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及与血浆HCY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将18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六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火热、痰证为主,而风、火热、痰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血瘀、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4周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痰、血瘀证为主,而风、痰、血瘀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火热、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结论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与HCY水平一致,为中医辨证施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提供了依据,亦证明高HCY血症是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风多属于现代脑出血与脑梗死,自古以来为中医四大难证(风、痨、鼓、噎)之一,亦是急症,按当时医疗条件,治疗有相当难度。虽然目前急性期多用现代医疗手段施治,然而中风的中医治疗,不应只是停留在后遗症的治疗上,急性期也应当采用。笔者曾用纯中医治疗脑中风1则,不单疗效较佳,而且其证候表现、辨证治疗与一般辨证分型也有所不同,尚属少见,故此报告如下,分享于同道。  相似文献   

3.
《内经》升降理论与中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升降理论与中风胡青懿(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100013)张雯(北京和平里医院北京100013)关键词中风/中医药疗法升降理论中风是临床的常见病,历代医家都有很多论述、治法及宝贵的经验。笔者运用《内经》升降理论,指导中风的辨证施治,每获佳...  相似文献   

4.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中风成功医案142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均较高,是中医四大难治性病证之一 ,历代中医学家都将本病作为重要疾病进行研究。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千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名老中医 (以下简称名中医 )承前启后 ,治疗中风经验趋于成熟 ,积累了丰富的成功医案资料 ,并具有很高的学术和临床实用价值10年来笔者从 2 8部名中医医案著作中摘录了张锡纯、黄文东、岳美中、董建华等近 80余位现代及当代名中医治疗中风成功医案 14 2例 ,进行初步整理和研究 ,对临床资料、辨证治疗及独特经验进行总结归纳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中医治疗中风的学术水…  相似文献   

5.
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通过对近几年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从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方面阐述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治疗进展。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中西医结合能提高临床疗效。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等优点,但缺乏客观统一的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康复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方从临床实践出发,总结了中医针刺、康复训练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中风偏瘫90例,疗程3个月。结果显效患者63例,占70.0%;有效20例,占22.2%;无效7例,占7.8%,总有效率92.2%。结论:采取针刺、康复配合中药辨证施治等综合措施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是当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多年治疗中风的临床观察,总结出十项要点: 1.抓最有效的治疗时机急性期过后3个月内是中风后遗症的最佳治疗期,在这段时间内只要治疗得当,病人积极配合肢体功能锻炼,90%以上的患者能够生活自理。3~6个月内合理医治,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较3个月前疗效低,发病6个月以上,为后遗症期,治疗效果较差。 2.分清证型、辨证施治按辨证施治原则,取穴施术可明显提高疗效,针刺治疗常规取穴有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口眼  相似文献   

8.
舌诊在中风昏迷急性期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客观指标之一。观察舌象变化,可知病邪之浅深,脏腑之虚实。特别是在中风昏迷急性期治疗中,因病人言语不利,病情不易测清,通过审舌辨证,虚实寒热可察,遣方用药有的放矢。笔者观察35例中风昏迷急性期病人的舌象变化,依此辨证施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名中医何立人教授从医数十载,擅长运用中医思维和理论治疗内科虚证,其辨证精准,用药独到,疗效显著,值得学习。本文通过临床门诊医案两则介绍何立人教授辨证论治胸痹的思路及用药特点,以期传承其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康复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中风偏瘫治疗效果。方法:本方从临床实践出发,总结了中医针刺、康复训练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中风偏瘫90例,疗程三个月。结果:显效患者63例,占70.0%;有效20例,占22.2%;无效7例,占7.8%,总有效率92.2%。结论:采取针刺、康复配合中药辨证施治等综合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是当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