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及其后人工流产史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北京友谊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65例临床资料。结果 65例CSP患者中有49例(75.4%)剖宫产手术时机为临产前,仅16例(24.6%)为进入产程后剖宫产;52例(80.0%)患者在剖宫产后及此次CSP之间有过人工流产史,仅13例(20.0%)为剖宫产后首次妊娠。结论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为临产前者较产程中者剖宫产术后更易发生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剖宫产术后宫腔手术操作史增加了其后出现CSP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患者 ,年龄 2 5~ 38(平均 30 )岁 ,均有孕产史。其中 4例有人工流产史 ,2例有剖宫产史。前次异位妊娠距此次发病时间 :3年内 5例 ,3~ 5年内 3例。其中 3例入院前在外院就诊测尿HCG阳性即行药物或人工流产 ,3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史 ,1例无停经史 ,所有病例有不同程度下腹痛 ,或为突发性剧痛 ,或持续性隐痛逐渐加剧 ,均发展为急腹症表现。 8例患者术前诊断为异位妊娠 ,行剖腹探查术。术中 5例发生在前次异位妊娠的对侧输卵管 ,2例发生在保守治疗后的输卵管上 ,1例发生在前次异位妊娠手术后残留部分输卵管上。 1例因患…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胚胎着床的部位是子宫下段(或称"峡部")的前壁(原来剖宫产瘢痕处),绒毛组织侵入瘢痕深处并继续向子宫浆膜面生长,是异位妊娠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与既往剖宫产手术有关,是剖宫产术后远期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之一。CSP发生率达0.45%,占有剖宫产史异位妊娠中的6.1%[1]。本次研究采用经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甲氨蝶呤栓塞治疗CSP29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子宫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CSP)是一种种植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肌层的异位妊娠,可能引起子宫破裂和大出血.由于临床中该病发病率低,医师对于该病还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人工流产术前相当一部分病例被漏诊,造成患者术中术后大出血,甚至子宫被切除的严重后果[1] .我院2007 年1 月至2010 年1 月共收治58 例CSP 病例,其中22 例(2 例院内、20 例院外)是初治失败病例,直接清宫或药物流产发生大出血或持续异常出血而来我院住院治疗,现分析该22 例病例临床资料,探讨该病治疗失败原因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瘢痕蜕膜组织、宫腔蜕膜组织和剖宫产后正常妊娠的瘢痕蜕膜组织、宫腔蜕膜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探索CSP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早孕行人工流产术后的CSP组蜕膜组织120例,同期行剖宫产的正常妊娠组蜕膜组织12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比较两组蜕膜组织中TGF-β1、CTGF和VEGF相对表达量。结果 CSP组剖宫产瘢痕蜕膜组织TGF-β1、CTGF相对表达量比CSP组宫腔蜕膜组织和正常妊娠组剖宫产瘢痕蜕膜组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剖宫产瘢痕蜕膜组织VEGF相对表达量与CSP组宫腔蜕膜组织和正常妊娠组剖宫产瘢痕蜕膜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蜕膜组织TGF-β1与CTGF呈正相关(r=0.910,P<0.05),TGF-β1与VEGF无相关性(r=-0.032,P>0.05)。结论 TGF-β1、CTGF在CSP瘢痕部位蜕膜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是CSP发生的高危因素,采...  相似文献   

6.
<正>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是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的一种异位妊娠,占所有异位妊娠的6.1%,且随着近年来中国剖宫产率的提高,其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CSP虽然临床少见,但是其可导致子宫破裂及阴道大出血,严重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早期诊断、及时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妊娠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异位妊娠,不规则出血及子宫破裂大出血是这类异位妊娠的严重并发症,多以切除子宫为结局.  相似文献   

8.
正剖宫产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孕早期妊娠囊种植于前次剖宫产子宫瘢痕处的一种异位妊娠[1]。2004年,据中国台湾妇产科协会统计,CSP的发生率为(1/2216)~(1/1800)[2]。随着日益增长的剖宫产率,CSP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3]。关于CS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CSP可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子宫破裂、周围器官损伤,甚至最终可导致患者切除子宫[4],严重威胁妇女的生殖健康甚至是生命。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针对CSP提出的指南建议,患者一经诊断CSP就应尽早终止妊娠[5]。近年的相关文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CSP)是指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部位的异位妊娠,是一种罕见疾病,是子宫肌层妊娠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导致子宫破裂和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在救治过程中,对其进行严密的临床监测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2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共收治CSP患者1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CSP)是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部的一种异位妊娠。在现代社会伴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CSP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早期常因误诊为宫内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时引发大出血或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刮宫时引发大出血导致子宫切除[1]。许多患者未及时诊断、治疗,随着妊娠的进展,子宫肌层会被中晚期孕囊粘连植入,甚至可穿透子宫而造成子宫破裂而危及母婴生命安全。现将CSP患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种植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被子宫肌纤维及瘢痕纤维组织所完全包绕,是剖宫产手术罕见的远期并发症,占剖宫产后异位妊娠的6.1%[1]。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其早期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本组回顾性分析18例 CSP 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旨在提高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超声分型及其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38例进行研究。根据超声测量孕囊处子宫肌层厚度分为对照组(孕囊处子宫肌层厚度<3mm)和实验组(孕囊处子宫肌层厚度≥3mm)。对照组采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B超引导下清宫术,实验组采用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治疗后B超引导下清宫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孕囊处子宫肌层比对照组厚,人工流产次数少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治疗,根据超声分型来选择治疗方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且能为患者节省更多的治疗费用,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170例瘢痕子宫早孕者均经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检查,与临床病理及超声跟踪结果作对比。 [结果](1)瘢痕子宫妊娠分为:正常妊娠、难免妊娠、宫颈妊娠及瘢痕妊娠(CSP)4种类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0%、100%、77.8%、 85.3%,早孕诊断符合率90.6%;(2)正常妊娠组滋养动脉RI值与异常妊娠组RI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异常组组间RI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异位妊娠发生率与剖宫产次数成正比。[结论]彩色多普勒对瘢痕子宫不同妊娠类型有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与通过计算机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对照组的84例非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年龄、孕周、妊娠次数、剖宫产次数、流产次数等情况,探究发生瘢痕妊娠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瘢痕妊娠患者妊娠次数、剖宫产次数、流产次数、剖宫产后流产史以及宫腔手术史明显多于对照组,当前怀孕和上一次怀孕之间的时间间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妊娠年龄、孕周、胎次、上次剖宫产时机、手术方式及手术指征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妊娠次数、剖宫产次数、流产次数增加、剖宫产后流产史、宫腔手术史以及当前怀孕和上一次怀孕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会增加瘢痕妊娠的发生风险。结论:增加瘢痕妊娠发生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妊娠次数、剖宫产次数、流产次数增加,剖宫产后流产史、宫腔手术史以及当前怀孕和最后一次怀孕之间的间隔较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剖官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CSP患者经阴道超声早期诊断,其中8例直接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隔天B超监测下行人工流产术;3例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并辅以中药口服后清宫,1例成功,2例失败;入院前误诊5例中,4例予子宫动脉栓塞,1例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均成功.结论 经阴道超声是早期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方法,药物保守治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穿刺杀胚是有效治疗方法,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官最有效,切忌盲目刮宫.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CSP)是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子宫瘢痕处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CSP呈增多趋势。但本病的早期诊断困难,初诊误诊率高,若处理不当易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部分患者最终  相似文献   

17.
刘湘平  李军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83-2285
[目的]探讨超声监护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7例CSP患者在超声监护下运用宫腔镜对妊娠物进行钳夹、吸取、刮宫等治疗. [结果]切口瘢痕妊娠孕囊型10例,混合回声型7例.其中1例发生穿孔,另1例因出血过多转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成功,其余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88.2%.[结论]实时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清除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物 安全、有效、准确而彻底 .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异位妊娠,在异位妊娠中占6.1%。我院2000-01/2007—12收治1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超)对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及分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3年10月衡阳县人民医院61例经阴道彩超诊断为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宫腔镜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经阴道彩超检查CSP的诊断符合率以及CSP分型;比较不同CSP分型患者超声定量参数。结果:61例患者经阴道彩超诊断为CSP,57例经宫腔镜诊断符合,其中,I型28例,Ⅱ30例,Ⅲ型3例;4例误诊,其中1例难免流产,1例子宫下段妊娠和2例宫颈妊娠。不同分型CSP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1.23%(52/57);通过超声定量参数的测量,不同类型CSP分型患者瘢痕肌层厚度、阻力指数、妊娠囊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彩超能对CSP做出较准确诊断,诊断符合率高,对CSP的大小,血流情况及肌层厚度能做出直观判断,指导CSP的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危人工流产的范围包括:(1)年龄〈20岁;(2)半年内有1次或i年内有2次人工流产(人流)史;(3)多次人工流产史〉3次;(4)剖宫产术后1年内、哺乳期或长期服用甾体避孕药及带器妊娠;(5)其它,如生殖道畸形或合并盆腔肿物、子宫位置高度倾屈或剖宫产术后宫颈上提暴露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