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盆腔内异位多见,发生于腹壁切口瘢痕处较少。随着剖宫产术的增多,近年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由于本病缺乏典型的声像图表现,超声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与体征,否则极易误诊为腹壁其他疾病。现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牟建华 《上海医学》1998,21(8):489-490
手术疤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分析牟建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病灶一般位于盆腔内,疤痕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见,过去可见于会阴切口疤痕部位,但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率的上升,腹壁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也逐年多见。据文献报...  相似文献   

3.
杨慧敏  郑敏  王静竹 《中外医疗》2009,28(36):61-61
目的探讨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诊治、和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例临床资料,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均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时间为6个月~3年,病灶均位于皮下,手术切除后均未复发。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本病主要的发病原因;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预防关键注意剖宫产手术操作要精细,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手术切口,术中清洗切口及腹盆腔,可以尽量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手术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盆腔病灶占大多数,腹壁切口处较少见.199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1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于盆腔脏器和腹膜,也可发生在手术切口瘢痕处。现将我院近7年收治的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疾病,病灶常在盆腔,好发部位为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子宫-直肠陷凹和输卵管及宫旁周围组织的盆腔等处,也可发生在阴道、会阴和腹壁的手术切口.但不常见。我院10年共收治腹壁切口内异症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腔外手术切口予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盆腔外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例盆腔外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会阴切口予宫内膜异位症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3例内膜异位病灶较深,手术后加米非司酮12.5mg,口服,每日1次,持续3月。23例患者随访1—3年无复发,总治愈率100%。结论盆腔外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经刮宫产及外阴侧切手术史的患者,符合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医源性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病率,值得广大妇产科医务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常发生于盆腔脏器,盆腔外发生少见,但以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多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其症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现将我院1995年-2005年诊治的14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叶俊良  李甦斌  程吉 《安徽医学》2008,29(5):618-6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与内异症病灶特点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就诊于本院住院腹腔镜手术及病理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9例,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特点与盆腔疼痛的关系。结果盆腔疼痛与内异症病灶的部位,类型,侵润程度,盆腔粘连呈相关性。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部分合并其他类型的病灶,而后者是引起盆腔疼痛的重要因素,故手术仅切除囊肿是不够的,应尽量切除所有病灶,特别是深部结节病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则较少见。现对2004-2006年3年内我院病理证实为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更正启事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多发生于盆腔脏器,盆腔外较少见,而发生于盆腔外的内异症以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多,多见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术或足月剖宫产术后。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内异症患105例,其中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腹壁内异症6例,占同期内异症的5.71%,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疾病,大多数发生在盆腔,但也可发生在腹壁切口等处。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田国琴 《浙江医学》2005,27(7):545-54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病灶常在盆腔内,好发部位为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子宫-直肠陷凹和输卵管及宫旁周围组织的盆腔等处.发生于阴道、会阴和腹部的手术切口并不常见.现就我院1990~2003年收治的14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01月-2012年12月宝应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抗感染治疗,使切口愈合无复发。结论:预防剖宫产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主要是防止子宫内膜碎片种植、手术时要保护好盆腔及切口,缝合手术时不能穿透子宫内膜层,杜绝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源性传播。  相似文献   

15.
异位子宫内膜虽可生长在远离子宫的部位 ,但绝大多数病变出现在盆腔内生殖器官和其邻近器官的腹膜面 ,故临床上常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近年明显升高 ,是目前常见妇科疾病之一。本文就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行进腹手术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并经病理证实的病例共 6 9例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病例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共收治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6 9例 ,其发病率为 5 .4 2 %。其中单纯性内膜异位症 39例 (5 6 .5 2 % ) ,包括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病变波及双卵巢 2 2例(31.88% ) ;盆腔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有所上升。2001年1月~2006年12月由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1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3-2005年共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394例,其中特殊部位子宫异位症病例11例,约占2%,包括剖官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顺产分娩后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位于前庭大腺内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均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患者年龄28—37岁,7例为初产妇,4例为经产妇。  相似文献   

18.
李淑敏  孙桂平 《中原医刊》2005,32(18):59-60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生部位大多数在盆腔,发生在腹壁切口瘢痕处的内异症是继盆腔手术如子宫切开术、剖宫产术后。会阴侧切瘢痕处的内异症是继足月分娩后。两者均是子宫内膜直接移植所致。患者表现为瘢痕部位包块和腹痛,常在月经期加重,诊断和治疗不同于盆腔内异症,现将我院12年间7例切口内异症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频超声对腹壁及会阴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好发部位多为盆腔内.随着高频超声的广泛运用以及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升高[1],以往被忽视的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率也在上升[2].本研究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腹壁及会阴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的高频超声表现,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一般多发生在盆腔脏器,也可发生在宫颈、阴道和腹部手术切口。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剖宫产率的上升,由手术所至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亦明显上升,我院于2001-2006年5月收治10例切口内异症患者,现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