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肪栓塞综合征为创伤严重并发症.系因长骨骨折及多发性骨折后骨髓或软组织局部的游离脂肪滴挤入破裂的静脉进入血循环.机械性地栓塞小血管和毛细血管,以进行低氧血症,呼吸困难,胸闷,意识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此综合征发病急,来势猛,病情危重,死亡率高。2004年-2005年我们共收治Fes 5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脂肪栓塞在下肢骨折中较为常见,其主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为糖皮质激素,但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甲强龙在预防下肢长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中的作用进行定量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甲强龙预防下肢长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以相对危险度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作为效应指标对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6 篇文章,共410 例患者,甲强龙组患者184 例,安慰剂组206 例.合并分析的结果显示接受甲强龙治疗的患者发生脂肪栓塞综征的相对危险度为0.20 (RR=0.20,95%CI=0.09~0.43,Z=4.07,P=0.000).证实应用甲强龙可以显著降低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张锦 《临床荟萃》2016,31(4):363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骨折及创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脂肪栓子通过毛细血管床,可引起肺、脑、视网膜、皮肤等重要脏器的栓塞及系统性炎症反应。骨折后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是减少死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PTFE)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检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对253例完全性骨折患者入院后,立即抽血送检,次晨再次抽血送检,对两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3患者中即时检测有250例血清甘油三酯(TG)增高,阳性率达98.81%.结论 血清TG的早期检测对于预测长、盆骨骨折并发PTFE发生风险和早期并发症倾向,及时改变和中断其病理生理过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指的是长骨或骨盆骨折后24~48h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及瘀点,该病在临床中具有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差异大、发病急及进展快等特征[1]。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就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报道,以期为找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作出提示。  相似文献   

6.
冉琼群 《全科护理》2010,8(31):2909-2910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embolism syndrome,FES)是创伤后,尤其是多发伤长骨骨折或骨盆骨折的严重并发症,可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进行性低氧血症、发绀、皮下及内脏出血、昏迷或突然死亡等。长管状骨折,尤其是以股骨干为主的多发骨折发病率最高,如合并创伤性休克、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吉娣 《现代护理》1998,4(11):30-31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骨折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本文报告9例中治愈7例,死亡2例,本病的主要特点是长骨骨折,骨盆骨折后短期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非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和皮肤瘀点等症状和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掌握病情变化,这是及早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Besouw  V 王地槐 《临床荟萃》1990,5(6):264-266
脂肪栓寒综合征(FES)由Zenker于1862年首先报告。肺实质或末梢循环内有脂肪小滴者均可称为脂肪栓塞,FES虽可见于人工关节置换术、脂肪切除术、骨髓移植术、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四氯化碳中毒和胸外心脏按摩术等,但更多见于长骨骨折。许多FES患者无症状,如99%的长骨骨折在血循环内有脂肪小滴。微循环内存在脂肪小滴并引起单纯呼吸功能不全者多达29%,而同时有神经、呼吸和皮肤三联征可诊断为FES者仅1~5%。  相似文献   

9.
王启增 《临床医学》2000,20(11):36-37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长骨骨折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有时后果十分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笔者从1994年~2000年收治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管状骨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多发生在长管骨骨折后或骨折内固定时,是以进行性低氧血症、皮下及内脏出血点、意识障碍、发热为特征的综合征。具有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护理重点是采用呼吸支持疗法,持续大流量吸氧,提高血氧分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科学合理地分配输液量,仔细观察尿中脂肪滴的数量,防止伤肢反常运动,减少脂肪栓子形成。自1999~2004年间我科共收治6例多发性管状骨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人,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背景:脂肪栓塞在下肢骨折中较为常见,其主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为糖皮质激素,但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甲强龙在预防下肢长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中的作用进行定量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甲强龙预防下肢长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以相对危险度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作为效应指标对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6篇文章,共410例患者,甲强龙组患者184例,安慰剂组206例。合并分析的结果显示接受甲强龙治疗的患者发生脂肪栓塞综征的相对危险度为0.20(RR=0.20,95%CI=0.09~0.43,Z=4.07,P=0.000)。证实应用甲强龙可以显著降低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症7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指来自骨髓与其它组织的脂肪、脂类物质栓塞肺、脑及皮肤等器官的血管所导致的一组临床征象,以呼吸窘迫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多发于长骨骨折、严重创伤,以及关节置换、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其起病急聚,发展迅速,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早期诊断治疗困难。若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达10%~15%。导致FES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进行性的肺部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本院ICU2002年-2009年共收治FES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 是指来自骨髓与其它组织的脂肪、脂类物质栓塞肺、脑及皮肤等器官的血管所导致的一组临床征象, 以呼吸窘迫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1].多发于长骨骨折、严重创伤,以及关节置换、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其起病急聚,发展迅速,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早期诊断治疗困难.若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达10%~15%[2].导致FES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进行性的肺部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本院ICU 2002年~2009年共收治FES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学术背景:脂肪栓塞综合征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长骨骨折和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但是其病因、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目的:总结长骨骨折及髋膝关节置换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病影响因素、发病机制和诊治方法。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词"fatembolism syndrome,pathogenesis,treatment,prevention,dia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55篇文献。同时检索上海交大医学情报网络,检索词"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病机制,治疗,预防,诊断",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能反映脂肪栓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及发病机制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纳入的38篇文献均是关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及发病机制方面的文章,其中6篇为综述,其余为临床或基础研究。资料综合:①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影响发病因素包括创伤因素、手术因素和其他因素。②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相关理论有机械阻塞理论、生物化学理论、凝结理论和炎症反应理论。③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包括呼吸支持、糖皮质激素应用、保护脑功能、药物治疗、抗休克治疗等。结论:对骨折和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进行研究可为该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益群 《现代护理》2001,7(6):35-36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外伤、骨折等严重创伤的并发症,存在于骨髓中的脂肪组织受损后,形成脂肪栓子随受损的血管进人血循环,阻塞毛细血管引起各种症状,由于病情进展迅速,随时威协着患者的生命。我院1999年5月成功救治了1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合并脑脂肪栓塞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颅脑外伤合并脑脂肪栓塞的诊治经过。结果 7例患者治愈,3例死亡。结论 颅脑外伤合并长骨骨折患者,伤后及术后早期出现意识障碍加深、呼吸增快、发热等表现,应高度怀疑脑脂肪栓塞,并注意与颅脑外伤继发性损害鉴别。  相似文献   

17.
创伤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骨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骤,多见于长骨骨折和骨盆骨折。FES来势凶险,进展快,病死率较高。本次研究共诊治创伤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骨折(特别是长管骨骨折)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也可发生于其他大手术、严重感染、脂肪代谢紊乱、减压病等。已往报告发病率为1%。由于骨折死亡病理检查中高达90%~100%而引起重视,提高了诊断和认识水平,目前在各类骨折中,平均发生率为7%^[1]左右,死亡率为8%。如与创伤性休克、感染等并发,死亡率高50%~62%。我科自1992~2001年,在各类骨折病人当中,共诊断和治疗骨折并发FES8例,本文从FES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分析报告人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又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衰竭、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ARDS病情发展快、来势凶猛,是长骨创伤的严重并发症,其预后较差,死亡率可达85%,但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抢救,死亡率可降至20%~40%。本文从临床实践出发,探讨二例因长骨骨折后并发脂肪栓塞而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体会。  相似文献   

20.
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系脂肪滴自破裂的血管进入血流并阻塞血管所致,是创伤性骨折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自2 0 0 3年1月至2 0 0 6年1 2月共收治骨折后继发脑血管脂肪栓塞患者7例,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 4~8 1岁,平均(35.6±8·2)岁。致伤原因:车祸5例,高处坠落伤2例。其中2例股骨干和肱骨多处骨折,2例骨盆骨折合并双胫腓骨多处骨折,2例双侧股骨骨折,1例股骨颈骨折合并跟骨骨折行全髋置换术后。1.2临床表现根据Gurd诊断标准均为典型的FES,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