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放D2胃癌根治术手术、病理与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02例胃癌患者。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腹腔镜与开放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与术后恢复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90.63±78.66)vs (154.15±151.65)ml,P<0.001],淋巴结清扫数目相当[(21.4±10.5) vs (21.7±11.4)个,P=0.810],术后伤口脂肪液化发生少,术后通气时间早[(3.0±0.8)vs (3.5±1.0)天,P<0.001],术后进半流食时间早[(6.2±1.5)vs (6.8±2.3)天,P=0.028],术后住院时间短[(9.4±2.3)vs (11.3±3.0)天,P=0.022],仅手术时间稍长[(222±36)vs(205±62)min,P=0.021]。结论: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中,虽然腹腔镜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组,总体而言,腹腔镜组能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前瞻性收集我院收治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多孔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应激反应、术后康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应激激素血管紧张素(AngⅡ)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AngⅡ显著降低[(69.49±15.92) vs (82.91±17.53) pg/ml,P=0.000];CRP也显著降低[(12.92±3.65) vs (14.62±3.84) mg/L,P=0.03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64.55±9.65) vs (70.71±9.93) h,P=0.003];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0.81±1.78) vs (11.95±1.79) d,P=0.003];引流时间显著缩短[(63.87±12.92) vs (70.12±13.85) h,P=0.026]。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延长[(183.57±26.95) vs (171.87±28.14) min,P=0.04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虽轻度延长手术时间,但可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附件相关手术中应用“保护袋”及“经阴道路径”取标本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的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以“附件区肿物”为手术指征就诊沈阳市妇婴医院,并行腹腔镜手术的住院患者80例,经阴道后壁中段切口置入“保护袋”行肿物切除并取标本42例(研究组),常规腹腔镜下肿物切除38例(对照组)。结果:所有手术均按预期手术方案完成,研究组均在保护袋内切除肿物并完整取出标本,全程无污染,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43.38±6.51) min vs (44.37±4.96) min]、术中出血量[(28.45±11.39) mL vs (24.61±8.00) mL]、术后发热[3(7.14%)vs 2(5.26%)]、下床时间[(11.7±2.47) h vs (12.0±1.96) h]、住院天数[(3.9±0.34) d vs (4.0±0.65)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取标本时间[(7.45±1.31) min vs (8.11±1.03) min]、术后排气时间[(8.54±0.90) h vs (9.03±0.91)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诊阴道切口愈合良好。结论:腹腔镜下“保护袋”内附件区肿物切除并经阴道后壁中段切口取出标本与常规手术方式比较,在不增加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等情况下,可以防止肿瘤的污染及播散,体现了微创手术理念及肿瘤学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不关肋间的改良关胸术在开胸手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3月至2017年05月,我院施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关胸方法不同分为不关肋间组(试验组)和对照组。60例行不关肋间的改良关胸术进行关胸,男34例、女26例,年龄(43.5±10.5)岁;60例行传统关胸方法进行关胸,男36例、女24例,年龄(45.0±11.5)岁。两组患者术后均由同一名主治医师闭合胸腔,对比关胸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远期胸壁疼痛及麻木、切口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手术均获成功,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二次手术。试验组患者关胸所用时间[(14.1±2.0)min vs (20.0±3.4)min,P=0.000]、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3±0.5)分 vs (5.2±0.6)分,P=0.000]、术后远期胸壁疼痛及麻木(8.3% vs 33.3%,P=0.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0.3)d vs (2.8±0.5)d,P=0.000]及术后住院时间[(4.5±1.2)d vs (5.5±1.6)d,P=0.000]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257.1±38.0)mL vs (260.6±32.1)mL]、住院费用及切口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关胸方法相比,不关肋间的改良关胸方法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在关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改善患者术后胸壁疼痛及麻木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关胸方法相比,不关肋间的改良关胸方法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在关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改善患者术后胸壁疼痛及麻木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5±2.2)h,手术出血量为(90.34±34.34)ml,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为(2.1±1.1)h,住院天数为(7.5±4.2)d。对照组患者手术之间为(1.9±2.8)h,手术出血量为(120.23±43.3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3.4±2.1)h,住院天数为(10.2±7.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引流方式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引流效果。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到2016年9月在我科行食管癌手术并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患者,比较入组患者所采用的不同颈部引流方式的优劣。结果:共有83例患者纳入研究,有34例进入A组,行纱布条引流组;28例进入B组,行造瘘袋引流组;21例进入C组,行胃管负压引流组。所有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指标对比结果显示,C组患者瘘口愈合时间较其他两组时间短[(15.90±4.18)天vs(14.60±4.41)天vs(9.65±3.80)天],住院时间较其他两组短[(18.10±4.17)天vs(16.20±3.78)天vs(12.30±3.29)天],换药次数较其他两组少[(37.55±8.75)天vs(14.5±3.23)天vs(10.00±2.05)天],抗生素使用时间也较其他组明显减少[(13.10±2.49)天vs(10.85±1.84)天vs(7.20±1.74)天]。结论:颈部放置负压引流有助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10 cm)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组),30例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TME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肿瘤浸润深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TaTME组手术时间为(187.82±38.99)min,LaTME手术时间为(113.00±21.84)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两组术中出血量[(75.00±18.40)mL vs (73.16±17.88)mL]、术后镇痛时间[(1.93±0.71)d vs(1.83±0.64)d]、肠功能恢复时间[(1.76±0.58)d vs (1.75±0.58)d]及住院时间[(8.43±3.51)d vs (8.07±3.29)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TaTME组和LaTME组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标本切除长度,肠管远切缘距离方面比较无差异;两组远处切缘所在病理学检查为阴性。两组随访时间到至今,所选入组为T3期以下,患者复查无瘤生存。结论:TaTME在游离低位直肠以及系膜更有优势,改善“困难骨盆”的低位直肠癌病人的手术切除和标本质量;同时手术安全可行,在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等近期疗效方面与腹腔镜TME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比开腹手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适应证、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接受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的原发胃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相关数据和短期临床疗效。[结果]开腹组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6.8±34.6)min和(96.3±36.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自主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均获随访,无死亡病例。两组在术后复发或转移、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GIST安全有效,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比较达芬奇机器人与单孔、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29例,其中,单孔胸腔镜组为42例,三孔胸腔镜组为56例,达芬奇机器人组为31例。比较三组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情况、胸腔总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结果:三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清扫淋巴结个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三孔胸腔镜组相比,达芬奇机器人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少[(72.14±36.72)ml,P=0.026]、清扫淋巴结个数较多(18.13±8.24,P=0.029)、住院时间较短[(5.31±2.98)d,P<0.001]。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相较于三孔胸腔镜手术优势明显,而相较于单孔胸腔镜手术优势不明显,但在复杂手术操作中是一种较好的手术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partial nephrectomy,RAPN)治疗复杂肾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05月至2022年08月收治的92例复杂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患者(A组)术前行三维可视化成像,其余49例患者(B组)未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24 h内血肌酐和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A组相比B组热缺血时间显著缩短[(21.23±0.96)min vs (28.29±0.84)min,P<0.05]、术后24 h内血红蛋白下降量明显减少[(10.40±1.02)g/L vs (16.65±1.44)g/L,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7.12±0.15)d vs (11.29±0.88)d,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4 h内血肌酐上升值、术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尿瘘,于术后第3天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好转。结论: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可缩短RAPN治疗复杂肾肿瘤的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Ivor-Lewis手术和开放Ivor-Lewis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14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依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微创Ivor-Lewis组(53例)、开放Ivor-Lewis组(61例),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微创组总手术时间[(190.6±42.4)min]与开放组[(195.4±48.5)min]接近,术中出血量[(110.2±43.9)ml]少于开放组[(185.4±76.3)ml],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7.5%vs 21.3%)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23.8±6.3)枚vs(22.1±6.8)枚]、住院天数及生存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微创Ivor-Lewis安全可行,其术后并发症低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2.
张娟  周生碧  张杰 《现代肿瘤医学》2020,(15):2689-2692
目的:研究术前给予醋酸亮丙瑞林对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手术效果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行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仅行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前,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和术后效果指标,同时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和月经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盆腔引流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月经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术前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激素水平和月经量,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提高术前准备质量,有助于患者手术开展和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在单孔胸腔镜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中实施迷走神经保护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NSCLC患者,其中54例在术中进行了迷走神经保护(研究组),30例未因多种原因无法行迷走神经保护(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胃肠胀气、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排痰困难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9217±2616) min vs. (8600±2485) min,P=0295]、术中出血量[(5730±1152) ml vs. (6167±1266) ml,P=0111]、淋巴结清扫组数[(527±147) 组 vs. (553±147) 组,P=0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379±068) d vs. (536±096) d,P<0001],研究组术后胃肠胀气发生率(1296% vs. 6333%,P<0001)、心律失常发生率(185% vs. 2667%,P<0001)、肺部感染发生率(370% vs. 2000%,P=0014)、排痰困难发生率(556% vs. 2333%,P=001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行NSCLC根治术中实施迷走神经保护是安全有效的,可保证手术的根治程度,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胰病灶同步切除治疗胰腺癌肝转移(pancreatic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es,PCLM)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盛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7例行肝胰病灶同步切除的PCL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分别通过与27例行胰腺根治手术的无肝转移胰腺癌患者及20例行姑息性旁路手术的PCLM患者比较,评估肝胰病灶同步切除的意义。结果:对27例肝胰病灶同步切除的胰腺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进行多因素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变量为:肝转移灶个数、γ-谷酰胺转肽酶(GGT)。接受肝胰病灶同步切除的PCLM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低于单纯行胰腺切除的无肝转移胰腺癌患者[(5.3±0.5)个月vs (12.1±0.3)个月,P<0.001],与行姑息性旁路手术的PCLM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0.5)个月vs (4.1±0.1)个月,P=0.932]。肝胰病灶同步切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多于单纯胰腺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胰病灶同步切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均多于姑息性旁路手术组。结论:肝胰病灶同步切除治疗PCLM可以相对安全的进行,个别患者可能从中受益,其中GGT无明显升高的孤立性PCLM患者,预后相对较好。但现阶段对预后改善有限,且并不明显优于姑息性旁路手术,不能明显提高整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右侧腋窝-双侧乳晕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普通外科并确诊为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85例患者。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机器人组)的患者87例,行传统开放手术(传统手术组)的患者98例,随访资料截取至术后3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损伤率、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引流天数、引流液总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3月术区感觉、术后3月美容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性别、体重指数、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引流天数、引流液总量、神经损伤率、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72 h疼痛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较传统手术组在年龄[(38.60±10.00) vs (45.95±10.79)岁]、手术时间[(178.80±43.58) vs (136.19±43.22)min]、术中出血量[(27.01±21.81) vs (36.84±30.31)mL]、甲状旁腺损伤率(26.44% vs 42.86%)、术后24 h疼痛评分[(3.33±0.58) vs (4.47±0.68)分]、术后48 h疼痛评分[(1.62±0.58) vs (2.19±0.73)分]、术后3月颈部感觉异常率(3.45% vs 11.22%)、术后3月美容评分[(8.60±1.08) vs (5.39±1.12)分]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腋窝-双侧乳晕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在一定条件下是安全有效的,在降低术中出血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率上可能更具有优势,并且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低、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将采取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取开腹手术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术后1年、3年、5年生存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血清AFP、Hcy水平及术前、术后1年生存质量评分(SF-36)。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92.1±37.5) ml,低于对照组的(368.2±48.7) ml,观察组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进食时间分别为(6.8±2.1) d、(2.7±1.3) d、(1.5±0.5) d,短于对照组的(11.5±2.7) d、(4.8±1.2) d、(3.0±0.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血清AF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7%)与对照组(17.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SF-36分值为(65.3±7.0)分,高于对照组的(58.5±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生存率(86.5%)高于对照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予以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清AFP、Hcy水平,减轻手术创伤,促进其术后恢复,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贮存式自体输血(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PABD)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8月至2020年05月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共415例。其中80例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组),335例未采用(No-PABD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功能进行匹配,比较匹配后的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异体血输注量、输血不良反应、术后胸腔引流量、围术期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变化情况等指标。结果: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成功匹配80对患者。PABD组采血后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低于采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水平在采血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3、7天的Hb和PLT变化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BD组术中出血量[(474.9±325.9)mL vs(458.1±281.5)mL]、术后胸水引流量[(873.0±360.3)mL vs(774.5±341.7)mL]及住院时间[(9.4±3.3)d vs(9.8±2.6)d]与No-PABD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PABD组异体血输注量(4000 mL vs 8800 mL)、异体血输入率(8.8%vs 23.8%)及输血相关费用[(189.5±92.2)元vs(337.8±426.8)元]均低于No-PABD组。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是安全的,可以降低异体血输入率,减少输血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腹横筋膜阻滞在全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45例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腹横筋膜阻滞组(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中情况和术后病理分期,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连续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术后并发症、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和术后48、60以及72 h的VAS评分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在12 h(1.57±0.99 vs 2.82±1.18)、24 h(1.83±0.72 vs 2.55±0.91)、36 h(1.82±0.48 vs 2.68±0.84)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横筋膜阻滞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冷冻技术在膀胱肿瘤活检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8例膀胱肿瘤患者分别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冷冻活检技术与传统异物钳活检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冷冻活检技术与传统异物钳活检技术在标本大小、病理切片方面的差异。结果:冷冻活检肿瘤标本直径(0.7125±0.136)cm大于传统异物钳活检肿瘤标本直径(0.2125±0.064)cm;肿瘤病理标本较异物钳活检技术更加完整、层次清晰,术中、术后无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冷冻活检技术在膀胱肿瘤获取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效果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