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西药扩管、抗感染、利尿等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排石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5%,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手术中配合胆道镜取石的}】盏床作用和意义。方法抽取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患者,均需手术器械取石,其中22例患者术中配合应用胆道镜.作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情况以及术后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9%(2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含3例结石残留,残留率为13.6%(3/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8/2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5/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配合胆道镜取石的实用性较强,有效避免结石残留以及再次手术取石发生,临床认可度高,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3.
肝胆管结石的灌注溶石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胺和1%依地酸钠对肝胆管结石的溶石效果。方法将2000年3月~2005年2月收治的2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鼻胆管灌注二甲基亚砜胺和1%依地酸钠;将1998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的1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鼻胆管灌注复方桔油乳剂,观察治疗前后结石的大小。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中20例取得满意效果,灌注溶石有效率为9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二甲基亚砜胺和1%依地酸钠对肝胆管结石有较好的溶石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为医院临床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份--2013年1月份收治的48例行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观察组;同期抽取4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胆道再手术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48例患者中,总共有44例患者得到有效治愈,总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例8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例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05),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罗开成  马柱碧 《中国卫生产业》2014,(11):97+99-97,99
目的研究分析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0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患者1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肝切除手术,而对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单纯取石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后肝内结石的残留情况以及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结石残留率(18.00%)与对照组(42.67%)相比明显更少,P〈0.05。在临床手术效果上对比显示,观察组优良率(77.33%)高于对照组(75.33%),但无差异学差别,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切除术治疗,效果更明显,可显著降低结石的残留率,临床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为肝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胆肠吻合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6月~2014年06月肝胆管结石患者5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病例应用胆肠吻合术治疗,对照组病例应用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更佳,实验组结石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胆漏、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对应为80.0%、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肝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胆肠吻合术治疗,效果显著,胆肠吻合术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病治疗的18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9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进行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57%,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3%,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肝病方面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可在I瞄床治疗中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通心汤加常规西药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为治疗组40例与常规西药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的对照组40例进行疗效对照,临床观察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心电图观测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心电图观测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控制心绞痛发作和抗心肌缺血作用较单纯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4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黄勍 《现代保健》2011,(19):70-7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与单用西医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单纯西医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率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总有效率94.2%,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尿糖,改善血脂状况,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总结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文静 《药物与人》2014,(10):15-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中医治疗及护理康复的效果。方法:所选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倒。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治疗及一般护理常规的基础上,治疗纽进行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干预: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指导、心身放松训练及舒适护理等措施。结果:两纽心鲮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冠0病患者可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4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注射卡介菌多糖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1,P〉0.05)。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1,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能使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缓解,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廖林 《中国农村卫生》2012,(6):76-76,78
目的分析肝部分切除结合胆道镜治疗的方法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6月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5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肝部分切除结合胆道镜治疗方法,设为治疗组;取我院以往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0例的统计资料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58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优秀45例,治疗效果良好6例,治疗效果差9例,优良率84.48%;对照组中治疗效果优秀12例,治疗效果良好4例,治疗效果差24例,优良率40%,二组治疗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肝部分切除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优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结合患者病情及意愿分成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对机体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未应用胆道镜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不同的术中处理对术后胆道镜取石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无胆道镜操作经验(无胆道镜经验组74例与有胆道镜经验组42例)对术中未行胆道镜探查取石的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患者行胆道镜取石的治疗情况。结果肝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中,结石取净率、取石次数、累计取石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内和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中,结石取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取石次数、累计取石时间无胆道镜经验组明显多于有胆道镜经验组(P〈0.01)。结论术中未应用胆道镜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不同的术中处理(有无附加肝叶或肝段切除术、左右肝管开口处附近有无残留巨大结石、T管的放置方法是否标准),在术后胆道镜取石次数和累计取石时间上仅对肝内和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有影响,对肝外胆管残余结石无影响,而且对患者结石取净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朱斌 《药物与人》2014,(9):204-204
目的:分析参麦注射液对于烧伤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用常规方法实施抢救,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87.10%,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休克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烧伤休克患者,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7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以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血小板制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以及调脂药物。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外加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每日60mg,连用14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1%,明显优于对照组81.6%。两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心电图的改变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1%,较对照组55.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二镜联合(EST+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C+OCHTD)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探讨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EST+LC组与OC+OCHTD组的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禁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ST联合LC是一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评价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性关节炎患者190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95例进行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95例进行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常规治疗。疗程均为5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治疗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JOA评分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