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2.
[目的]在流出地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社区干预试验方法,对干预地区实施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于干预前后,对干预地区(干预组)和对照地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干预前、后分别调查1006人和1010人。[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9.38%提高到55.72%,正确态度总持有率由43.38%提高到57.41%;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01)。[结论]参与式农村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某高校在当地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下,在校内外进行了一系列艾滋病(AIDS)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为进一步探索针对大学生的更为有效和可持续的宣传教育模式,该校于2008年利用志愿者进行参与式同伴教育宣传活动,并于活动前后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性观念进行调查,以评价宣传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的了解情况和艾滋病感染现状,尽快发现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中有无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根据“开化县2005—2007年艾滋病综合监测工作计划”,我们于2005年1月上旬起在我县开展了外出务工人员健康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在2004年调查的基础上,2005年设音坑、中村、杨林、村头、塘坞5个乡镇,由其卫生院联系村卫生室,开展外出务工人员摸底和体检通知工作,随即开展外出务工人员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和采血体检工作。1.2调查方法按预先制定的“开化县外出务工人员健康教育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的现状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高校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西安某所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通过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方式阶段性进行,为期6个月,共3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干预前(950份)和干预后(902份)进行问卷调查,获得认知现状并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概念的掌握显著增强(95.9%vs 83.0%,χ2=77.486,P<0.01),对高温消毒杀灭艾滋病病毒的知晓率明显提高(90.6%vs.73.6%,χ2=86.838,P<0.01),对安全套预防的知晓率明显提高(85.6%vs 58.7%,χ2=159.382,P<0.01);干预后,对艾滋病各种传播方式的知晓率均显著提高(均P<0.01),对不会感染艾滋病方式的知晓率也均显著提高(均P<0.01);但是,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认知和态度在干预前后并无显著性改变(χ2=1.742~2.817,均P>0.05);有60.3%的女大学生仍然希望通过专业人员知识讲座和选修课的形式获取艾滋病相关健康知识.结论 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高校应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好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3,20(1):12-15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危险的杀手之一.而感染者中青壮年所占比例相当大.健康教育已成为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在美国、印度、中国等地区大学生中进行的关于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基线调查表明大学生对HIV/AIDS的认识存在缺陷,对AIDS的态度存在误区.健康教育方式有课堂讲授、角色扮演、同伴教育及Quilt等,而教育后知识掌握率有明显提高,态度有所转变,而行为的测评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常住居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艾滋病流行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截至2005年底估计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5万,疫情已经遍及全国各省份。我国现有农村人口9.4亿,近2亿加入了劳动就业的流动大军,而农村现有医疗卫生状况落后,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差,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因此构成了艾滋病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是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国内外以大众传播、面对面教育等多种模式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已不鲜见。为进一步开展农村社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农村社区常住居民、外出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干预方法、效果评价及其指标体系方面的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参与式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以保定市四所高校2 00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参与式综合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参与式综合干预.干预前、后两组统一进行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高校的社会支持环境明显改善,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及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与式综合干预是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和态度如何,与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密切相关[1]。为了解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我们于1996年6月对118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艾滋病知识、态度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镇江市一所师范院校2~3年级的大学生118名,其中男生57名,女生61名,年龄20~24岁,来自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学生各占72.88%、15.25%和11.86%。1.2方法参考WHO推荐的关于艾滋病的KABP标准化问卷,根据国内情况作了适当修改,问卷为封闭式,由调查对象自填。健康教育采取讲课和讨论的方式,教育结束后,每个… 相似文献
11.
民族院校女大学生主要来自偏远的民族自治区、自治州或农牧区,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较少,且首次性行为时间较汉族人群提前,因此使其比普通女大学生置于更危险的境地。所以在民族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基本知识,降低这一人群的危险性行为,帮助他们远离艾滋病的感染,这在降低艾滋病发病率中具有较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及艾滋病防治教育的现状,以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高校的529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匿名方式统一进行调查,用Epidata 3.02建库并输入数据,SAS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74%的学生对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状况表示满意,而28.6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认为自己艾滋病防治知识够用的学生仅占9.60%,认为基本够用的占40.34%,而觉得不够和不清楚的学生占46.78%。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媒、相关书籍和学校教育,有22.50%的学生从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艾滋病宣传教育。结论高校对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医学生对艾滋病各方面知识的需求很高,高校应该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行为和态度,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临床中实习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评价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88名实习医务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的调查。结果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在16.5%~100%,多数实习医务人员知道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亲脸、抚摸不会感染艾滋病以外,超过80%的实习医务人员认为亲吻、共同使用餐具以及使用公共马桶等日常生活行为有可能会感染到艾滋病病毒。结论部分的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教学宣传册以及大众媒体,这说明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的不全面性,以及夸大其危险性的现象。由于艾滋病知识培训普及面小,培训内容有限,很少可以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对大学新生关于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测试分层逐步推送的网络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入学的同一批预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在新入学不久,实施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前调查1次,在教育后调查1次,两次调查共收集到关于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表1 992份和1 986份。结果 对艾滋病是传染病、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血液能否被感染、多性伴侣会增加HIV感染率等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在受教育前后平均值为92.47%和99.1%(χ2=6.22,P<0.05)。但对于目前艾滋病能否治愈、是否有预防HIV感染疫苗、HIV感染患者未发病时是否具有传染性等知识,在受教育前后的知晓率平均值为52.97%和91.53%(χ2=37.98,P<0.05)。经新模式教育后,关于艾滋病知识的正确认识率都有极大提高,基本达到90%以上。对艾滋病的态度方面,愿意和艾滋病携带者一起生活和学习的不到50%,经教育后也不超过55%。值得警惕的是“恋爱前询问对方是否携带HIV”和“恋爱前告诉对方自己是否携带HIV”两项在教育前分别是32.7%和22.3%,经教育后也只有41.7%和32.6%。结论 分层逐步推送的网络教育模式能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干预措施。目前我国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如组织和技术人员缺乏,目标人群主要局限于传统的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主要停留于信息宣传层面,并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等。针对以上问题与不足,充分发挥高校的社刽披务功能,积极探索“高校一社会”艾滋病健康教育新模式,以高校大学生作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体,不断提高各类人群,特别是基层人群对艾滋痛的正确认识,改变其对艾滋病的态度与行为,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我国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杭州市男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现状和健康教育需求,为深入进行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年级为分层要素进行随机抽样方法对4100名男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大学生对多数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大部分题目的答对率在80%以上,但对部分知识知晓率偏低,如仅42.7%的人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男大学生较易接受的教育方式依次是通过专题讲座(34.8%)、网络(34.4%)、纸质宣传材料(30.8%)等。47.1%的男大学生认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最为不足的是过于理论化,不够实际。结论男大学生对大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仍较低。学校需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力度,并紧密联系男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技能。 相似文献
19.
在校大学生艾滋病KAP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和学校防治艾滋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学校今后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0年11月对辽宁省大连市814名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82.7% (673/814)的大学生认为艾滋病离其并不遥远,有59.6% (485/814)能准确回答世界艾滋病日是哪一天,有27.5% (224/814)不清楚是哪一天;有74.6% (607/814)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学在同一个教室上课,有49.8% (405/814)愿意和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吃饭,有92.6% (754/814)觉得艾滋病患者应该得到同情和帮助;大学生从教师授课、同学朋友、专题讲座获得艾滋病知识较少,分别占46.8% (381/814)、27.9% (227/814)和20.9% (170/814)。结论 大学生对艾滋病存在危机感,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学校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和内容有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