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根据FIGO2009分期系统,评价MR T2WI结合DWI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2年09月至2017年11月经完整手术病理分期的EC患者13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扫描,包括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根据术后病理,计算MR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及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结果:138例EC中,FIGO2009 I-IV期的患者分别为94例、20例、16例和8例,I-IV期MR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5.4%、89.9%、92.8%和98.6%。30例患者MR分期与术后病理不符,其中17例分期不足,13例过度分期。子宫结合带模糊、消失,EC合并子宫肌瘤,EC位于子宫角是MR肌层浸润深度误判的主要原因。宫颈间质浸润诊断方面,MR的NPV较高(96.4%)。在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MR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9.2%)。结论:基于FIGO2009分期系统,MR T2WI结合DWI诊断EC分期具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术前准确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对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以及指导辅助治疗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 随着多模态、多参数影像学技术的出现, 影像学技术在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诊断准确性不断得以提高。本文就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超声、乳腺X线摄影、CT、MRI、PET-CT以及影像组学等影像检查技术在术前评估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状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前列,其诊断和分期主要依靠膀胱镜取病理活检,因其有创性及取材范围局限性,膀胱癌术前分期困难及预后差等问题仍然是临床诊疗的难点。目前,临床缺乏对膀胱癌术前精准分期及术后评估的无创的影像学方法。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包括T2加权、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DCE)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被探索性地应用于肿瘤分期、阳性淋巴结的检出、复发预测等方面。同时,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技术的放射组学能对肿瘤内部信息进行挖掘,为肿瘤诊断提供更多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术前行多模态磁共振(MRI)检查对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脑膜瘤患者复发的影响,为临床优化完善脑膜瘤患者手术方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行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知情并自愿选择是否行术前多模态MRI检查以协助手术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术前是否行多模态MRI检查将其分为对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MRI)联合多模态超声在乳腺肿瘤良恶性中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92例女性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施行MRI与多模态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究MRI+多模态超声联合检查对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应用价值。结果 92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有31例(33.70%),良性有61例(66.30%);MRI联合多模态超声共检查出30例为恶性,MRI共检查出25例为恶性,而多模态超声共检查出23例为恶性;MRI联合多模态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93.55%(29/31)]、准确度[96.74%(89/92)]、阴性预测值[96.77%(60/62)]高于MRI、多模态超声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多模态超声单独及联合检查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MRI联合多模态超声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26,P=0.000);MRI与多模态超声单独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值=0.636、...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探究影响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3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脉管癌栓情况、肿瘤宫旁浸润情况及患者术前化疗情况等资料.采用Logistic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300例宫颈癌患者,3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占11.7%.临床分期为Ⅱ期的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Ⅰ期的3.283倍;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4 cm的2.332倍;浸润深度≥1/2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1/2的1.823倍;脉管癌栓阳性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阴性患者的1.739倍;宫旁浸润阳性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阴性患者的1.672倍.结论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宫旁浸润和脉管癌栓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韩文晖  汪艳  高贵花 《肿瘤学杂志》2013,19(10):801-80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宫颈癌诊断及其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经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临床分期,并在术前2周内进行MRI检查。参照FIGO制订的标准,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临床分期和MRI分期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宫颈癌术前MRI的诊断价值。[结果]84例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准确率为61.90%,对Ⅱb期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81%、47.06%、80.6%。根据MRI检查结果分期,准确率为86.90%,对Ⅱb期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69%、76.47%、95.52%。MRI诊断淋巴结转移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52%、80.00%、85.14%。[结论]宫颈癌术前行MRI检查可多方位成像清楚显示宫颈肿瘤的病变范围,提高了分期的准确性,对淋巴结转移和宫旁受累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与病理分期的准确性,以及对子宫颈癌治疗方式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子宫颈癌患者(鳞癌47例,腺癌2例,鳞腺癌1例)的临床及MRI资料。所有患者行平扫及增强扫描,23例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38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术前MRI分期与术式的选择及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3例MRI分期为Ⅰ~ⅡA期子宫颈癌分期准确率约为82.35 %,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ⅢA~ⅣB期的诊断准确率约100 %。MRI对子宫颈癌分期总的准确率约为84.21 %。结论 MRI能多方位显示子宫颈癌病灶及其侵犯范围,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利于术前评估、手术方式的制定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马青松  刘露  卓红平 《肿瘤学杂志》2020,26(11):1002-1005
摘 要:[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mce imaging,MRI)在直肠癌术前诊断T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采用高分辨率MRI进行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率MRI诊断TN分期准确性。[结果] 高分辨率MRI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7.2%,与病理T分期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892),其中T1期的准确率最高,为97.9%。高分辨率MRI术前N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78.7%,与病理N分期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542),其中N2期的准确率最高,为89.4%。[结论] 高分辨率MRI术前诊断直肠癌患者TN分期的准确率较高,能清楚地观察直肠系膜淋巴结形态、边缘及内部信号特征,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雅娇  郑雨欣  徐栋 《肿瘤学杂志》2023,29(11):953-958
摘 要:多模态超声包括灰阶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超声检查方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影像图像分析领域中最常用的手段。不同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治疗方案不同,术前准确地诊断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有利于患者手术方案和后期诊疗措施的选择。近年来,多模态超声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飞速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多模态超声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均有很大进展。全文就多模态超声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甲状腺滤泡性肿瘤鉴别诊断的研究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盆腔MRI、分段诊刮、宫腔镜下刮宫结果与术后病理符合率,探讨三种术前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 2019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病房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0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病例资料,对术前盆腔MRI、分段诊刮、宫腔镜下刮宫及术后病理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前后各术前检查方案判断宫颈间质浸润的诊断指标及一致性。结果:MRI检查的阳性预测值(55.26%)、阴性预测值(93.72%)、符合率(90.03%)及约登指数(0.43)均高于分段诊刮(47.83%、87.50%、66.28%、0.408)及宫腔镜下刮宫(41.67%、92.52%、89.89%、0.20)。MRI检查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κ=0.460)高于分段诊断性刮宫(κ=0.343)与宫腔镜下刮宫(κ=0.249)。分段诊刮判断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误诊率达40.68%,宫腔镜下刮宫的漏诊率达76.74%。各术前检查方案中,MRI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检查的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率最高,I期96.07%,II期86.67%。结论:宫腔镜可直视宫颈部位有无异常,而MRI检查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判断宫颈间质浸润的情况,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盆腔MRI检查联合宫腔镜下刮宫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兆勇  李井野 《现代肿瘤医学》2020,(21):3745-3748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老年肝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复发情况,其中肝癌术后复发时间以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的肿块存在为确诊依据。运用多因素分析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结果:老年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300例,术后随访12个月肝癌复发58例,复发率为19.33%。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术前ALT、术前AST和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肿瘤直径、血管侵犯、肿瘤包膜和术中失血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血管侵犯、肿瘤包膜和术中失血为影响老年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癌复发影响因素较多,而肿瘤直径、血管侵犯、肿瘤包膜和术中失血为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可行性的作用。方法:我们进行了一个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宜兴市人民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224名患者,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团队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我们分别采用NRS-2002评分和PG-SGA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营养风险筛查,2016年12月起我院采取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比较营养风险组和营养正常组术后住院天数、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独立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以及不同营养风险患者在ERAS和常规方案中的住院天数、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的差异。结果:营养风险组和营养正常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Gleason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营养状况与BMI具有相关性。根据NRS-2002和PG-SGA量表,营养正常患者中,ERAS组较常规组住院天数、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独立活动时间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营养风险患者中,ERAS组较常规组住院天数和首次排便时间都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进行营养评估有助于筛选营养风险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术后恢复风险,选择合适的ERAS患者,值得在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耐阿霉素食管癌细胞株EC9706/ADM,探讨耐药细胞的EMT-MET现象及机制。方法:采用中等浓度间歇法建立耐阿霉素食管癌细胞株EC9706/ADM,用MTT法测定细胞的耐药指数及多药耐药性,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耐药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在不同黏附时间EMT相关分子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MMP9等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耐阿霉素食管癌细胞株EC9706/ADM,细胞的耐药指数为32.2,对顺铂、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产生交叉耐药性。与EC9706亲本细胞相比,EC9706/ADM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增强。黏附实验中,在黏附早期,耐药细胞 E-cadherin表达降低而N-cadherin表达显著增高,黏附后期,E-cadherin表达升高而N-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基质金属酶在细胞黏附过程中表达均升高。结论:食管癌耐阿霉素细胞EC9706/ADM侵袭能力增强,可能与基质金属酶表达量增高和细胞发生EMT-MET转换相关。  相似文献   

15.
杜芳  侯晓东 《现代肿瘤医学》2020,(17):2939-2942
目的:探讨沉默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表达对食管癌细胞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参照LipofectamineTM2000说明将设计合成的XIAP特异性siRNA(si-XIAP)转染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将转染阴性对照siRNA(NC组)和仅加入脂质体的空白细胞作为两个对照组,siRNA转染48 h,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XIAP、AKT、p-AKT、E-cadherin和MMP-2蛋白表达;通过MTT法、Transwell法分别检测细胞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MTT法检测转染siRNA后24 h、48 h和72 h的细胞增殖。结果:XIAP特异性siRNA转染后,EC9706细胞XIAP表达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si-XIAP组细胞增殖明显降低,黏附率明显升高,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AKT和MMP-2表达明显降低,E-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沉默XIAP基因可增强食管癌细胞黏附率,抑制侵袭和迁移能力,机制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分辨3.0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直肠癌术前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有无累及的前瞻性评估,以指导直肠癌的多学科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方式。方法:2012年2月至2017年7月利用GE 3.0T磁共振对46例经结肠镜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进行盆腔磁共振平扫、DWI检查,常规序列包括失状位FRFSE T2WI、冠位FRFSE T2WI、轴位FRFSE T2WI和DWI,并且所有T2WI序列都采用小视野、薄层扫描,DWI的b值取1 000 s/mm2。然后综合所有序列对直肠癌病灶进行术前MRI-T、N分期判定,评估直肠系膜筋膜、环周切缘有无累及,然后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46例直肠癌中,MRI-T分期中正确诊断40例,错误诊断6例,正确率为87.0%。N分期中正确诊断34例,错误诊断12例,正确率为73.9%。MRI判断直肠系膜环周切缘有无累及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100.0%、91.2%、80.0%及100.0%。结论:高分辨率3.0T磁共振成像可以对直肠癌手术环周切缘有无累及进行准确的预测,还可以清楚的显示病灶及邻近组织侵犯情况,指导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在浸润性小叶癌(IL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乳腺密度对其影响。方法:选取75例术前30天内行MRI检查的I-Ⅲ期ILC患者列入本项研究,根据腺体含量评估乳腺密度,在MRI下测量肿瘤大小,并对比其与病理大小的一致性。结果:75例入组患者中26例(34.7%)患者经MRI评估发现新的可疑病灶,20例(26.7%)患者改变了手术方式。高密度乳腺型患者额外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密度乳腺型患者(51.6% vs 22.7%,P=0.010)。MRI评估肿瘤大小在低密度乳腺型患者中容易被低估(36.4% vs 12.9%,P=0.024),在高密度乳腺型患者中容易被高估(6.8% vs 29.0%,P=0.010),但两组患者与病理大小一致性的比例无明显差异。结论:ILC患者术前乳腺MRI检查能够提高额外恶性肿瘤的检出率,而乳腺密度是影响MRI评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晓阳  于韬 《现代肿瘤医学》2018,(12):1925-1927
目的:探讨经阴式三维超声(3D-TVUS)与磁共振成像(MRI)在早期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0例Ib1-Ⅱa2期临床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前宫颈癌用临床FIGO、3D-TVUS、MRI进行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比较用3D-TVUS和MRI对肿块大小、宫旁组织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3D-TVUS和MRI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较好,在诊断宫颈癌肿块直径、宫旁组织浸润都有较高的准确率,诊断淋巴结转移3D-TVUS比MRI较优。结论:3D-TVUS与MRI对宫颈癌分期均有较好的准确率,MRI在宫颈癌分期中优于3D-TVUS技术,但3D-TVUS实用、方便、可重复检查,有实用价值,两种方法均有助于提高宫颈癌在术前的分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sFLT1)和CD105水平变化对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科收治的97例EC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发生EC转移者42例(EC转移组),无转移者55例(EC无转移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5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VEGF、sFLT1和CD105水平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三者水平变化对预测EC转移的价值。结果:EC转移组、EC无转移组患者血清VEGF、VEGF/sFLT1、CD10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C转移组VEGF、VEGF/sFLT1水平高于EC无转移组(P<0.05),EC转移组、EC无转移组患者血清sFL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EC转移组血清sFLT1水平低于EC无转移组(P<0.05)。EC转移患者血清VEGF、sFLT1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分级、浸润肌层深度无关(P>0.05),EC转移患者血清CD105水平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浸润肌层深度均无关(P>0.05)。ROC曲线显示,VEGF的AUC为0.901,当临界值>503.26 pg/ml时,诊断敏感性为78.57%,特异性为94.00%;sFLT1的AUC为0.876,当临界值≤62.35 pg/ml时,诊断敏感性为73.81%,特异性为86.00%;CD105的AUC为0.692,当临界值>89.67 U/L时,诊断敏感性为64.30%,特异性为86.00%。VEGF是影响EC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FLT1是影响EC转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EC转移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sFLT1水平降低,VEGF/sFLT1比值升高,血清VEGF、sFLT1对EC转移患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EC转移的影响因素,可作为EC转移的潜在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磁共振增强成像(MRI)和超声检查(US)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价值的研究。方法:收取2013年至2016年期间我院接受MRI和B超影像学随访、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的75例乳腺癌患者。病理检查以及MRI和US的评估基于肿瘤的最长直径。结果:增强磁共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pCR的敏感性为76.5%(13/17,95%CI 63%~84%),特异性和准确性为91.6%(44/48,95%CI 87%~94%)和76%(57/75,95%CI 70%~81%)。超声预测pCR的敏感性58.8%(10/17,95%CI 45%~67%),特异性和准确性为82.9%(34/41,95%CI 77%~91%)和58.6%(44/75,95%CI 42%~67%)。在影像检查和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析中,手术前MRI测量的肿瘤大小与病理学大小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著关系(P<0.005,CI:0.687)。这种相关关系在MRI测量中比在US中更强(P<0.001,CI:0.927)。结论:在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的术前pCR和肿瘤大小评估中,磁共振增强成像准确性优于超声,在病理反应分类的一致性明显高于超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