴位予以耳穴贴压联合热敏灸,治疗1、2、4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的评分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第1、2、4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HAMD-24总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热敏灸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能醒脑通督、健脾养心达到安神定志的功效,而且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220-1221
目的:通过观察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血嗜酸性粒细胞以及治疗和随访期间哮喘急性发作频次的影响,比较热敏灸与穴位贴敷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名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热敏灸组和穴位贴敷组,每组各30例患者。每周治疗1次,疗程2个月,随访半年。结果:热敏灸和穴位贴敷疗法均可减少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的频次,且热敏灸较穴位贴敷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均可改善PEF,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对FEV1(L)无明显影响。热敏灸组和穴位贴敷组患者的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与穴位贴敷疗法均可减少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急性发作频次,并且对患者肺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其中,热敏灸疗法更好地体现了"上工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下瘀血汤灌肠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阿片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规范化镇痛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灌肠联合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溶液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便秘症状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热敏灸疗法对于预防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将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新余市中医院接受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的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日常饮食用药管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护、术后导尿护理与膀胱清洁等。观察组(42例)采用穴位敷贴联合热敏灸治疗,术后待患者神志恢复即可开始,贴敷的药饼由肉桂、当归、补骨脂、菟丝子组成,贴于双侧肾俞、天枢、足三里与神阙,8 h/d;用艾条在中极、关元、次髎、命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寻找热敏点并灸之,以热敏感消退为足量标准,3 d/疗程。观察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是否出现术后出血与尿失禁,比较2组手术预后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现尿血、尿失禁等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且对手术预后满意度高,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敷贴联合热敏灸能有效减少TUR P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痛苦,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较早,排便困难程度评分较低,排便间隔时间及每次排便持续时间均较短,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腹针结合中药穴位贴敷相对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骨折合并便秘患者(2017年8月—2019年9月治疗)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便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分钟肠鸣音频次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exner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症状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肠道蠕动功能,以恢复正常的排便循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热敏灸治疗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1月因泌尿系结石于我院泌尿外科就诊并行经皮肾取石术(PCNL)、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均按常规方法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联合穴位贴敷、热敏灸。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尿频尿急、腰痛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QOL量表)情况。结果患者尿频尿急、腰痛症状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且生活质量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热敏灸可明显减轻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其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列腺超声波治疗机联合穴位贴敷辅治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腺超声波治疗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NIH-CPSI评分中排尿异常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尿流率(MFR)、评价尿流率(AF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超声波治疗机联合穴位贴敷辅治前列腺炎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