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肠憩室是指结肠壁上发生的突出于肠腔的囊袋。分为完全性憩室与不完全性憩室。又称为真性憩室和假性憩室。完全性憩室为肠壁全层包括浆膜、肌层和黏膜层突出,深人到结肠周围脂肪组织而形成的囊袋。结肠憩室多为不完全性憩室,由于肠壁局限性肌层缺陷,在血管神经穿过肠壁肌层薄弱处,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从环行肌束之间膨出形成憩室。结肠多个憩室称之为结肠憩室病。结肠憩室往往随年龄增加而患病率增高。结肠憩室病在西方和工业化国家常见,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社会,后天获得性憩室疾病极为常见。4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为5—10%,85岁以上高达80%。其中约有20%的憩室患会发展为有症状的憩室炎。所谓憩室病(divertic—ulosis)或憩室疾病(diverticular disease)通常指非炎性憩室疾患。Hinchey等人提出了一种有助于结肠憩室炎症病变分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空肠憩室是穿过空肠壁肌层的黏膜袋状突起,发生于肠壁薄弱区域.临床上,空肠憩室炎是引起老年人小肠吸收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1].国外该病被列为慢性腹痛病因的第五位;在我国,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因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征性,常发生误诊和漏诊.现将本院1例老年患者因空肠憩室病致不全性肠梗阻资料整理分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结肠憩室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肠憩室 (diverticulumofthecolon)是指结肠粘膜经肠壁肌层缺损处向外形成囊状突出的病理结构多个憩室的存在则称之为结肠憩室病 (diverticulardiseaseofthecolon) [1] 。憩室绝大多数为后天形成 ,多位于乙状结肠 ,盲肠、升结肠也不少见。当前 ,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发病年龄多在60岁后 ,女性稍多于男性。本病常缺乏临床症状 ,多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 ,从症状上本病难与结肠其它疾病相鉴别 ,故误诊率高 ,对本病认识有提高之必要。  结肠憩室西方国家甚为常见。 60岁…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社会,后天获得性憩室疾病极为常见。4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为5—10%,85岁以上高达80%。其中约有20%的憩室患者会发展为有症状的憩室炎。所谓憩室病(divertic-ulosis)或憩室疾病(diverticular disease)通常指非炎性憩室疾患。Hinchey 等人提出了一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憩室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9年我院经结肠镜诊断的136例结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60岁人群中结肠憩室的检出率为62.50%,25~59岁人群中结肠憩室的检出率为36.76%;〈25岁人群中结肠憩室的检出率为0.74%。憩室部位以右半结肠更常见(80.15%);多发憩室(88/136)较单发憩室(48/136)多见;伴发病中以结肠息肉最多(40.44%)。便秘、腹痛、腹胀、便血为常见临床表现。结论结肠憩室好发于老年人,右半结肠为好发部位,多发较单发常见,容易伴发结肠息肉。结肠镜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梅克尔憩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先天性畸形,是一种具有小肠壁各组织学分层(黏膜、肌层和浆膜层)的真性憩室,由卵黄管不完全退化所致。最初由德国解剖学家Meckel于1809年提出~[1],并以其名字命名。梅克尔憩室的形态和发生特点可总结为"二原则",即:发病率约2%,长约2英寸,多  相似文献   

8.
结肠憩室的内镜特点及临床分析1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不同时期结肠憩室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方法:收集1989-2004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结肠憩室患者相关资料,其中1989-1997组52例,1998-2004组113例,观察其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结果:在1989-1997和1998-2004两组中,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结肠憩室患者占同期结肠镜检查总数的比例从1.47%上升至2.08%,男女之比分别为1.26和1.22,平均发病年龄从61.68岁上升至66.41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秘、腹胀等,在1998-2004组中便秘患者比例与1989-1997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30.09%vs 15.38%,P<0.05).1998-2004组乙状结肠憩室检出率比1989-1997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303,P<0.05).结论:近7a结肠镜检出结肠憩室明显增加,其发病例数随发病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好发部位由右半结肠为主转为以左半结肠为主,且乙状结肠发病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吴凯  朱超慧  张林  翟俊山  王欣 《山东医药》2009,49(52):84-85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STR)2、5亚型在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中的表达,为临床应用生长抑素(SS)及其类似物诊断治疗UC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活动期UC患者(结肠炎组)结肠黏膜标本及26例体检者(对照组)结肠黏膜标本的SSTR2、SSTR5亚型蛋白的表达.结果 SSTR2、SSTR5亚型表达主要定位于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和小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中,二者在结肠炎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90%,对照组分别为69.2%、61.3%.便血明显组SSTR2、SSTR5表达阳性率均为100%,便血不明显组表达阳性率均为83.3%.活动期UC患者结肠黏膜SSTR2、SSTR5表达均上调.结论 结肠黏膜SSTR改变提示SS在U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8 4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我院行ERCP 12 57例 ,检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82例 ,发生率为 6.2 5%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2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均为腔外型憩室 ,其中单发 74例 (91.2 % ) ,多发 8例 (9.8% ) ,乳头边缘憩室 16例 (19.6% ) ,乳头口侧憩室 8例 (9.8% ) ,大多数憩室在乳头正上方。男 57例 ,女 2 5例 ,男与女之比为 2 .3∶1,年龄在 3 0~ 4 5岁 12例 ,4 6~ 60岁 3 7例 ,60岁以上 3 2例 ,3 0岁以下 1例 ,最小年龄 19岁 ,最大年龄 83岁 ,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 。憩室多为圆形 ,憩室口呈环形圈 ,大小不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