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观察CO_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蛋白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面部有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采用CO_2点阵激光治疗机对所有患者行CO_2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后,给予观察组患者胶原贴敷料加冰袋冷敷20 min,连敷10 d;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冰袋冷敷20 min,连敷10 d。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炎症反应半定量评分和痂皮脱落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性炎症反应半定量评分(1.49±0.40)分优于对照组(2.09±0.54)分,且痂皮脱落时间(6.14±1.46)d较对照组(8.37±2.08)d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_2点阵激光治疗与胶原蛋白贴辅料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能有效修复受损组织,改善炎症反应情况,促进痂皮脱落,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微等离子体射频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78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依据简易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39例,给予对照组仅应用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ECCA评分、皮肤敏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色素沉着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微等离子体射频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可提高皮肤修复效果,而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7,(5):743-745
目的观察微等离子束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使用微等离子束治疗,对照组使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每次治疗间隔6 w,共3次,每次治疗结束后6 w均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次数增加,治疗效果越好。观察组副作用较小,主要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等离子束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效果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9,(7):879-880
目的观察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寻常痤疮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单纯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治疗组给予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满意度评分,脓疤、囊肿、结节数量以及治疗优良率均优于常规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痤疮患者的疗效较好,能够促进患者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火针治疗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结痂、痊愈时间及病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10月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疗效见效时间和疼痛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消肿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与火针联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起效时间,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联合积雪苷软膏治疗痤疮后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就诊的面部痤疮后瘢痕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行超脉冲点阵激光治疗,30d左右治疗1次,共治疗4次。治疗组患者7~10d痂皮自然脱落后外用积雪苷软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P=0.035)。结论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联合积雪苷软膏治疗痤疮后凹凸不平瘢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联合表皮生长因子(EGF)凝胶和胶原贴敷料对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88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磺胺嘧啶粉换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用胶原贴敷料联合EGF凝胶治疗,分别统计两组创面止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疤痕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痛苦轻,创面愈合快,疤痕发生率也低.结论 联合应用胶原贴敷料和EGF凝胶治疗面部Ⅱ度烧伤创面,能有效减轻创面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疤痕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lasma等离子束结合小针刀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30例接受Plasma等离子束治疗)和观察组(30例接受Plasma等离子束结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状况,如VSS评分、恢复指标、皮肤屏障功能等。结果:治疗前组间VSS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VS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斑持续时间、水肿时间、结痂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皮肤屏障功能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TEWL、油脂低于对照组,皮肤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采用Plasma等离子束结合小针刀治疗,其效果良好,对皮损恢复有促进作用,并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用于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增生性瘢痕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标度法(Vancouwer scar scale VSS)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增生性瘢痕,能改善患者VSS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技术联合硅酮凝胶在面部痤疮瘢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6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开展本次研究,2019年06月-2020年06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技术治疗,观察组联合硅酮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给予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技术联合硅酮凝胶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胶原贴敷料对面部色素痣电灼术后创面修复及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60例面部色素痣的患者经电灼术后117个创面部位分为治疗组(30例,54个创面)及对照组(30例,63个创面)。治疗组于术后开始外用胶原贴敷料,对照组术后予以每日外用抗感染喷雾。观察红斑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是否与周围皮肤平及是否有色素沉着,术后第8周观察作为最终疗效。结果治疗组红斑持续时间为(9.80±1.15)天,对照组为(11.00±1.41)天,治疗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7.20±1.29)天,对照组为(8.80±1.39)天;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皮损与周围皮肤持平发生率(83.3%)与对照组周围皮肤持平发生率(82.5%)、皮损无发生色素沉着(77.7%)与对照组无发生色素沉着(6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面部色素痣电灼术后采用胶原贴敷料外用治疗安全有效,一方面可以促进创面的修复,另一方面可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减轻色素沉着的发生,提高美容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硅凝胶膜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均采用CO2激光治疗,观察组额外贴敷硅凝胶膜,疗程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和6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瘙痒评分和瘢痕面积数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激光联合硅凝胶膜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高,患者症状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5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实施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仪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四项目瘙痒评估量表(FII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显著减轻患者瘢痕疼痛、瘙痒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选择面部痤疮瘢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基本治愈20例(33.3%),显效21例(35.0%),有效12例(20.0%),无效7例(11.7%),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基本治愈11例(18.3%),显效12例(20.0%),有效19例(31.7%),无效18例(30.0%),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5.0%;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11.7%,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创伤小,疗效佳,减少了复发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予以穴位贴敷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耳穴埋籽治疗,比较两组止痛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止痛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喜疗妥预防痤疮后瘢痕遗留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1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每天早晚洗脸后将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和喜疗妥按1:1比例混匀后均匀涂于面部;对照组仅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涂于面部,两组患者每周复诊1次,并比较瘢痕遗留率。结果瘢痕遗留率治疗组11.25%,对照组4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喜疗妥治疗痤疮,可明显减少瘢痕的形成,去除痘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595nm脉冲染料激光结合点阵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和瘢痕的修复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2月到本所就诊的86例面部痤疮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3例。参照组给予点阵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实验组加行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对比两组的修复效果、治疗前后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结果(VISIA)、患者治疗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修复率为97.67%,参照组修复率为86.05%,实验组修复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毛孔、红斑、斑点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毛孔、红斑、斑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率为95.35%,参照组治疗满意率为79.07%,实验组治疗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95nm脉冲染料激光结合点阵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和瘢痕的效果较好,患者修复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液超妥联合痊愈妥对头部首次取皮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70例头部首次取皮、创面深度相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行抛硬币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取皮完成后,以液超妥联合痊愈妥为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仅以凡士林油纱覆盖。两组敷料均由弹力帽固定,且敷料按要求定期更换。统计创面愈合时间、第一次更换敷料时疼痛程度及各类并发症出现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4.28±1.09)d,显著性短于对照组(7.23±1.27)d,首24 h疼痛消失及渗出液消失者均显著性多余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3.17±0.22)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5.04±1.24)分;观察组未出现疼痛、感染、再损伤等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率34.3%(12/35)。上述对比,观察组均占优势,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液超妥藻酸盐敷料联合痊愈妥粘性敷料,处理头部首次取皮创面,临床效果显著,对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感、降低并发症出现率均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章悦  张瑜  李文静  卢青 《医疗装备》2023,(6):141-143
目的 探究腕踝针联合穴位贴敷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腕踝针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介质水平(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康复进程(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术后7 d,观察组VAS评分、疼痛介质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康复进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脚踝针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利于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改善髋关节功能,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放血疗法联合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急性期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住院部收治的396例急性期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96例和观察组20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片0.2 g,4次/d,龙胆泻肝汤于饭后半小时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放血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后疼痛、水疱变化情况以及发生后遗神经痛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1%和9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水疱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均明显减轻,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3.21%和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放血疗法联合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急性期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水疱结痂脱落,减轻患者疼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