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青  吴奇  付强  曾泉 《江西医药》2014,(2):138-140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6例临床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的资料。结果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尿流率检查曲线不稳定,充盈性膀胱测压可见膀胱压力波动不稳定,部分患者可见急迫性尿失禁。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为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提供客观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镜下表现及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8年8月~2009年12月10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行膀胱镜镜检,观察膀胱镜下改变,并取病变黏膜送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镜下表现为,颗粒样滤泡样改变、白斑样改变、黏膜充血糜烂及膀胱颈黏膜指状突起样改变等;病理学改变为,Von Brunn巢、移行上皮增生、腺性化生、磷状上皮化生及角化、间质细胞浸润等。结论: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膀胱黏膜慢性炎性病变与下尿路症状的发生存在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进展。方法:分别对筛选性检查和选择性检查与问卷评估等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进行总结。结果:筛选性检查和选择性检查与问卷评估是三种不同的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的方法。结论:临床泌尿外科医生应该加强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国产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国产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膀胱过度活动症56例 ,随机分为托特罗定组和奥昔布宁组各28例 ,疗程6周。结果 :托特罗定片和奥昔布宁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相当 ,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结论 :托特罗定片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更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采取非那雄胺联合M受体拮抗剂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非那雄胺联合M受体拮抗剂治疗,观察和对比患者治疗前后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OABSS(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及尿急次数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IPSS评分、OAB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尿急次数、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给予非那雄胺联合M受体拮抗剂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前列腺症状,减轻膀胱过度活动症,改善患者前列腺功能及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特别是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主要包括肌源性学说、尿路上皮异常、酸敏感离子通道等。现从上述各方面对年来国内外关于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做一个简要综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排尿功能障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常伴有夜尿[1]。包括不稳定膀胱及逼尿肌反射亢进,在神经性膀胱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在非神经性膀胱则称为逼尿肌不稳定[2],其发病原因则是多方面的。目前OAB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的研究提示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通淋中药治疗老年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90例老年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通淋冲剂(中药配方颗粒),每次1袋,日2次口服;对照组1给予补肾通淋汤200 m L,日2次口服;对照组2,给予舍尼亭2 mg,日2次口服。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1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2组总有效率70%。结论补肾通淋冲剂(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固肾汤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每日口服益气固肾汤,治疗4周,记录用药前后排尿日记,比较用药前后24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24h尿急次数。结果 35例患者经益气固肾汤治疗4周,24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24h尿急次数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固肾汤治疗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尿频尿急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临床采集31例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予以索利那新5mg及坦索罗辛0.2mg口服,1次/d,连续7~10d。治疗前后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以三项评分均数为评价指标结合药物副反应发生率评价此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31例患者平均服药时间为(5±3)d,治疗后OABSS评分平均降低8.14分(P<0.01),且均≤4分,IPSS评分平均降低16.67分(P<0.01),QOL评分平均降低2.09分(P<0.01)。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3%(1例患者出现口渴症状)。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有显著效果,同时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际尿控协会(ICS)2002年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定义,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但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女性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作为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组,给予舍尼亭(酒石酸托特罗定),2mg日2次口服。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国产盐酸丙哌维林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满棠  唐涌志  汤海  肖军 《上海医药》2005,26(7):325-328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丙哌维林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42例,分成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早、晚各给予盐酸丙哌维林片20mg 盐酸奥昔布宁模拟片5mg;对照组早、晚各给予盐酸奥昔布宁片5mg 盐酸丙哌维林模拟片20mg。两组疗程为6周。结果:丙哌维林和奥昔布宁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相当。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结论:盐酸丙哌维林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更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观察,判定该药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使用安全性。方法自电脑系统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医治的118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依据病症程度分为低、中、重度3组。均服用琥珀酸索利那新实施治疗,要求每天1次每次5mg,观察患者膀胱痉挛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分析药效和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通过患者膀胱每日痉挛次数、排尿量、排尿次数、尿失禁和夜尿次数对比患者前后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论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后,患者病症出现明显好转,患者仅有的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消除,该药疗效佳安全可靠,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方法 6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功能训练与口服托特罗定片;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方法,重点包括隔徐长卿药饼灸方法,观察治疗3个月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存在尿频、尿急、夜尿及尿失禁等情况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排尿间隔时间(1.97±0.47)h,显著长于对照组(1.03±0.61)h,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单次尿量(236.67±51.28)mL,显著多于对照组(172.45±57.83)mL,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效果,在延伸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新型抗胆碱药物索利那新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托特罗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内排尿次数和急性尿失禁次数以及OAB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排尿次数和急性尿失禁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OAB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抗胆碱药物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效果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是发生在男、女性常见的慢性下泌尿道综合征,严重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本文介绍其治疗药毒蕈碱受体阻断剂进展的侧面。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结论:选择性M3受体阻断剂作为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药的一支奇葩,进展十分迅猛,对毒蕈碱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标志一个新的里程开始,在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各项指标上,包括尿失禁、尿急迫、尿逼迫,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上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孔丑丽 《北方药学》2012,9(6):11-12
膀胱过度活动是一种女性常见病,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定义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急是指一种突发的、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  相似文献   

19.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相当常见的慢性疾患,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相关药物开发及治疗效果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目前临床用于治疗OAB的主要药物有抗胆碱药物、钙拮抗剂及钾离子通道开放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以及神经感觉传人阻断剂等。本文对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药物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权建文  郑沛  张建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04-2805
目的 观察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予索利那新治疗,对照组予托特罗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每天排尿次数、尿急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及每次排尿量等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t =3.13、2.03、2.58、2.53、2.03、3.13、3.06、2.36、2.37、3.7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每次排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 =2.0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索利那新对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