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提高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水平 ,加强学术交流 ,探讨该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定于2005年10月12~1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征稿内容 :(1)流行病学新理论、新方法及其应用 ;(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流行病学 ;(3)突发事件流行病学 ;(4)现场流行病学 ;(5)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6)临床流行病学 ;(7)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流行病学 ;(8)营养、环境和职业流行病学 ;(9)疾病和公共卫生监测 ;(10)管理流行病学 ;(11)计算机技术…  相似文献   

2.
《职业与健康》2012,(7):829
<正>(1)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2)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3)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病例讨论及临床护理;(4)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5)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书刊评价;(6)卫生毒理学  相似文献   

3.
<正>(1)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2)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3)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病例讨论及临床护理;(4)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5)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书刊评价;(6)卫生毒理  相似文献   

4.
《职业与健康》2012,(24):3145
<正>(1)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2)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3)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病例讨论及临床护理;(4)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5)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书刊评价;(6)卫生毒理学  相似文献   

5.
重视现场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现场调查 (fieldsurvey)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特点。自从 140多年前 ,约翰·斯诺 (JohnSnow )对伦敦霍乱流行进行开创性流行病学研究以来 ,就确认现场调查是医学科学研究中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独特研究方法。我国著名流行病学家蒋豫图教授曾有一句名言 :“不去现场工作 ,就不是真正的流行病学工作”。为什么流行病学一定需要现场调查 ?这是因为流行病以疾病的群体现象及其决定因素为对象 ,而疾病的群体现象存在于现场的人群中 ,所以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深入现场对人群进行调查 ,才能识辨群体现象 ,探索疾病发生和流行的…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五十年间,大多数流行病学家们对流行病学学科范围是什么的看法还不一致。本文目的是回顾以往对流行病学所作的定义,以提出一条定义,它能(1)总结这些以往的尝试;(2)为非流行病学工作者所理解;(3)不依赖于流行病学工作者所用的方法;(4)并不限制所研究疾病的类  相似文献   

7.
结合部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和社会应急救援等任务实践,探讨新形势下官兵对卫生防疫防护知识的需求,并就部队卫生防疫防护知识教育、现场应急救援技术普及、自救互救技能训练等提出几点建议:(1)必须高度重视卫生防疫防护知识普及教育;(2)根据任务需要及时制定行动指南和规范;(3)注重各级指挥员现场救援技术教育培训;(4)切实加强自救互救技能训练;(5)加大现场应急救援知识普及力度;(6)根据任务需要及时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相似文献   

8.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FETP简介 现场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在疾病发生的现场研究疾病,参与病例监测、样本采集、分析疾病的致病因素、与其他部门合作制定疾病控制措施。由于其强调立足现场,因而有“皮鞋(shoe-leather)”流行病学之称。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FHTP)是为满足控制传染病和其他公共卫生问题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项目附属于政府机构如卫生部、国家疾病控制项目  相似文献   

9.
消息     
2007年劳动卫生职业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7年组稿会征文通知经《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研究决定,2007年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7年组稿会将于2007年6月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会议将安排专家报告和论文交流,优秀论文将在2007年杂志刊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职业卫生——理论与实践”。现将学术会议征文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征文内容:(1)职业危害防治的基础、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2)环境与人类健康;(3)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的职业卫生问题及职业卫生服务模式;(4)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及效果评价;(5)职业病防治立法、服务、监督、管理;(7)劳动生理、人类工效学、职业应激等方面的研究;(8)现场监督监测方法学研究;(9)卫生标准研究及制定。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成立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工作存在以下薄弱环节:(1)重视疾病防治任务而忽略科研工作;(2)重视现场人群研究而忽略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3)科研工作以应用型研究为主而缺乏基础性研究;(4)卫生防病人员不善于总结和发掘日常卫生实践经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问题,通过强化科研管理工作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以科研促发展,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技术含量,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和控制服务的需求及疾控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