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谈推拿膏摩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膏摩之名,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后在武威出土的汉代医药简牍以及西晋王叔和《脉经》、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清代赵学敏《串雅内外编》、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等历代医著以及推拿专著中均有记载。是将中药膏剂涂于体表的治疗部位,再施以推拿手法,借以药物的治疗作用来共同防治疾病的推拿方法,因叠加效应故膏摩疗法甚得临床医生推崇。  相似文献   

2.
黄常乐  张济时  王晓东 《新中医》2022,54(14):26-30
目的:基于中医古籍文献的检索、整理,挖掘古代医家运用膏摩法治疗腰痛的方剂谱。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为数据来源,按检索词“摩”“三拊”“擦”进行检索;对检索的结果逐一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的膏摩方,并按膏摩名、出处、应用、药物摘录至Microsoft Excel中,再参照《中医内科学》腰痛分型标准将收录的膏摩方予以分类整理分析。结果:共纳入条目148条,共有膏摩方50首。其中,寒湿腰痛膏摩方有28首,湿热腰痛2首,瘀血腰痛11首,肾虚腰痛5首,可用于治疗多种证型腰痛4首。膏摩方的剂型有膏剂、散剂、丸剂、丹剂及酒剂,以膏剂最为多见,共31次。结论:治疗各证型腰痛病,均有相应膏摩方,且以膏剂为多。  相似文献   

3.
所谓推拿递质,就是推拿时,在医者手上蘸些油、水,酒类的液体或粉末,涂在体表的治疗部位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或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作用,增强手法的疗效,这种液体或粉末统称为推拿递质。推拿递质的运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古人称之为膏摩,始见于《金匮要略》。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相似文献   

4.
<正>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股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书,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伤寒论》中一百一十三方,《金匮要略》中二百零五方,有方缺药以及单方之外共二百二十八方,组方严密,用药精当,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学习。其用药最突出的大致有以下几点:①  相似文献   

5.
周志锦  陈鹏  黄选美 《中医杂志》2008,49(12):1142-1142
膏摩疗法是指在人体体表涂上中药膏剂,然后再施以各种推拿手法,使手法和药物相得益彰,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金广辉老师精研《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等经典医籍,总结数十年临床经验,考证历代名著,擅长应用中医经方、经典方治疗杂病,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本文通过金老师运用中药、针灸治疗腹痛病案,整理学习金老师的相关理论与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7.
《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在中国传统的康复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书吸《内》、《难》之劳润,采众方之精英,立辨证之圭臬,集秦汉医学之大成。诸如康复辨治、药物康复、饮食康复、病后房室宜忌、康复功能锻炼及预防等,皆有精辟之论述,为后世康复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仅就仲景康复医学思想作初步探讨。一、创立康复辨治原则秦汉以前,《内经》等书就提出了病后康复应注意周围环境、避免情绪激动、饮食  相似文献   

8.
钮铭 《吉林中医药》2013,33(2):203-204
《刘涓子鬼遗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外科学的一部重要的医学文献。由于当时战乱频繁,外科之伤残与感染性疾病大为增加,客观上促进了外科学的发展。其中有很多关于膏摩法的论述,是膏摩法在外科学的具体运用,为后世医家治疗外科疾病提供了广阔的思路,有很多膏摩方至今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为膏摩在外科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医学史上,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两部《千金方》,承先启后,影响深远。本文拟对《千金方》的学术思想作粗略探讨如下: 一、主张医药普及祖罔医学来自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但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一般人民有了病却得不到治  相似文献   

10.
意念导引法是通过意念想象导引邪气外出的一种治疗之法,其存在与应用可追溯到《内经》时代,并且《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亦提出"四肢微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相似文献   

11.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了制方原则和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其中“摩之”与“薄之”均属于外治疗法,分别是“药摩疗法”、“薄贴疗法”的省文。《圣济总录·治法》谓:”摩之别法,必与药俱,盖欲浃于肌肤,而其势利,若疗伤寒以白膏摩体,手当千遍,药力乃行,则摩之用药,又不可不知也。”古代以中药制膏由医者涂在患者体表的穴位或其它特定部位上,并施以摩法为主的手法治疗,称为“膏摩”疗法,故张志聪注谓: “摩者,上古多用膏摩而取汗”。膏摩疗法最早记载于帛书《五十二病方》,如治“干瘙”,“取黎芦二齐,乌喙-齐,喾-齐,屈据口齐,羌花-齐,并和以车故脂,……以磨其瘙”  相似文献   

12.
苇茎汤析疑     
苇茎汤由苇茎、薏苡仁、瓜瓣和桃仁组成 ,是一首治疗肺痈的效方 ,近人用于治疗肺有痰热或痰瘀等证 ,亦多良效。但是 ,细究此方 ,疑窦不少 ,现试析如下。1 方源之疑苇茎汤的方源 ,五版《方剂学》教材及新版规划《方剂学》教材皆云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方》)。查《千金方》卷十七确载此方 ,只是没有方名。其实 ,早在北宋 .林亿等校定《金匮要略方论》时 ,就将此方称为“《千金》苇茎汤”作为附方收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篇。可见 ,认为苇茎汤的方源是《千金方》,由来已久 ,似已成定论。然而 ,《外台秘要》卷十“肺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医学史上,唐代医家孙思邈是第1位麻风病专家。孙思邈所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总称《千金方》),总结了唐以前有效治疗麻风的经验,通过分析《千金方》所载麻风病名源流、相关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药食宜忌、预防方法等,为临床治疗和预防传染类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五物甘草生摩膏方治疗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五物甘草生摩膏方雏形见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王焘编撰的《外台秘要》也收录了此方;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系统总结了宋以前的医学成就,皆收录了五物甘草生摩膏方,名称略有不同;清代医家张璐所撰的《千金方衍义》明确提到诸药合用有实皮腠肌肉的作用。五物甘草生摩膏方由甘草、防风、雷丸、白术、桔梗5味药物组成,共奏扶正祛邪之功。本方的现代临床应用,尤其是对原方的开发利用,仍未受到重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祖国医学运用中成药治疗疾病,早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作里有所载述,但只是在公元12世纪的宋朝刊布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我国才出现了第一部关于中成药的专书;由于它的问世比英国在18世纪才有的“药局方”还要早600多年,因而也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成药专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和剂局方》或《局方》。不仅在当时流行甚广,为医家所重视,而且其中成方直到今天仍为医家所常用,具有参考价值,在我国医药史上有着重  相似文献   

16.
摩腰方最早见于宋·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书中栽有治疗肾阳虚腰痛的摩腰圆和摩腰散,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与发展。《圣济总录》治疗“五劳七伤,腰膝疼痛”的大补益摩膏,《奇效良方·诸虚门》的摩腰膏都是在摩腰圆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用于治疗肾虚腰痛。历代摩腰方中最著名者当属《丹溪治法心要》中记载的丹溪摩腰膏,用来治疗寒湿腰痛与虚寒腰痛。在8个不同的摩腰方中共有药物21味,摩腰方中麝香、丁香、干姜、附子、吴茱萸等具有辛热、辛香、开窍、温经功用的药物最受历代医家的推崇。丹溪以降,《玉机微义》摩腰膏、《医学正传》摩腰膏等均是在丹溪摩腰膏的基础上略加化裁而成,临床应用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17.
膏方又称膏剂,系中医传统制剂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有关膏方的应用,宋以前的中医著作,如《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洪氏集验方》《圣济总录》中多有记载,至明清更趋成熟,有关记载可见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证治准绳》《景岳全书》《本草汇言》《韩氏医通》《摄生总要》《寿世保元》《临证指南医案》《清太医院配方》等著作中。  相似文献   

18.
《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2-2
汉唐时期膏煎同义 凡称膏者,一般含有动物类药,但亦有用枣肉等烂如腻膏之物的。而“煎”的范围较广,凡煎煮黏稠度较高的药物,如蜜、酥、饴糖、滋腻药汁、枣膏、动物脂肪及皮骨等都可称为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乌头、蜜),猪膏发煎(猪膏、乱发),其制法类似现代膏滋方的制法,也是将膏滋方作为内服的最早记录。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诸膏方制剂有用苦酒(即醋)与猪油作溶剂的特点,药制成后,既可外用以摩病处,又可内服。  相似文献   

19.
"当归生姜羊肉汤"由医圣张仲景创制并记载于医学经典《金匮要略》中,是治疗杂病的经典名方。本方药物组成简单,仅羊肉、生姜、当归三味,但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且为药食两用之方,堪称"药物之精,医方之祖"。  相似文献   

20.
唐代医学的代表人物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下统称《千金方》)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块丰碑。《千金方》以其丰富的临床资料,为唐代医学的分科及宋以后各科专著的相继问世乃至各家学说的争鸣,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妇科方面,这一承先启后的地位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