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涎腺导管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06年10月行根治手术治疗的12例涎腺导管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影像学特点、病理、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 12例涎腺导管癌患者中男女之比为5:1,发病年龄53~73岁,中位年龄为56岁;临床上表现为质硬、界限不清肿块,常伴有神经侵犯症状;病理学特征是导管样细胞巢呈实质性、筛孔状和乳头状结构,中心可出现粉刺样坏死;手术切除+颈淋巴清扫者11例,术后辅以放疗10例,辅以化疗者3例.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6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1±21)个月.生存期满1年者10例,满3年者5例,满5年者仅3例,中位生存时间约为36个月.结论 涎腺导管癌是一类较少见但恶性度很高的涎腺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治疗以局部广泛切除+颈淋巴结清除为主,可辅以放疗或化疗;本病易出现同侧颈部Ⅰ、Ⅱ、Ⅲ区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总结分析1987~1997年间本人及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术后继发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病例共28例,就早期诊治及预防谈一点自已的体会。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2~77岁,其中30岁以下4例,30~40岁9例,40~50岁5例,50~60岁4例,6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球在涎腺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需手术的腮腺、颌下腺患者7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放置负压引琉球3~4天拔管后加压包扎3~4天,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负压引流球可有效的预防涎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 自1996年12月~1999年6月,我们联合应用甘露醇并硫酸镁等做大肠癌术前全肠道灌洗21例,现就其具体方法、效果、适应证及并发症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42~69岁,平均59岁。癌肿的部位分布:回盲部及升结肠6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4例,乙状结肠及直肠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肠梗阻的征象,全部经过纤维结肠镜检查,病理学结果分型为:管状腺  相似文献   

5.
人工髋关节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2002年3月~2006年11月,笔者对27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65~89岁,平均77岁。致伤原因:跌倒摔伤21例,扭伤4例,车祸伤2例。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a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MASC)标志性基因在临床病理学的特征、诊断、鉴别、免疫表型及其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涎腺MASC患者28例作A组,另选取腺泡...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庭大腺脓肿李燕明朱锦楠前庭大腺脓肿是妇科常见的外阴疾病,多见于20~40岁的妇女,我们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6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8岁,初发者19例,复发者7例,发病部位:左前庭大腺...  相似文献   

8.
我院1985~1995年对12例阴茎Ⅲ度烧伤,进行早期切痂厚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取得良好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12例,年龄23~47岁8例,5~12岁4例。致伤原因:火焰烧伤5例,铁水烧伤2例,沸油烫伤1例,沸水烫伤4例。烧伤范围:全阴茎环形烧伤8例,阴茎背侧烧伤4例,均为Ⅲ度烧伤;手术时间:伤后8~12天。二、修复方法术前1天口服乙烯雌酚0.2mg/次,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5~1995年共收治1岁以上肌性斜颈患儿155例,经过手术及康复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经过1~10年随访与信访观察,无一复发。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63例,女,92例;年龄1~18岁;其中:1~2岁,20例;3~6岁,73例;7~12岁,51例,12岁以上,11例,右侧116例,左侧39例;出生...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近11年收治的老年妇科手术患者71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以探讨老年妇科围手术期应引起关注的问题。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88~1998年在我院妇科老年手术患者共71例,占同期妇科手术的3%,年龄60~83岁,平均65岁,其中60~69岁59例,≥70岁12例。2.病种分布: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25例,子宫内膜腺癌14例,卵巢恶性肿瘤9例,卵巢良性肿瘤15例,子宫肌瘤囊性变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待查2例,外阴阴道外伤2例,前庭大腺脓肿及节育环嵌顿各1例。3.并存疾病:高血压20例,冠心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炎3例,糖尿病2例,肾结石2例,尿路感染3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与肿瘤复发和术后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988~1998年我科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265例(腮腺浅叶切除术179例;腮腺全切术57例;腺叶部分切除术29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3~10年的随访观察,腮腺浅叶切除术复发1例(0.6%),并发暂时性面瘫98例(54.7%),腮腺瘘7例(3.9%),,腮腺全切术,术后复发2例(3.5%),并发暂时性面瘫57例(100%),腮腺瘘1例(1.8%)。腺叶部分切除术29例,术后无肿瘤复发。并发暂时性面瘫4例(13.8%),无涎瘘形成。结论:腮腺良性肿瘤依肿瘤所在腺叶的部位,应常规施行腮腺浅叶切除或腮腺全切术。对腮腺浅叶直径2.0cm以下的肿瘤,可选择性的施行保留主导管的腺叶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上时可见到 ,但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少见 ,本院 1990~ 1997年收治院外误诊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 12例 ,全部治愈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情况 :患儿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3 5~ 6岁 ,病程 1 5~ 4月 ;4例甲状腺弥漫增大Ⅱ度 ,5例单侧甲状腺叶结节 ,3例双侧腺叶结节 ;结节直径 1 0~ 2 0cm ,质地中等 ,表面光滑、边界清楚 ,随吞咽活动 ,均无明显压痛 ;5例患儿有气管压迫症状。2 初次就诊情况 :4例患儿有心慌、弊气感 ,易出汗 ,甲状腺双叶增大Ⅱ度 ,院外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 (简称甲亢 ) ;5例单侧甲状腺…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1983年以来,采取早期切痂保留死骨I期皮瓣修复60例高压电击伤和热挤压伤病人,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本组60例病人,电击伤46人,热挤压伤14人,电击伤病人中男41例,女5例;年龄:3~12岁13人,12~30岁11人,30~50岁20人,50岁以上2人;热挤压伤的病人14例均为女性,年龄:18~20岁;致伤原因:46例电击伤中13例小儿为触摸变压器致伤;13例为电工操作中突然送电致伤,另20例为不小心触摸到高压电线而致伤;14例热挤压伤均为工作中不慎卷入热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2000年我们收治泌尿系统腺性炎症患者36例,就其诊治,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腺性膀胱炎29例,男性12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1.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血尿或排尿不畅;其中8例诊断为女性尿道综合征,2例伴膀胱结石,3例伴有移行细胞癌手术史,4例前列腺增生还有1例膀胱容量明显缩小,仅50ml左右,另1例合并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涎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涎腺肿块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资料。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如果为恶性可定为真阳性;如果为良性或未见恶性,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并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最终确定诊断。计算穿刺活检的成功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并比较涎腺良、恶性肿块穿刺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的56例涎腺肿块,穿刺次数1~3次。确诊良性病灶32例,恶性肿瘤23例;1例穿刺病理诊断不明确,后经切除活检确诊为B细胞淋巴瘤。穿刺成功率、敏感度、特异度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8.21%(55/56)、95.83%(23/24)、100%(32/32)、4.17%(1/2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6例良恶性涎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中,肿块的边界、形态、回声均匀性、包膜完整性和血流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彩超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具有安全、准确、并发症少的优点,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对涎腺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肝外胆管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甚至手术探查漏诊率仍高。本院1995~1998年收治因胆道结石、炎症等良性病变而近期有手术史的肝外胆管癌12例。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44~81岁;半年内(平均75d)有胆道手术史,外院手术11例,其中5例术中确诊为胆管癌;另6例和本院手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膈肌破裂并非少见,因常伴有多部位、多脏器损伤,临床症状易混淆,常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我院普外科、胸外科从1989年~1996年12月,共治疗创伤性膈肌破裂23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22例,女1例;年龄11岁~60岁,20岁~40岁者18例,约占78.3%。间接损伤11例,直接损伤12例;左膈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PCR SSCP(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联合检测p5 3第 7外显子基因突变及p5 3蛋白表达 ,分析它们的关系 ;并对基因突变与胃腺癌浸润转移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作初步探讨。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择 1996~ 1997年原发性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 85例。其中男 5 7例 ,女 2 8例 ;年龄 32~ 78岁 ,平均年龄 5 6岁 ;其中乳头状腺癌 12例 ,管状腺癌 39例 ,粘液腺癌 2 2例 ,印戒细胞癌 12例 ;分化程度 :高分化腺癌 11例 ,中分化腺癌 2 9例 ,低分化腺癌 45例 ;早期胃腺癌 13例 ,进展期胃腺癌 72例 ;发生淋…  相似文献   

19.
吴古德  冉晋龙 《腹部外科》2007,20(5):297-298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切除时机与癌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8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切除胆肠内引流术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人分为3组。A组:30例,为12岁前行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组;B组:16例,为12岁后行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但12岁前行单纯性囊肿内引流术组;C组:18例,为12岁后行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12岁前未行单纯性囊肿内引流术组。结果A组发生癌变者1例,B组3例,C组4例。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早期行囊肿切除对降低胆管癌变率有积极意义,单纯性囊肿内引流术不能降低胆管癌变率。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用以PCR为基础改良的端粒重复片段扩增(TRAP)银染的方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和膀胱冲洗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年龄45~87岁,平均63.5岁,其中男39例,女9例。对照组为20例非肿瘤患者,年龄43~82岁,平均61.4岁,其中男14例,女6例;前列腺增生9例,泌尿系结石6例,肾囊肿4例,腺性膀胱炎1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按UICC和WHO评定标准:G1、G2、G3级肿瘤分别为12例、25例、11例;PTis、PTa、PT1、PT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