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描述了EBV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该病眼部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角膜基质多发性浸润;由于EBV分离困难,血清EBV抗体检测是主要诊断手段;局部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本病发病机理目前倾向于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高的严重感染性角膜疾病。近年来,由于新型广谱抗生素和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角膜外伤机会增多以及对本病诊断水平的提高,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由于该病的致病真菌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而采用局部碘酊烧灼加涂大扶康辅助治疗效果较好。通过碘酊  相似文献   

3.
报告7例疱疹样脓疱病,并分析指出本病发生与妊娠、低血钙无明显关系,同意该病区别于典型的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雷公藤单用或并用皮质激素有较好效果,亦应重视雷公藤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Mondor氏病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1981年来诊治的21例 Mondor 氏病患者。中年女性多见,占71,5%,重点对本病的诱因,诊断作了分析,应用以阿斯匹林、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病13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年龄15-28岁,临床上有发热、颈部及其它表浅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淋巴结中心多灶性坏死及组织细胞浸润。皮质激素治疗全部治愈。结论临床表现是诊断线索,病理所见是诊断依据,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后者采用口服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本病治疗可能较复杂,尤其是对标准疗法如皮质激素、脾切除或免疫抑制剂有禁忌证的患者。作者报道1例SLE患者伴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多系统结核病。由于  相似文献   

7.
急性肝炎并发肝昏迷为一种严重情况,根据国内外文献报告,死亡率很高,我们在以往对该病应用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亦有同样体会。现将我院内科最近用促贤上腺皮质激素及贤上腺皮质素治疗本病两例的情况报导如下,以供参考。病例报告病例一患者雷××,女,21岁,已婚,机关干部,1958年9月2日因恶心呕吐,高热昏迷,大小便失禁及皮肤黄染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三日下午突然高热、寒战、头痛、腹上部闷胀不适,约半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者急性期应用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做了回顾性研究。并对152例应用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和24例不用该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比较,是在具有相同临床损害的基础上做出的)。著者的结论是,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并不能降低死亡率,对于出现呼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促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2006年诊治的本病27例.结果 2岁以上儿童占25/27例;27例患者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本病可发生在较大儿童,病前多有感染史,口周、眼周典型皮疹可作为早期或不典型病例诊断的重要依据,在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同时,短期应用皮质激素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促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2006年诊治的本病27例.结果 2岁以上儿童占25/27例;27例患者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本病可发生在较大儿童,病前多有感染史,口周、眼周典型皮疹可作为早期或不典型病例诊断的重要依据,在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同时,短期应用皮质激素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者急性期应用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做了回顾性研究。并对152例应用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和24例不用该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比较(两组间患者的比较,是在具有相同临床损害的基础上做出的)。著者的结论是,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并不能降低死亡率,对于出现呼吸肌瘫痪的  相似文献   

12.
报告胸腔手术和胸外伤后并发胃应激性溃疡8例。作者认为缺血、缺氧、精神因素、皮质激素药物应用等,均与本病有关。临床上以上腹隐痛、柏油样便为主。一经确诊,应积极处理,应用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在2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发现40例患者出院后7~11天发生迟发性脑病。在40例中有15例进行了头颅CT描述,结果14例有改变。经应用神经细胞活化剂、皮质激素和高压氧等治疗,结果治愈24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死亡2例。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治疗不彻底、过早出院有关,对中度以上患者的连续治疗不能少于两周。CT扫描对诊断本病和判断预后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随访已八年的一例反复高热,多形皮疹、肝脾肿大、血沉增快、血中性粒细胞增多对皮质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良好的病人,临床符合变应性亚败血症之诊断。结合手头资料复习了本病临床表现、病因和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方法,作者建议对本病开展更全面的系统的免疫抑制治疗以供今后治疗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中认为婴儿痉挛症的病因是多因子的,但临床表现、脑电图改变、治疗效果之间有一定的平行关系,同时说明使用硝基安定、皮质激素早期系统治疗是目前医治本症较好的方法,并强调大力推广优生学、加强围产期和妇婴保健工作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坏死的微创技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后者主要由于长期大量应用皮质激素、酗酒以及血液功能异常引起。该病致残率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已成为全球公众关注的热点。李子荣报道,我国ONFH每年新发病例在15~20万之间,累积需治疗的病例在500~750万之间。  相似文献   

17.
由于抗菌素Q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菌株减少,耐药菌株得以继续生存并逐渐增多,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发病率也亦趋升高。本病为急性肺部感染,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不当,极易引起死亡。为了提高对本病的早期确诊与及时合理治疗,兹将我院自1963~1977年经痰、  相似文献   

18.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以甲状腺放射性痛和转移性痛及伴全身炎性反应为特征.甲状腺毒症阶段甲状腺激素升高和甲状腺摄131碘降低的双向分离现象是其重要特点.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因此对亚甲炎的诊断要重视病吏和体检,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核素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楮皮质激素是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炎病变,临床上以慢性反复发作或持续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西医常采用皮质激素及柳氮磺氨吡啶等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笔者以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侵入性肺曲菌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尧  蔡后荣 《世界感染杂志》2001,1(4):363-364,352
目的:探讨IPA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本组两例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结果:本病常发生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随着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皮质激素的应用和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病患者病情较重,病死率高,致死性大咯血的死亡率20%。本文2例确诊后,1例经伊曲康唑治疗,病情缓解,1例因大咯血死亡。结论:对临床经正规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并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