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深圳市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和PCR等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结果发现深圳市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确诊病例,患者工作时手指有外伤史,脑脊液中分离的细菌经微生物、生化、血清学和PCR检测结果判定为猪链球菌2型。但未发现有明确病死猪接触史,密切接触者中未发现猪链球菌病例。结论深圳市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属感染个案,非人传人的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肉类批发市场冷冻猪肉有关。  相似文献   

2.
人-猪链球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底以来,四川省资阳市发生了以急性起病,高热、伴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疫情,经诊断为人一猪链球菌感染。截至8月3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猪链球菌感染病例20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3例,临床诊断122例,疑似41例。这些病例中,治愈出院26例,病危18例,死亡38例。虽然猪链球菌病在猪群中的流行早有报道,但对人类感染此类疾病的报道较少,认识也较为局限。本次我国人-猪链球菌感染暴发,使对人类猪链球菌感染的认识和研究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猪链球菌感染进行文献复习,旨在对人一猪链球菌感染有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为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占卿 《世界感染杂志》2007,7(4):326-331,336
人猪链球菌病是由人感染猪链球菌而引起的新发传染病,荚膜2型猪链球菌为主要病原。病猪和带菌猪是人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夏秋季多发。人猪链球菌病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进展期和恢复期,人猪链球菌病可分为普通型、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休克型的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5-2006年分离的10株2型猪链球菌菌株的病原学特征,为诊断、治疗和制定今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0株菌进行常规方法鉴定及PCR技术检测。结果经血清学分型和生化鉴定,10菌株均为猪链球菌2型,其中9株菌三种基因(菌种基因(16SrRNA)、荚膜多糖编码基因(CPS2J)和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基因(mrp))均阳性,1株菌mrp基因检测阴性。结论广东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由2型猪链球菌引起。  相似文献   

5.
猪链球菌引起人猪共患病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分析猪链球菌引起人猪共患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方法:对22例猪链球菌引起的人猪共患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猪链球菌引起人猪共患病临床分为普通型5例,治愈5例;脑膜炎型10例,治愈8例,好转2例;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型7例,全部死亡。总病死率31.8%。结论:本次由猪链球菌血清Ⅱ型引起的人猪共同感染,流行广,发展快,人猪患病数量多,应在预防和治疗上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猪链球菌的生物学特征,为病例诊断、治疗以及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患者血液和脑脊液用脑心肉汤增菌,再接种羊血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的菌株做血清凝集,用API 20 Strep生化条进行生化鉴定,用PCR技术检测猪链球菌菌种基因、荚膜多糖编码基因、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基因及溶血素基因。结果 从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液中均分离出链球菌,经鉴定均为猪链球菌2型,猪链球菌菌种基因、荚膜多糖编码基因、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基因及溶血素基因均为阳性。结论 经生物学特征分析,患者为猪链球菌2型的实验室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7.
人猪链球菌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猪链球菌病是人感染猪链球菌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荚膜Ⅱ型猪链球菌是人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病、死猪为主要传染源,接触病、死猪为主要传播途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潜伏期多数在3d以内。临床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或,和脑膜炎综合征。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疾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佛山市首例发现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的调查,探讨感染此类疾病的来源和途径,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调查、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结果:确诊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患者经治疗按卫生部诊疗规定治愈出院;患者通过左手小指破溃伤口接触病(死)生猪肉后感染得病可能性最大,无人传人现象。结论: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有破溃伤口时不接触生猪肉,控制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主要措施是控制生猪疫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猪链球菌2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26(Entemhemorrhagic Escherchia coil,EHEC O26)经不同途径感染小鼠,研究其感染传播途径,并作细菌毒力监测。方法6周龄小鼠分别经腹腔注射丝裂霉素0.2mg/只。降低其免疫力,然后分别经皮肤创面,灌胃和腹腔注射猪链球菌2型和EHEC O26,另外用粪肠球菌ATCC29212。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阴性对照,进行临床观察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猪链球菌2型经皮肤创面感染的小鼠病死率60%,病死日2—5d;经口灌胃感染的小鼠病死率60%,病死日7—10d。从病死鼠的心脏穿刺液中重新分离到猪链球菌2型。经腹腔注射猪链球菌2型及粪肠球菌ATCC29212的小鼠未见死亡,而腹腔注射EHEC026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后,小鼠在10h内死亡。结论本实验采用人工划破小鼠尾巴并在创面接种猪链球菌2型.证实该菌经皮肤创面感染这一重要途径,同时发现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会引起小鼠非特异性死亡。这对研究猪链球菌2型的致病机制,疫苗的研制评价和抗菌药物的效果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8月我院人猪链球菌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治疗和预防的因素。结果49例人猪链球菌病患者中治愈42例;死亡7例;死亡率14.3%。其中脑脊液培养见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7例;血培养见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23例;不宰杀、不直接接触病,死猪肉,并对病,死猪肉作焚烧后无害化处理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结论回顾发现:所有人猪链球菌病患者均有病/死猪肉宰杀和直接接触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不宰杀、不直接接触病/死猪肉。由于此病为人畜共患病,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在患病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为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7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霞 《吉林医学》2009,30(4):314-3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影响。方法:对17例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细致护理并提供健康指导。结果: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知识的认识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防治护理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查明本次疫情来源,规范处置,为今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调查方案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患者全血、脑脊液标本中均检出猪链球菌2型,临床分型为脑膜炎型。结论根据病人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系梁河县首例病例,无续发病例,无人传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李晓灵  陈红  李文俊  张玲  辛隽 《四川医学》2006,27(11):1153-1154
目的 分析成都地区2005年夏季流行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临床诊断的3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住院患者治疗上采取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宰杀、加工病死猪接触史,大多数患者有皮肤破口,起病急,潜伏期短,有严重的毒血症状,伴消化道症状,口唇疱疹、皮肤瘀点、瘀斑,听力下降和脑膜刺激征,周围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脑脊液示化脓性改变,病原学检测证实为猪链球菌血清2型,临床分为普通型、脑膜炎型、休克型、混合型,分别占9.6%、64.5%、6.5%、9.5%,治愈率93.55%,病死率6.45%。结论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急性细菌感染人畜共患性痰病。  相似文献   

14.
2005年6月以来,四川省资阳市等地发生了原因不明感染性疾病,患者以急性起病,高热、伴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截止8月21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204例,其中实验室确诊68例,临床诊断136例,死亡36例。2006年月11月、2007年2月我市相继发生2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为加深对此病的认识,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依据,现将国内外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有关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凯里市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征,供防控参考。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个案及病原学检测资料。结果病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符合实验室诊断病例标准。病人长期从事猪肉分割销售,无个人防护措施,手部有破损,其周围人群未发现猪链球菌病病例。结论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感染来源是猪,做好生猪检疫、禁止宰杀食用病死猪肉和搞好个人防护是防控人感染猪链球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我国近年频发。文献报道猪链球菌有35种血清型,有些血清型可引起猪发病,也可导致人发病。猪链球菌Ⅱ型是致病力最强的血清型,在病猪或健康猪样中常能分离到猪链球菌Ⅱ型。人感染Ⅱ型猪链球菌通常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伴有耳聋、运动功能紊乱,严重者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导致多脏器衰竭及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复方二氟沙星注射剂对试验性猪链球菌病的病例进行了治疗性研究。方法测定了复方二氟沙星对C群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并且对人工诱发的猪链球菌病进行三个剂量组的实验性治疗。结果复方二氟沙星和二氟沙星对C群链球菌的MIC是0.4mg/L及1.6mg/L。在治疗实验中,复方二氟沙星的低、中、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且复方二氟沙星的中、高剂量组15d内的增重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二氟沙星对猪链球菌病有显著的疗效,且明显优于二氟沙星,肌肉注射给药剂量为5~10mg/kg·W。  相似文献   

18.
海宁市人群猪链球菌感染状况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宁市不同人群中猪链球菌的感染状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查了288名普通人群和51名生猪屠宰工人采血进行猪链球菌抗体(SS2IgG)检测。结果普通人群SS2IgG阳性率为6、94%,以40~49岁组最高(14.58%),〈20岁组最低(0%)。阳性率与性别无关。屠宰工的SS2IgG阳性率为21.57%,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结论海宁市人群的猪链球菌感染以亚临床或隐性感染为主,须做好屠宰工的职业防护.加强生猪疫情的控制、集中屠宰和上市检疫。  相似文献   

19.
李美霞  杨智聪  汤国球  沈秋逢 《热带医学杂志》2009,9(12):1438-1439,1442
目的查明广州市2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感染来源、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采集脑脊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用PCR进行鉴定。结果患者均有明显的生猪接触史且首例患者手部有伤口,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程进展迅速,均为脑膜炎型。患者脑脊液分离培养出猪链球菌经生化和PCR检测结果为猪链球菌Ⅱ型,病人经及时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2例病例均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Ⅱ型)实验室确诊病例,为散发疫情,相互间无流行病学关联,传播途径可能为接触被猪链球菌污染的生猪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靖西市一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特点及处置措施,为今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个案逐一调查,采集病人血液或脑脊液送实验室检测。结果 2016年5月30日~6月26日靖西市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人6例,发病率为0.89/10万,死亡1例,病死率为16.67%,其余均治愈出院。病人散发于龙邦、同德、化峒、新甲、果乐5个乡镇。发病年龄40~71岁,均为男性农民。6例病人血液或脑脊液标本均检出猪链球菌2型。结论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确定为一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