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无锡市青少年尝试吸烟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10月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无锡市2 467名中小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吸烟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自报有尝试吸烟行为的比例为5.11%,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006,10.507,P值均<0.05).126名尝试吸烟的学生中,第一次尝试吸烟年龄主要分布在7岁(27.78%)和14~ 15岁(20.63%),第一次尝试吸烟的场所主要在自己家里(61.86%)和社交场所(18.64%),第一支烟的来源主要为父母给的(44.07%)、自己偷偷拿的(27.73%)和校外朋友给的(22.03%).尝试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是男生(OR=2.90,95%CI=1.88~4.46)、高年级(初中OR=3.80,95%CI=1.86~7.76;高中OR=10.84,95%CI=5.21 ~22.57;高职OR=13.44,95%CI=6.28 ~ 28.77)、父亲和(或)母亲吸烟(OR=1.52,95%CI=1.01~2.30)、校园内有人吸烟(OR=2.46,95%CI=1.50~4.04)、曾经买过烟(OR=13.71,95%CI=6.50~28.93)和不知晓吸烟危害(OR=2.87,95%CI=1.18~7.00).结论 青少年缺乏吸烟危害相关知识、生活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吸烟文化和宽松的吸烟环境是促成学生发生尝试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除了向青少年普及烟草危害,还应教育家长减少孩子接触烟草的机会,落实学校无烟政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学生吸烟情况及影响因素的分布,并对特定人群进行分类,为针对性开展中学生吸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深圳市光明新区学校544名中学生进行吸烟状况,烟草有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周围环境控烟情况等调查,SAS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5.1 %,吸烟率为3.1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OR=0.50, 95%CI:0.26~0.96)为尝试吸烟的保护性因素(P<0.001),好朋友吸烟(OR=1.88, 95%CI:1.08~3.27),具有好朋友给烟肯定会吸意愿(OR=3.11, 95%CI:2.12~4.54),年龄增加(OR=1.33, 95%CI:1.04~1.69)均增加了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CHAID法决策树分析显示,好朋友给烟肯定会吸和男性分别能对50.0%(41/82) 和36.6%( 30 /82) 的尝试吸烟者进行准确分类.尝试吸烟人群中,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好朋友给烟肯定会吸(OR=8.38, 95%CI:2.27~30.93),父母未告诫不要吸烟(OR=12.29, 95%CI:1.21~34.73)是吸烟的危险因素,而认为吸烟会减少体重(OR=0.25, 95%CI:0.07~0.87)是保护因素;类平均法聚类分析显示,好朋友给烟是否会吸和父母是否告诫不要吸烟将吸烟者分为三类,其中为父母告诫不要吸烟但好朋友给烟会吸者占64.71%(11/17).结论:新区中学生吸烟状况比较严重,对影响尝试吸烟,吸烟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析以确定特定因素及特定人群,而进行相应干预将更有助于提高新区中学生控烟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学生吸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4—6月对某高校医学生进行吸烟情况、控烟态度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吸烟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324名医学生中,总吸烟率为6.7%,其中男生为20.6%,女生为1.7%;临床医学学生吸烟率为2.7%,护理学专业学生为4.8%,其他医学专业为23.4%;农村学生吸烟率为3.8%,乡镇为6.4%,县城吸烟率为20.7%,城市吸烟率为12.1%,不同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吸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医学生吸烟的因素主要为性别、专业和家庭所在地。其中,以女生为参照,男生的OR值为105.380(95%CI为15.562~713.574);以临床医学为参照,护理专业的OR值为42.711(95%CI为5.264~346.53),医学检验的OR值为22.164(95%CI为3.544~138.620);以居住地为农村为参照,乡镇的OR值为6.829(95%CI为1.067~43.692),县城的OR值为15.388(95%CI为2.390~99.076),城市的OR值为8.650(95%CI为1.238~60.433)。结论医学生吸烟率较低,与性别、专业、生源地有关,仍需继续加强控烟宣传,创造无烟校园。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湖北省在校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校园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2019年6至12月,对湖北省在校初中、高中、职业高中生共841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使用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GYTS)中国项目问卷。对问卷中电子烟使用情况、电子烟预期使用情况的差异采用率与〖XC小五号.EPSP〗检验进行分析,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电子烟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湖北省在校中学生电子烟尝试使用率和现在使用率分别为8.2%和1.6%,有26.1%的中学生在使用电子烟后会使用传统卷烟。电子烟预期使用情况分析显示:使用过电子烟的中学生中,有59.7%会在朋友给电子烟时使用电子烟,未来12个月使用电子烟的概率(29.6%)显著高于未使用电子烟的中学生(1.7%)(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高中生电子烟使用风险高于初中生,OR(95%CI)为1.50(1.16~1.94),女生使用电子烟的风险低于男生,OR(95%CI)为0.29(0.24~0.36),一周零用钱数越高,电子烟使用风险越高,OR(95%CI)为1.34(1.20~1.51),年级越高,电子烟使用风险越高OR值(95%CI)为1.22(1.09~1.36)。相对于从不吸烟者,戒烟和现在吸烟学生电子烟使用风险较高,OR值(95%CI)分别为11.91(9.7~14.62)和24.88(16.3~38.0)。 结论 湖北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较普遍,电子烟使用是传统烟草成瘾的“入门效应”,性别、学校类型、零花钱数、吸烟行为是中学生学生电子烟使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中国青少年学生电子烟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数据库, 纳入包含中国青少年学生电子烟使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 对纳入的文献采用R软件的Metagen程序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9篇, 样本量共5 336 017名。结果显示, 中国青少年学生电子烟使用行为与性别(OR=2.41, 95%CI:2.03~2.86)、朋友卷烟使用(OR=3.02, 95%CI:2.08~4.39)、个人卷烟使用(OR=11.26, 95%CI:4.35~29.18)、朋友电子烟使用(OR=5.19, 95%CI:2.01~13.38)、认为吸烟使年轻人看起来更有吸引力(OR=2.00, 95%CI:1.35~2.97)、学校类型(OR=2.10, 95%CI:1.59~2.78)、认为吸烟使人们在社交场所感觉更舒服(OR=3.58, 95%CI:2.99~4.28)、其他烟草制品使用(OR=5.53, 95%CI:3.33~9.20)和尝...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绍兴市中学生尝试吸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GSHS)问卷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64名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绍兴市中学生尝试吸烟的率为7.14%。烟草相关知识得分高是学生尝试吸烟的保护因素(OR及95%CI:0.82,0.69~0.97,P=0.02),而男性(OR及95%CI:6.15,1.98~19.05,P=0.01)、朋友吸烟(OR及95%CI:6.29,1.65~11.17,P=0.02)、饮酒(OR及95%CI:5.86,1.29~26.71,P=0.02)是学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学生尝试吸烟率占有一定比例,学校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积极营造无烟大环境和控烟氛围,努力降低学生尝试吸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江苏省青少年尝试使用电子烟与卷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校内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6—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抽取江苏省14个县(区),每个县(区)抽取3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业高中,向12 389名中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结果 江苏省在校中学生电子烟尝试使用率为9.42%,男生高于女生。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OR=2.91)、城市(OR=1.52)、有更多的零花钱(OR1=1.59,OR2=1.32)、尝试过吸卷烟(OR=4.85)、暴露于室内(OR=1.26)与学校(OR=1.31)二手烟、被提供过免费烟草产品(OR=2.05)、暴露于电子烟广告(OR=1.19)、父母(OR=1.23)与好友(OR=1.58)中有人吸烟、看到老师在学校吸烟(OR=1.41)、好朋友给电子烟可能会使用(OR=8.64)、认为自己未来有可能使用电子烟(OR=1.31)是电子烟尝试使用行为的危险因素。具有卷烟与电子烟使用经历的中学生中,22.99%先开始吸卷烟,8.60%先开始吸电子烟。结论 江苏省青少年电子烟尝试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海口市青少年电子烟使用情况,为开展青少年电子烟相关健康教育以及制订控烟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4个监测区的初中、高中及职高的在校学生3273名,采用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GYTS)核心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多个率的比较,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3273名学生,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14.60±1.78)岁,其中男生1637人(50.02%),女生1636人(49.98%)。海口市青少年现在电子烟使用率为3.3%。男性、1周内的零花钱数额大于50元、现在吸烟(非电子烟)、好友吸烟、接触电子烟销售广告、认为吸烟使年轻人看起来更有吸引力的青少年现在电子烟使用率相对于女性、1周内的零花钱数额≤50元、现在不吸烟、好友不吸烟、未接触电子烟销售广告、认为吸烟使年轻人看起来吸引力减少或无差别更高,OR值分别为1.999、1.985、7.284、4.249、2.314和2.877。结论 海口市青少年的现在电子烟使用率较高,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小学4年级至初中2年级不同户籍学生的吸烟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市8所学校的2312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的学生自报曾有尝试吸烟,2. 6%的学生自报现在吸烟。外地农村户籍初中生的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均高于上海户籍初中生(P 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有同学吸烟(OR=3. 624,95%CI:2.218~5. 920)、家庭功能严重障碍(OR=2. 614,95%CI:1.623~4.210)、外地户籍(与上海户籍相比,外地城镇户籍OR=2. 039, 95%CI:1.190~3.493,外地农村户籍OR=2.048, 95%CI:1.338~3. 136)是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有同学吸烟(OR=7. 403,95%CI:3.788~14. 469)、家庭功能中度及严重障碍(与家庭功能良好相比,家庭功能中度障碍OR=2. 179, 95%CI:1.036~4.583,家庭功能严重障碍OR=3.806, 95%CI:1.705-8.500)是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建议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吸烟行为作为青少年控烟干预的重点人群,并以在学校开展同伴教育作为主要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澳门青少年尝试电子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制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项目“澳门青少年烟草使用调查2021”收集的有效问卷2 683份,进行样本加权后代表澳门19 480名中一至中四青少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问卷中可能影响青少年尝试电子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尝试电子烟报告率为11.3%(95%CI=10.2%~12.6%),男生(12.1%)高于女生(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P<0.01)。年龄大(14~16岁,≥17岁)、每周可支配零用钱多、肯定认为电子烟比卷烟危害少、12个月内在课堂中被教过电子烟危害知识、肯定认为电子烟使年轻人更有吸引力、7 d内曾在家暴露于二手烟、30 d内曾在互联网看到烟草广告、父母任意一方吸烟、最好朋友中有人吸烟与尝试电子烟行为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48,3.01,1.79,1.34,1.67,1.27,1.33,1.34,1.58,3.53,P值均<0.01)。结论 澳门青少年尝试电子烟的情况较普遍,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应加强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