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肺部X线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根据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选取96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摄取胸部正侧位片,患者不能站立者,摄胸部仰卧前后位及侧位片,观察所有患者的X线特点及结果分析。结果胸部X线的病灶部位分布以同时累及两肺下叶者为多,占39.6%,24例累及右肺下叶,19例累及左肺下叶,总计病灶分布于肺下叶者达84.4%。病变形态以肺纹理粗乱、模糊伴小斑片状影为主,两者相加占77.1%,表现为支气管肺炎的特点。此外肺不张或肺含气不良占11.5%,条索状、网织状伴点状影占10.4%。结论虽然老年人吸入性肺炎X线表现尚缺乏一定的特异性,但仍然是诊断肺部感染的最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X线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2~2004年间我院明确诊断2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表现为:肺间质浸润病变115例(46%),小叶性实质浸润病变25例(10%),节段性或大叶性实质浸润病变65例(20%),混合性病变45例(18%);其他伴随表现:胸膜反应,或.者胸腔积液20例(8%)。肺不张15例(6%),肺门淋巴结肿大15例(6%)。结论支原体肺炎X线呈多样性表现,易与病毒性、细菌性肺炎及肺结核相混淆。诊断需认真分析肺部X线征象,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胸部X线表现。结果:12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胸部X线表现为:片状阴影10例(83.3%);网格状阴影1例(8.3%);肺纹理增粗1例(8.3%)。单侧肺受累9例(75%);双肺受累3例(25%)。结论:普通X线胸片可作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首诊影像检查手段,动态观察胸片变化对判断病情演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经专家组临床诊断SARS患者15例,进行连续隔日床旁X线胸片为主进行分析。结果 (1)病变部位:双侧或多叶占66.67%,下肺多见。(2)病变形态及追踪,在起病之初类圆形片状影占78.26%,其余尚可见磨玻璃影,粗网状影。病灶无肺叶、肺段形态。随病情的变化,病灶形态可以变化,可以进展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白肺”。治疗后5例占33.33%有道留表现,粗网影4例,出现细网状间质纤维化1例。(3)病灶中心密度高,边缘较淡,形似棉絮。(4)病灶吸收时间6—29d,平均15.27d。(5)4例占26.67%在2d内病灶范围增大50%。(6)2例“白肺”出现胸腔积液。结论 SARS影像学表现与常见病毒性及细菌性肺炎具有较特征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的胸部X线及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318例肺结核患者的X线和CT表现特点。结果胸部X线平片所见:肺内病灶及病灶周围炎型182例(占57.23%);肺段浸润型36例(占11.32%);干酪性肺炎伴小空洞形成24例(占7.55%);粟粒型或小叶浸润型16例(占5.03%);陈旧型硬结灶或纤维化或胸膜炎型60例(占18.87%)。而胸部CT扫描所见:小叶中心结节影255例(占80.19);磨玻璃样密度影167例(占52.52%);肺内实变影74例患者(占23.27%);空洞影61例(占19.18%);树芽征271例患者(占85.22%);胸膜改变16例(占7.02%);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增大22例(占6.90%)。结论活动性肺结核的X线和CT表现相结合,对提高结核病的诊断率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胸膜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效鹏 《江西医药》2003,38(2):90-9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肺胸膜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住院SLE患者的胸部X线片结果。结果:发现肺胸膜改变76例,占71.7%。76例中表现为胸膜炎48例,占63.2%;急性狼疮性肺炎20例,占26.3%,其中有8例合并有胸腔积液;弥漫性间质性肺炎11例,占14.5%;肺不张3例,占3.9%;SLE性尿毒症性肺水肿2例,占2.6%。结论:肺胸膜是一个富含结缔组织和血管的脏器,常可因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而形成免疫损伤。因此,SLE患者应常规定期胸部X线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胸膜改变,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筛查确诊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我院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胸部X线表现,并与l例重型病例作对比分析。结果137例我院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胸部X线表现显示双肺纹理粗厚其边缘模糊74例(54.0%)、点絮状影21例(15.3%)、肺门增大增浓15例(10.9%)、大片状影伴胸腔积液1例(0.07%)、磨砂玻璃样改变3例(2.1%)、单肺受累82例(59.8%)、双肺受累33例(24.0%)。结论我院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X线主要表现为双肺纹理粗厚其边缘模糊、点絮状影、肺门增浓增大以单侧为著、磨砂玻璃样改变、肺野淡片状稍高密度影、大片状渗出影伴胸腔积液及单肺受累、肺部中下野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2003年1月~6月门诊及住院的58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X线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偏小在2岁以下,其中1~6月患儿42例,占72%。在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的发作性喘憋,X线检查大部分病例初期即出现明显肺气肿。病程1周内病毒抗体阳性39例(67%),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28例(48%)。临床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10天左右恢复,预后好。其胸部X线表现为:双肺阻塞性肺气肿43例(74%),肺间质浸润性病41例(71%),小叶浸润性病变20例(34%),节段浸润性病变3例(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婴幼儿支气管肺炎,腺病毒肺炎,婴幼儿哮喘相混淆。本病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认真分析x线征象,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能够及时准确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部影像学检查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肼患者行胸部X线检查、常规CT扫描及高分辨CT(HRCT)扫描,观察影像表现与临床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IPF影像表现呈毛玻璃状,斑片状阴影,网状或网状结节影,蜂窝状影等。与病理资料对比,HRCT诊断准确率为100%,常规CT为68.1%,胸部X线为31.3%。结论 胸部影像学检查在IPF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尤以HRCT扫描,是目前IPF无创性检查中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临床诊断方法与影像学特点.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本院 2011年 1月 ~2012年 12月间 20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胸部 X线的检查主要表现:双肺纹理增多、毛玻璃样与云絮状影、双肺分布栗粒状节影、细网状与网结影症状;HRCT检查分析双肺弥漫性密度出现增高,呈现毛玻璃样改变,且实变影内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局部病灶呈现片絮状和毛玻璃样改变;双肺弥漫性呈现栗粒状与小结影;细密网结影征.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胸部 X线和 HRCT能够准确的对其病灶进行观察和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 3 8例SARS患者的X线胸片和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表现轻度 18例 ( 4 7% ) ,中度 14例 ( 3 7% ) ,重度 6例 ( 16% ) ,中、重度患者病变均累及双侧。结论 :SARS同时存在急性肺炎和急性间质性肺炎 ,影像检查对SAR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但要注意和普通肺炎、免疫功能损害患者肺炎及一些非感染性疾病肺部表现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典型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X线表现及变化规律 ,有助于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我院有明显传染源的 18例SARS患者的一系列胸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10 0 % ) ;从发病到第 1次拍胸片时间为 1d~ 7d ;第 1次胸片单侧肺出现病灶者 6例 (33% ) ,双侧肺出现病灶者 7例(39% ) ,双肺纹理明显增粗、紊乱者 5例 (2 8% ) ;从发病到X线胸片出现双肺病灶的时间平均 (4 .7± 1.8)d ,病情进展迅速 ;从发病到X线胸片病灶最重的时间平均 (12 .3± 5 .2 )d ,即 2周之内病灶达高峰 ;病灶部位以右上肺及双下肺多见 ;形态以斑片状及磨玻璃样阴影为多见。从发病到病灶明显吸收的时间平均 (2 0 .6± 6 .3)d ,即 3周左右病灶明显吸收 ;3例SARS患者病灶恶化而死亡 ;5例出院前做胸部CT ,3例留有纤维索条样阴影。结论 :SARS的X线特点为 :右上肺及双下肺为好发部位 ,以斑片状及磨玻璃样阴影为主要表现 ,病灶出现早 ,进展迅速 ,易累及双侧肺野 ;一旦出现发热症状 ,积极地动态观察胸片变化情况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动态观察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表现及变化规律。方法取32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进行X线胸片动态观察。结果23例发病前期X线表现为肺内单发片状浸润灶,9例胸片无异常表现;14例病变早期的X线表现为肺内大片状浸润,多发病灶,单发病灶18例;病变迅速进展.表现为双肺野呈"毛玻璃"样并有片状浸润改变16例,"白肺"14例,肺野呈"毛玻璃"样2例。18例病变进展,14例经治疗后肺野透亮度改善,病灶稍有吸收。结论X线动态观察可反映老年ARDS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 (美能 )治疗后胸部X线表现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 :将60例SARS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其中一组应用了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美能组 ) ,另一组 (对照组 )未用美能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肺部病变出现的时间、部位、范围及动态演变特点。结果 :美能组患者胸片改善50 %时间距高峰平均天数少于对照组 ,恢复期美能组患者胸片完全吸收好转例数多于对照组患者 ,且美能对血白细胞、血糖及电解质无明显影响。结论 :美能对SARS患者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而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点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7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胸部X片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结果67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与咳嗽症状,起病3天可闻及异常啰音者23例(34.3%),1周内闻及异常啰音者49例(73.1%);所有患儿1周内均可见胸部X线表现异常;所有病例均早期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结合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肺部体征常较X线表现晚,早期诊断应结合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早期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54例SARS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铁链  张云亭  李威  叶宁  蔡跃增  许强 《天津医药》2004,32(4):219-222,F003
目的:探讨SARS的影像学表现、分型与诊断。方法:54例临床诊断的SARS患者均有系列胸片,23例有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胸片分型为:单纯型(Ⅰ)、进展型(Ⅱ)、迁延型(Ⅲ)。对18例临床治愈出院后胸片、CT复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4例中,15例以肺实质渗出、实变为主,5例以肺问质浸润为主,34例兼有肺实质、间质病变。Ⅰ型(n=12)胸片表现多不具特征性,预后好;Ⅱ型(n=25)胸片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病死率高(16%);Ⅲ型(n=17)残留病变最多(100%)。CT显示残留病变比胸片更清楚。结论:SARS影像学表现仅具有相对特征性,诊断必须结合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生重症的预警指标,为SARS患者的病情估计、临床救治和预后提供资料。方法根据“重症SARS的诊断标准”将2003年3月至6月山西省太原市确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304例SARS患者分为非重症组和重症组,分析两组间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以及发生重症SARS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①重症组患者平均年龄[(44±16)岁]大于非重症组[(33±1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年龄>50岁患者比例(32.3%)及合并基础疾病者(15.0%)明显高于非重症组(10.7%、2.0%,P均<0.01)。②重症组入院后最高体温[(38.8±0.9)℃]、发热持续时间[(15±12)d]及胸片病变累及双肺者比例(58.6%)均高于非重症组[(38.3±1.0)℃、(10±8)d和4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重症组病程各期呼吸频率均高于非重症组,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均低于非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④重症组病程各期血白细胞总数均高于非重症组;而淋巴细胞绝对值均低于非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年龄≥50岁、呼吸频率≥24次/min和经皮血氧饱和度≥90%时发生重症SARS的危险度分别为年龄<50岁、呼吸频率<24次/min和经皮血氧饱和度<90%的3.442、1.219和0.545倍,95%可信区间分别为1.391~8.518、1.067~1.393和0.451~0.659(P值分别为0.007,0.004和0.000)。结论重症SARS患者具有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多、发热持续时间长、呼吸频率快、血氧饱和度低、白细胞总数高、淋巴细胞计数低及X线胸片病变累及双肺多等特点。因此年龄≥50岁、呼吸频率≥24次/min和经皮血氧饱和度<90%可作为发生重症SARS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特点和综合防治方法。方法 对2003年2月至5月我院收治的22例SARS病人的临床表现、X线特征、实验室资料、综合防治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2周内有密切接触SARS病人的16例;宰杀过动物的2例;潜伏期3~12d。所有病人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其中有高热(39℃)以上者占91%。伴呼吸困难的68%,咳嗽86,4%,乏力72.7%.全身酸痛27%,头痛50%,头晕22.7%,胸痛31.8%,呼吸道卡他症状13.6%.心悸36.4%,腹泻18.2%,血丝痰9%,畏寒18.2%,咽痛9%。77%的病人肺部无明显体征。X线胸片及肺部CT:单侧病灶36.4%,双侧63.6%,双肺弥漫性渗出22.7%。ARDS2例;死亡1例。死亡率4.5%。规律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占72.7%。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5例;应用有创机械通气的2例。通过规范的防护措施,一线医务人员感染率为零;医务人员家属感染率为零;院内交叉感染率为零。结论 综合治疗方案中,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重要措施。重症病人应及早使用机械通气。规范的防护措施可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县级医疗机构CT扫描检查对严重胸部创伤的价值.方法 使用机型为GE Hispeed dual的双层螺旋CT,对我院严重胸部创伤患者16例用胸部螺旋CT以10 mm层厚及间隔进行扫描,部分病灶采用后重建(拆薄)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影像.结果 16例严重胸部创伤病例,其中肺挫伤10例,肺撕裂伤2例,支气管断裂伤1例,肺不张2例,肺萎陷10例,血气胸8例,单纯气胸3例,血胸5例;发生肋骨骨折16例,双侧锁骨骨折2例,单侧锁骨骨折3例,第3、4胸椎爆裂性骨折合并椎体侧方脱位及2~4多发肋粉碎性骨折1例,肩胛骨骨折3例.皮下气肿16例,纵隔气肿4例,胸壁血肿1例,肝破裂2例,脾破裂3例,肾破裂1例,颈椎脱位及骨折2例,颅脑损伤4例.结论 CT检查较普通X线检查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目前县级医疗机构均有螺旋CT,CT扫描费用也在大幅下调,所以对严重胸部外伤的患者应及时采用CT扫描,以及时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迅速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手术,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