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1(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 1, PTTG1)过表达促进人结肠癌细胞SW480侵袭和迁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1(+)-PTTG1及空载pcDNA3.1(+)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G418法筛选阳性克隆。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鉴定稳定过表达PTTG1细胞株建立。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结果 (1)成功获得稳定高表达PTTG1的SW480克隆细胞株PTTG1-SW480;(2)过表达PTTG1基因后,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MMP2和MMP9表达升高,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标记分子E-cadherin表达降低,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过表达PTTG1基因后,SW480细胞中PI3K/AKT信号活化增强,使用LY29400干预后,抑制细胞侵袭、迁移和EMT,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TG1基因过表达可能通过活化PI3K/AKT信号诱导SW480细胞EMT发生,发挥促进SW480侵袭和迁移作用;提示PTTG1蛋白可能成为结肠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锌指转录因子Snail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它们对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力的影响,探讨三者在结直肠癌的缺氧及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氯化钴(CoCl2)化学诱导细胞缺氧模型,实验分组:常氧组、低氧组和无氧组.采用MTT法检测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生长增殖活性,体外侵袭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的凋亡及周期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IF-1α、Snail及E-cadherin 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随CoCl2浓度的增加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活性逐渐增加(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随缺氧程度的增加穿过基质膜和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逐渐增多,侵袭迁移率增加(P<0.05);FCM检测结果显示与常氧组比较,无氧组和低氧组G0/G1期SW480细胞明显减少,G2/S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低氧组、无氧组与常氧组比较,SW480细胞内HIF-1α和Snail mRNA与蛋白的表达增加,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且HIF 1 α和Snail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HIF-1α、Snail与E-cadherin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缺氧及HIF-1α可促进结直肠癌SW480细胞株的体外生长增殖活性,抑制其凋亡,增强其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缺氧诱导HIF-1α表达上调直接作用于SW480细胞产生,亦可能是缺氧或HIF-1α表达上调通过促进Snail表达,抑制E-cadherin表达,间接导致EMT的发生发展而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基因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研究其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及对锌指转录因子(Snail)与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和作用。方法利用氯化钴(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缺氧模型,设计合成HIF-1α的小干扰RNA(HIF-1α-siRNA)并将其转染入细胞内。通过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法检测细胞的体外生长增殖活性,体外侵袭实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迁移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IF-1α、Snail及E-cadherinm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基因干扰组的OD值及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基因干扰组侵袭迁移率降低(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基因干扰组中HIF-1α和Sna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对3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IF-1α和Snail的表达呈正相关,HIF-1α和Snail均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RNA干扰沉默HIF-1α基因可抑制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体外生长增殖和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基因沉默HIF-1α导致细胞中Snail低表达,E-cadherin高表达,抑制了EMT发生、发展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LINC01060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方法:生信数据分析LINC01060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建立LINC01060过表达和沉默的稳转BGC-823细胞株,Real time PCR验证LINC01060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和Snail蛋白的表达。结果:GEO数据库发现,LINC01060在胃癌中低表达(P<0.05);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沉默组LINC01060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过表达组LINC01060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CCK-8显示,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过表达组细胞凋亡比例显著上升(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过表达组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细胞划痕显示,过表达组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显示,过表达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Vimentin、N-cadherin、Snai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以上实验沉默组均相反。结论:LINC01060在人胃癌BGC-823细胞中发挥促进凋亡,抑制增殖、侵袭、迁移和EMT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iR-34a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iR-34a过表达慢病毒、空病毒载体转染SW480细胞,未做处理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内miR-34a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内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病毒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细胞中miR-34a的表达增高,且细胞增殖效率、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miR-34a使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miR-34a可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并能影响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miR-34a有望成为干预结肠癌转移和复发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研究香加皮杠柳苷(periploein extracted from cortex periplocae,CPP)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材料与方法:将SW480细胞经皮下接种Balb/c-nu/nu裸小鼠,构建裸鼠SW480细胞荷瘤动物模型,观察CPP作用后移植瘤体积和重量的变化,HE染色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瘤组织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核心成分β-catenin及其下游靶蛋白Survivin和C-myc表达的变化. 结果:CPP在体内能明显抑制SW480细胞荷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其肿瘤体积和重量均被明显抑制,抑瘤率为61.4l%(P<0.01).CPP治疗组小鼠的移植瘤组织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性变化;肿瘤组织内β-catenin、Survivin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CPP可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在小鼠体内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分子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Fas通路在结肠癌细胞中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分子机制。   方法   分别对结肠癌细胞SW480及DLD1予以低剂量FasL(12.5 ng/mL)处理。作用3d后分别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总蛋白、总RNA, 并进行Western blot、RT-PCR检测, 分析FasL作用下结肠癌细胞的上皮标记物、间质标记物以及EMT相关的转录因子的表达状况。在低剂量FasL作用3d后行免疫荧光检测, 观察EMT相关转录因子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建立稳定敲除Snail及Twist的结肠癌细胞系, 再予以低剂量FasL刺激, 采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是否发生EMT过程。对结肠癌细胞SW480予以低剂量FasL(12.5 ng/mL)处理后, 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ERK1/2通路及p38通路的激活状况。对SW480细胞进行信号通路抑制剂的预处理, 再予以低剂量FasL刺激, 采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是否发生EMT过程, 从而探索Fas通路诱导EMT的可能机制。   结果   低剂量FasL可使结肠癌SW480和DLD1细胞的上皮标记物表达下调, 间质标记物表达上调, EMT相关转录因子在细胞核周聚集, 细胞发生梭形改变, 提示发生EMT。而将结肠癌细胞的Snail或Twist基因敲除后, FasL的上述诱导作用明显减弱。低剂量FasL可激活结肠癌细胞的ERK1/2通路激活, 而ERK抑制剂可减弱FasL诱导的EMT过程   结论   Fas通路可能通过激活ERK1/2通路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EMT。   相似文献   

9.
白浪  高永涛  刘涛  姬乐 《现代肿瘤医学》2020,(24):4211-4215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RNA干扰沉默KIF14表达对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构建的慢病毒靶向siRNA-KIF14干扰载体转入SW480细胞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IF14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流式细胞仪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N-cadherin、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转染SW480细胞后成功下调KIF1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未转染细胞相比,下调KIF14的表达可抑制SW480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下调KIF14表达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ER-2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及黏附的影响,并探讨HER-2表达与EMT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利用小干扰RNA技术,在MKN-45胃癌细胞中沉默HER-2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验证HER-2沉默效果,并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HER-2沉默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Snail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技术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MTT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结果:沉默MKN-45胃癌细胞株中HER-2表达后,HER-2沉默组Vimentin、Snail表达水平以及侵袭、迁移及黏附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HER-2沉默组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细胞中,HER-2可能通过影响EMT相关蛋白表达从而增强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及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SSD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MTT检测SS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研究SSD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SSD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SSD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的影响。克隆球形成实验研究SSD对细胞干性的影响。结果: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中,SSD显著抑制SW480的迁移能力(P<0.05)。在Transwell侵袭实验中,SSD显著抑制SW480的侵袭能力(P<0.05)。SSD处理后,细胞E-cadherin的表达增高,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降低(P<0.05),同时SSD抑制SW480细胞克隆球的形成(P<0.05)。结论:柴胡皂苷D通过抑制EMT和细胞干性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0.1、1、10、100 μmol/L的阿托伐他汀处理SW480细胞24 h、48 h和72 h,MTT检测细胞活力。100 μmol/L的阿托伐他汀处理细胞48 h,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β-catenin和Twist及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结果:随着阿托伐他汀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对SW480细胞活力抑制越明显,各浓度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实验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β-catenin、Twist、PI3K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机制可能与抑制EMT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CS)对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细胞SKOV3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2000体外瞬时转染化学法合成的CS si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前后SKOV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上皮标记分子E-cadherin、间质标记分子Vimentin蛋白水平和Wnt通路关键分子β-catenin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前后EMT相关转录因子Slug、Snail和Twist的mRNA水平。结果:siRNA干扰序列显著降低SKOV3细胞中CS表达;CS低表达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上皮标记分子E-cadherin表达,抑制间质标记分子Vimentin表达,降低Wnt通路关键分子β-catenin表达;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l和Twist表达显著降低(P<0.001,P<0.01),Slug表达下降不显著(P>0.05)。结论:CS低表达显著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EMT,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Snail和Twist转录因子实现的,为卵巢癌的转移治疗提供初步的实验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沉默转录因子MYB对子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携带MYB目的片段的siRNA转染入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中。实验分为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MYB组。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钙黏蛋白E(E-cadherin)、钙黏蛋白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组细胞中MYB的表达量、细胞侵袭、迁移均无显著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iRNA-MYB组细胞中MYB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沉默MYB显著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迁移(P<0.05),并下调细胞中MMP-2、N-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量(P<0.05),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量(P<0.05)。结论:沉默宫颈癌细胞中MYB的表达量可通过抑制EMT、下调MMP-2蛋白水平,从而降低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ARP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TNBC及30例非TNBC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ARP1的表达水平,并检测60例TNBC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分析PARP1、E-cadherin和Vimentin在TNBC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PARP1与E-cadherin和Vimentin的相关性。结果:PARP1在TNB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TNBC。PARP1的表达与TNBC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ARP1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存在PARP1高表达,PARP1可能通过调控 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促进TNBC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沉默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2,HMGA2)表达对人肾癌细胞ACHN成瘤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培养HMGA2沉默的ACHN细胞。实验分三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HMGA2-siRNA组,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取瘤称重,比较各组的成瘤体积、质量和成瘤时间。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 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转录因子(Snail)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特异性沉默HMGA2表达的肾癌细胞株,选择HMGA2-siRNA2进行后续试验。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HMGA2-siRNA组成瘤体积和质量明显降低,成瘤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NA干扰沉默HMGA2表达后,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高,N-cadherin和Snail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MGA2-siRNA能够特异性沉默ACHN细胞中的HMGA2基因,并且HMGA2能够促进ACHN细胞的EMT,进而推动肾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